见证抗日战争的青海诗篇

2015-08-27 00:37李逢春
群文天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侵略者西宁青海

李逢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本文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青海诗人抒发爱国情怀,歌颂抗战精神,揭露侵略者罪行的诗词、楹联等,并略加说明,作为历史的纪录刊载于此。

一、睡狮梦里声偏吼

——基生兰词两阕

基生兰(1870——1944)字香斋,号半隐山人,西宁人。是青海现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以怆怀民隐、关心国事,针砭时弊,反映社会现实著称。抗日战争时期,他写了两阕情辞激越,寓意深刻的《南浦月》,抒发了词人爱国情怀,表达了侵略者必败,中国人民抗击侵略斗争必胜的信念。词全文如下:

南浦月(二阕)

草木皆兵,睡狮梦里声偏吼。虾夷疾首,三岛愁难守。

痛饮黄龙,估计当非久。除群丑,精神抖擞,庆贺重叉手。

暴日凭陵,眷怀泪湿青衫袖。战歌经久,争斩渠魁首。

败将残兵,魂梦惊奔走。看倭寇,运逢苍狗,消灭归乌有。

基生兰病逝于1944年农历正月初一,这两阕词当作于诗人逝世前不久。其时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然而正是侵略者的炮声惊醒了中华民族,在这“声偏吼”的雄狮面前,侵略者的失败是必然的。“痛饮黄龙,估计当非久”,正如词人的预言,就在基生兰逝世后的第二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词中“痛饮黄龙”句用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这也是千百万以民族大义为重,共赴国难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第二阕词起手先写对在残暴的日寇铁蹄践踏和蹂躏下的祖国与同胞的眷怀之情,词人经常为之“泪湿青衫袖”。然而“战歌经久,争斩渠魁首”,中国人民气壮山河的反侵略斗争鼓舞着词人,在“暴日凭陵”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也看到了侵略者失败的必然,写下了“看倭寇,运逢苍狗,消灭归乌有”的铿锵诗句。词中“运逢苍狗”句,是西汉皇后吕雉在路上遇到一只苍狗(青色的狗)咬她的腋下,当时传说这是被吕后无故杀害的赵王如意对她的报复。不久吕后果然腋伤而死的典故。词中用这一典故比喻作恶者必然会得到报应和惩罚。

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打击下最终无条件投降,历史证明了侵略者的这一必然归宿。

二、振精神爱抗战全民皆兵

——李生香反映抗战的歌词、楹联

李生香(1870——1944)字兰谷,乐都马营湾塘沟人。清末秀才,曾任碾伯凤山书院主讲、碾伯第一高等小学校长、乐都中学国文教员等。善诗文,富有爱国热情。“九·一八”事变后,他带领学生上街宣传抗日。他曾编写了一组宣传抗日的歌词,在城乡社火中演唱,很受群众欢迎,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歌词写道:

农民们听,农民们听,日本是我大敌人,米面莫卖日本鬼,把他饿死在东瀛。

商人们听,商人们听,日本是我大敌人,誓死莫买日本货,经济和他绝交情。

……

日本本是小鬼子,竟敢占我好土地。愿我同胞齐奋起,免得亡国灭种族。

擅长撰写楹联的李兰谷,他在为乐都会景楼撰写的楹联中,借景生情,写出了中国人民振奋精神,全民团结一致抗战的思想。联云:

放眼界以游观楼台会景

振精神爱抗日全民皆兵

三、浩劫来边地 敌机炸省垣

——一首具有历史见证意义的诗篇

西宁诗人周光辉(1879——1969),字月秋,号绘云老人。著有《绘云阁诗钞》。1941年6月,他用满含仇恨之笔,写下了记录日本侵华飞机侵袭青海,轰炸西宁的诗篇。诗共二首,第一首及诗序原文如下:

日本飞机轰炸青海,诗以记之

民国三十年(1941)六月二十三日午时,敌机二十七架飞青轰炸,损失虽巨,幸有多枚未发。据调查,死伤人数约一百有奇,毁房屋百十间,其余抛在空地云。

浩劫来边地,敌机炸省垣。

震时心胆裂,轰处血痕存。

房屋东西倒,人民远近奔。

倭奴何太狠,几日报仇冤。

抗日战争时期,日机曾先后两次侵袭西宁。第一次据《青海历史纪要》记载是在1940年5月,敌机48架侵袭西宁。这次虽未投弹轰炸,但在民众的心灵中留下了战争的阴影。第二次就是上述诗中记述的“飞机炸省垣”的浩劫。

1941年6月23日,日军飞机27架由山西运城起飞,经河南、陕西、甘肃,直扑青海西宁。上午11时许,敌机由东向西编军进入西宁上空,先是在东郊乐家湾军营上空投弹狂轰滥炸。由于投弹目标不准,多数炸弹投到了乐家湾湟水河里(笔者依稀记得事后从韵家口自家临河的麦田里曾掘出一枚未爆炸的炸弹)。接着,敌机直扑西宁城垣上空,在城内饮马街、观门街、玉井巷、后后街(今新民巷)等处投弹轰炸,用机关枪向街道和居民院落扫射。据《西宁市志·公安志》记载:这次日机侵袭西宁,“投弹235枚,炸毁民房520余间,炸死警民43人,炸伤28人,160多户受难。”敌机的狂轰滥炸给古城西宁造成了“震时心胆裂,轰处血痕存;房屋东西倒,人民远近奔”的惨剧。

亲身经历了这一洗劫的诗人周月秋,写下了这首对日本侵华罪恶历史有着见证意义的诗篇。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激起了青海各族人民极大的愤慨,纷纷行动起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正如周月秋在《青海同志应命从军有感》一诗中所写:“英雄争著祖生鞭,抗日复仇谁不先”;“远超十万横磨剑,指日东征复我仇。”

四、民族赖以生存,英灵永不灭

抗日战争时期,青海各族群众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在今西宁解放路北,原青海省图书馆内树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修建纪念碑亭。为此,诗人周月秋写下了《题青海图书馆抗日将士纪念碑亭》:

昆山一片石,壮士万人血。

民族赖以存,英灵永不灭。

回首恨岛夷,何日扫其穴。

勖哉我国民,抗日当激烈。

世仇深似海,大耻誓必雪。

仰瞻金碧亭,千古峙隆碣。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师长马彪率领的暂编骑兵第一师8000多名青海健儿,奔赴抗战前线,挥师东征豫皖,英勇战斗,屡立战功。在奇袭怀远的战斗中,骑一师俘获敌铃木四郎等侵略者多人,一团团长冶进全在阻击敌军时不幸中弹阵亡,捐躯沙场。智守万寨时,骑一师三团二营营长李国勋与士兵一起巧妙地用土炮装铁碴,击穿日军汽艇20余艘,100多名侵略者葬身鱼腹。两打淮阳的战斗中,骑一师将士与日伪军数次恶战,最后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歼敌1000余人。二旅旅长马秉忠、营长李国勋等2000多名青海健儿战死沙场。在宝塔之战中,骑一师百余将士与日军背水作战,在弹尽粮绝之时,全体官兵为保持民族气节,不甘被俘受辱而投河殉国。阜阳战役中,青海健儿与日寇鏖战在颍上县尤家花园,副师长卢广伟遭日机轰炸而死,马受天团长用轻机枪击落了正在肆虐的敌机。1940年2月中旬,日军袭击涡阳、蒙城,骑一师将士奋勇抵抗,缴获了日、伪军的多匹战马和武器装备,后将部分战利品送到西宁展出,大大鼓舞了青海人民的抗日斗志。

八年抗战,骑一师官兵转战万里,英勇作战,数千人为国捐躯。在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建立了功勋。“民族赖以存,英灵永不灭”,英雄的青海各族健儿是中华民族汹涌澎湃的抗日怒潮中的一朵浪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勇于斗争,敢于牺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颂歌中的一组音符。

五、强梁自古身多毙,好战原知国必亡

——周月秋记述日本投降的一首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消息传来,西宁民众与全国人民一道欢欣鼓舞,连日涌向街头欢庆胜利,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通宵达旦,不绝于耳。在举国欢庆声中,西宁诗人周光辉(字月秋)怀着无比兴奋、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记述日寇投降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乙酉(1945)秋七月朔四日闻日本投降,赋诗纪之

海外忽闻日乞降,寰中传播喜欲狂。

强梁自古身多毙,好战原知国必亡。

伐罪应宜惩首恶,输诚只愿留天皇。

谁怜德义同扫尽,世界和平守约章。

诗中的德、义指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正如诗中所说:“强梁自古身多毙,好战原知国必亡”。在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打击下,意大利和德国先后投降,接着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得到了同样的下场。诗富含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世界和平向往的情怀,亦表达了诗人正义力量必胜,侵略者必败的观点。今天读来,仍能发人深思,激荡情怀。

六、指日灭亡也,扶桑日落无杜鹃

——西宁诗人余人有关抗日的诗词

余人(1886——1946),字永年,号滨海老渔等。祖籍浙江遂安,1922年来青海,后定居西宁。他是一位才华横溢,诗、词、曲、文皆能,关心社会,同情人民,风格独具的诗人。他一生著述颇丰,今存《守一斋诗词轶稿》二册。

诗人晚年正是日本侵略者企图亡我中华,中国人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的年代。诗人用诗词抒发了对侵略者的仇恨,讴歌了抗日爱国精神,表达了抗战必胜侵略者必败的信念。如下:

迷天烟雨哭吴松,血影青磷夕照中。

父子漂泊阻南北,朋亲音问绝西东。

此亦《扬州十日记》,男儿皆须挽强弓。

这首诗是《上海血战》一书的题记。这部书记述了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对上海的进攻,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副总指挥蔡廷锴的率领下英勇抵抗,给日本侵略军以严重打击。诗中提到的《扬州十日记》是记述清兵入扬州时杀戮惨状的一部书。诗人以此与《上海血战》相比较,揭露了日军的残暴与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抗战的激烈,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最后一句用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诗意,鼓励人们拿起武器,与侵略者斗争。

诗人在《正宫端正好》一曲中揭露和斥责侵略者的罪行。他写道:

“痛倭奴辽阳啸,痛倭奴炸断芦沟桥;有贼徒偷写我山陵貌,虏便把我尸骨盗……”

在《风入松·闻雁》一词中,诗人以沉重的心情怀念着“久被腥膻浸渍”的祖国和同胞,并强烈地感受到了“大地转春融,天象息长虹”的讯息。写出了“万国壁观斩豹,中原剑气成龙”的豪迈诗句。全词写道:

风入松·闻雁

君更北渡拂长风,甚日过江东?钟山歇浦曾经未,旧城郭,还否相同?久被腥膻浸渍,可仍草木蒙茸?

雁言大块转春融,天象息长虹。佛郎昨忽守交趾,更传闻,滇缅相通。万国壁观斩豹,中原剑气成龙。

词中“佛郎”是指1942年任中印缅战区美军中将司令的史迪威。因为史迪威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人,故谓。

余人在《虞美人·读坡词有感即和其韵》一词中写出了“洗兵料已不多时”这样表达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必胜信念的诗句。诗人看到了侵略者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在《忆旧游》一词中以坚定的语气写下了日本军国主义将“指日灭亡也,扶桑日落无杜鹃”的慷慨诗句。

七、梅子虽酸终有实,樱花落地半含血

——李宜晴和她的抗战诗

李宜晴(1919——1977),民和川口镇人。是一位青海土生土长的土族女诗人。抗日战争期间,年轻的诗人用她多彩的诗笔,写下了多首抒发对侵略者的仇恨,表达其爱国热忱的诗篇。

1937年8月,年仅18岁的这位土族女儿,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到兰州女子是师范学校读书,以实现她“呼童勤灌溉”,“还期作栋梁”(《移松》)的抱负。可在此时,日本侵略者把罪恶的战火引燃到了中国的大西北。1937年9月5日,7架日机首次轰炸兰州,轰炸了兰州东郊机场、靖远东湾等处。从此开始,日机轮番轰炸兰州,迫使学校停课。只上了一个多月学的李宜晴,只得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辍学回到了西宁,在青海省政府秘书处工作。1940年5月,敌机48架又侵入西宁上空,“鼙鼓中原,叹倭奴酝酿,遍地烽烟。敌机轰塞北,官舍徒南禅。”(《意难忘·和半隐山人省府迁南禅寺办公即事原韵》)为避空袭,青海省政府一度迁到南禅寺办公。1941年6月23日,日机27架轰炸西宁,炸死炸伤警民70多人,炸毁房舍520余间,造成惨重损失。国家仇,民族恨郁结于胸,发而为诗,凝聚成慷慨激越的诗篇:“摩剑作龙吟,待扫尽,东南烽火,欧亚风狂”(《八声甘州》);“叹岛夷猖狂,亲善何有!烽霾遍地惊鼙鼓,都不是,去年时候。拼把日寇驱除,好将山河稳守……争取主权,都是吾侪肩负。”(《大有·和半隐山人<九日感怀>原韵》)

诗人用诗的语言铺排陈述,用沉郁激越的笔调塑造了一位为雪国耻,征战疆场,决心用满腔热血报效祖国的“征夫”形象,寄托着诗人的爱国情怀。词写道:

湘月·征夫

胡沙万里,叹半生蓬迹,几年征策。立马斜阳,回望眼、国耻何时能雪。塞雁掠云,昏鸦集树,鼙鼓声声歇。河山百二,一时都付鶗鴂。几处行幕炊烟,苍凉夜色,云暗天仍阔。未扫狼烟归不得,谁赏中秋月。磨剑龙吟,枕戈虎啸,壮志犹激烈。何忧何惧,满膛多少热血。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举国欢庆声中,诗人用岳飞著名的《满江红》原韵,写下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胜利歌:

满江红·胜利歌

万里江山,八年整,烽火未歇。凭临处、生灵涂炭,狂飙激烈。一旦捷音传海外,拨云重见中秋月。庆和平钟鼓彻云霄,众情切。

东北耻,今已雪。残杀恨,犹未灭。喜神州光复,金瓯无缺。梅子虽酸终有实,樱花落地半含血。纵骅骝高唱大刀头,还京阙。

诗人用浓烈的笔墨,铿锵的韵律,兴奋喜悦的心情,写出了欢庆胜利的情景。在“梅子虽酸终有实,樱花落地半含血”句下作者自注道:“梅为我国国花,樱花为日本国花”,词中分别代指被侵略的中国和侵略者日本。这富有哲理,对历史进行了高度概括又形象生动的诗句,包含着诗人的亲身体验和对历史的深邃思考。

八、何时还我旧山河

——李绳武反映抗战的诗

李绳武(1901——1980),字景白,乐都桃红营人。曾任教于西宁中学、乐都中学。他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善诗。他的诗感情真挚,清新自然。自“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疯狂侵华,强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山河破碎激起了诗人忧国情怀,写下了《岳武穆》一诗。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面对金国的南侵,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宋孝宗时朝廷追谥岳飞为“武穆”,所以世人尊称岳飞为岳武穆。李绳武的这首诗,借古谕今,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了对抗战胜利,收复失地的期盼。诗写道:

岳武穆

勋烈久已震人寰,欲颂英雄下笔难。

惟有一事拟相问,何时还我旧河山。

九、梦中昨夜传烽火

——钟锡九《秋兴》四首之一

钟锡九(1909——1998),号澹远,青海西宁人,工书善诗。抗日战争期间,他写下了《秋兴四首》,其中第二首写诗人纵目远望,见山河失色,忧国的思绪凝聚于胸。写下了这首饱含爱国深情的诗篇:

秋兴(之二)

举目文峰失翠微,凤台又见雪花飞。

江河咆哮山容壮,水草丰饶塞马肥。

穷寇岂能逃覆卵,神州终必葬斜晖。

梦中昨夜传烽火,闻说我军已合围。

诗中“覆卵”是“覆巢之下无完卵”的省语,喻侵略者一定会彻底失败的必然性,“斜晖”隐喻必然走向失败、没落的日本侵略者,终被受侵略的中华大地埋葬,这犹如夕阳西下,是不可挽回的。

2005年,笔者应某刊之约,写了《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感赋》一诗,今附骥于后,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六十年前夜似铁,枪声惊破芦沟月。

倭奴践踏我神州,处处山河尽渗血。

血光蔽空日色霉,烽火遍地石化灰。

几多城镇成齑粉,无数冤魂聚为雷。

霹雷唤醒东方狮,奋起怒吼搏岛夷。

八年鼙鼓寰宇震,四野草木皆战旗。

天道好还乃典常,天心民气岂可戕。

强梁自古身多毙,好战由来国必亡。

此日穷寇同俯首,天河倒挽洗污垢。

前事不忘后事师,樱花勿复酿苦酒!

猜你喜欢
侵略者西宁青海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大美青海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不弯腰的习俗
生物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