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河口湿地游涉禽鸟类种类及区系组成研究*

2015-08-27 15:22:14许建林
福建林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样线区系河口

许建林

(晋江市农业局,福建晋江362200)

泉州湾河口湿地游涉禽鸟类种类及区系组成研究*

许建林

(晋江市农业局,福建晋江362200)

采用长期定位调查和定时布设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泉州湾河口湿地游涉禽鸟类种类及区系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有游涉禽鸟类64种,分属8目11科,其中涉禽类43种,游禽类21种;繁殖鸟12种,非繁殖鸟52种;在区系组成上,属古北界的种类49种,属东洋界的种类13种,属广布种的种类有2种。此次调查,可为泉州湾河口湿地的候鸟水禽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泉州湾河口湿地;鸟类;区系组成

河口湿地生态功能丰富多样,其中,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之一。而鸟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链的顶级消费者,其物种多样性的高低,对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健康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2]。泉州湾河口湿地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洛阳江入海口,是泉州商贸经济发展的城市名片,也是建立泉州湾周边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绿色屏障。近年来,泉州湾开发建设发展迅速,许多工程建设牵涉泉州湾河口湿地,为此,笔者以泉州湾河口现有的游涉禽鸟类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游涉禽鸟类种类、数量及其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来间接反映河口湿地的生态风险,以期为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1 试验区自然概况

泉州湾河口湿地(24°46′-24°58′N,118°38′-118°43′E)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沛,水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6-26℃,年均降雨量达1200-1600mm,年均日照时数达1900h以上,年均积温6500℃以上,干湿季分明,夏季主风向为东南风,全年主风向为东北风。最高潮位、最低潮位和平均潮差分别为4.25m、-3.48m和4.26m。海水的盐度平均为22.5‰,平均矿化度为33.2 mg/L,平均透明度为4.1,海水表层pH值为8.02,总N、总P和总COD分别为0.452mg/L、0.0339mg/L和0.71mg/L。泉州湾河口湿地现存大量的红树植物,有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等,为各类虾蟹鱼及候鸟水禽等提供栖息及觅食环境。

2 调查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样点法和样线带法调查(于每年4月初和10月底进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泉州湾河口湿地游涉禽鸟类种类、数量及分布状况进行调查统计[3-4]。其中,样点定位调查一般选在不下雨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在观测区随机设置20个计数站,每个计数站相距200m以上,每个计数站观测时间为5-10min;样线带调查则是沿垂直堤岸布设3条50m宽的样线带,每条样线带间隔150m,从堤岸开始,边观测记录边徒步行进,至低潮水位为止。具体的样线布设方法和游涉禽鸟类种类、数量记录统计标准参照2011年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调查所用工具包括由云南光学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98式高精度光学望远镜,佳能60D数码相机,麦哲伦海王星400E手持GPS、皮尺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类组成

根据调查记录,对泉州湾河口湿地游涉禽鸟类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显示,共有游涉禽鸟类64种,约占全省游涉禽鸟类种数的11.4%,分属8目11科。其中,鸻形目在所调查游涉禽鸟类总数中的比例最大,达45.2%,其次为鹳形目,占15.6%,其余各目游涉禽鸟类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鸥形目(14.9%)>雁形目(10.9%)>鹤形目(6.3%)>目(4.7%)>潜鸟目(1.6%)或鹈形目(1.6%),鸟类种数依次为29种、10种、9种、7种、4种、3种、1种、1种。可见,涉禽类鸻形目鸟类在科数和种数上均在泉州湾河口湿地游涉禽鸟类资源占绝对优势,而游禽类潜鸟目和鹈形目鸟类则分布较少。

表1 泉州湾河口湿地水鸟的生态类群及分科

表2 泉州湾河口湿地游涉禽鸟类名录

注:“留”、“夏”、“冬”、“旅”、“古”、“东”、“广”分别表示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古北界种、东洋界种和广布种

3.2 区系分析

对泉州湾河口湿地游涉禽鸟类区系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3),其中古北界种所占比例最大,达76.6%,共计49种;其次为东洋种,为20.3%,共计13种;广布种最少,仅为3.1%,共计2种。古北界游涉禽鸟类主要以候鸟为主,受季候影响显著,而泉州湾主要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其河口湿地为许多候鸟越冬和迁徙过境的提供停歇及觅食的场所,因此,游涉禽鸟类区系组成主要以古北界种为主。

表3 泉州湾河口湿地水鸟区系组成

对泉州湾河口湿地游涉禽鸟类居留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见表4),泉州湾河口湿地拥有繁殖游涉禽鸟类共12种,占18.7%,其中,留鸟3种,占4.7%,夏候鸟9种,占14.0%;非繁殖游涉禽鸟类共52种,占81.2%,其中,冬候鸟38种,占59.4%,旅鸟14种,占21.8%。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泉州湾河口湿地为许多候鸟越冬和迁徙过境停歇及觅食的场所。

表4 泉州湾河口湿地水鸟居留型

3.3 珍稀濒危鸟类保护类型

由表2可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及福建省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名录,泉州湾河口湿地游涉禽鸟类资源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计3种,分别为小青脚鹬、小杓鹬和颈;属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计13种,分别为大麻鳵、黄斑苇鳵、白腰杓鹬、大杓鹬、中杓鹬、普通鸬鹚、中白鹭、大白鹭、苍鹭、白鹭、凤头、小和红喉潜鸟等。

此外,双边国际性协定保护候鸟名录,泉州湾河口湿地分别拥有中日协定保护候鸟45种和中澳协定保护候鸟28种[5-6],其中绝大部分候鸟在我国是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价值及经济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研究对象。

4 结论与讨论

具有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的泉州湾河口湿地类型丰富,特别是红树林,总面积达400 hm2以上,为各种候鸟水禽提供地域广阔的觅食、栖息、繁殖及越冬场所,吸引了数量庞大的鸟类来此越冬迁徙停歇、觅食,促进了泉州湾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泉州湾城市生态安全提供保障。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泉州湾开发建设活动越来越频繁,如后渚大桥、晋江大桥等跨江大桥,沿海大通道、泉秀东街等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纵横交错,对湿地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候鸟不堪其扰,飞迁他处越冬,致使原有的食物链断裂,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为维护泉州湾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保护河口湿地生境,控制环境污染

限制河口沿岸的开发建设及渔民的围垦养殖区域,减少人类的干扰活动,防治外来生物入侵(如互花米草等),为湿地鸟类的栖息和觅食创造良好环境;控制河口上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等排江入海,对受污海岸、海滩应及时采取排污清理措施,并展开生态修复工程。

4.2 提升民众保护鸟类的意识,杜绝捕鸟的违法犯罪行为

没收河口湿地所有捕鸟网,并严惩捕鸟者,特别是在每年重要的鸟类迁徙季节(其中涉及珍稀濒危鸟类等),应加强巡查监督执法力度,保障鸟类的生存;隆重举办每年“爱鸟周”、“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日”等主题活动,对民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中小学及高校也应定期举办濒危鸟类保护的科普实习活动,提升保护鸟类的意识。

4.3 加强河口湿地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调查与监测研究

河口湿地统处于海陆交界处,环境多变,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对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河口湿地生态监测网络,为保护候鸟水禽提供科学依据。

[1]黄磊,陈友铃,纪剑锋,等.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J].福建林业科技,2013,(4):28-34.

[2]李经建,林永源.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2(1):47-50.

[3]马克-巴特,余希,曹垒.福建省沿海越冬水鸟调查报告(2006年2月8-27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55-63.

[4]唐兆和,陈友玲,唐瑞干.福建省鸟类区系研究[J].福建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2(2):77-8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Z].野生动物,1981-06-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Z].野生动物,1986-10-20.

责任编辑/罗美娟

The Species and Faunal Constitution of Natatores and Grallatores Birds in the Estuary Wetland of Quanzhou Bay

Xu Jianlin
(Jinjiang City Agriculture Bureau,Jinjiang,Fujian 362200,China)

Q959.7

:A

:1003-4382(2015)08-0023-04

2015-6-4

:2015-7-6

许建林(1982-),男,福建晋江人,工程师,现从事农林业、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等工作。

猜你喜欢
样线区系河口
2021年生物多样性鸟兽两爬现状分析
区域治理(2023年6期)2023-03-02 14:34:54
照片样线法大豆植被覆盖度测量精度分析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样线法在北方基岩性海岛植被调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以北长山岛为例
基于ArcGIS应用六棵树抽样调查方法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
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