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群众理性表达民生诉求

2015-08-26 11:41徐爱民
群众 2015年4期
关键词:民生法治机制

徐爱民

让人民群众表达各类民生诉求,是当前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问需于民”的客观要求。当然,党和政府不仅要建立畅通有序的民生诉求表达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权益有保障,而且要注意运用法治思维,正确引导群众理性表达民生诉求。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人民群众的各类民生诉求也日益增多。然而,用各种法外方式表达诉求、“信访不信法”等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以命抗争”等极端维权事件,这不仅无助于民生诉求的有效表达,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成为法治建设的一大阻力,应给予足够重视。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传统文化心理影响较深,“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出现纠纷化解等诉求,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求法律方式解决,而是在第一时间托熟人找关系,寻求权力的消解和庇护。其背后是一种传统文化心理,即,相信人情可靠,不信法律权威;迷信权力,不信法律。这种心理催生了权力寻租,助长了人治发达。正是基于此,不少群众“信访不信法”、“唯上不唯下”,采取封门堵路、哭闹、打骂、喊冤、服毒、自残等极端手段,试图扩大事态,制造轰动效应。一些群体甚至跨区结伙串联,选择政治敏感时期、重大节日期间集体群访,制造影响和事端,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和影响。

——法律权威还未完全形成,公权滥用现象仍然存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但法治观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官员在决策时顶不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缺乏捍卫法律的精神;部分执法者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法律也不够忠诚;少数基层干部、行政执法人员没有完全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法规,存在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现象,缺位越位、违反程序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导致一些群众到相关部门反映问题,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群众有怨无处诉、无法诉,最后病急乱投医地到处上访、闹访、缠访,加大了矛盾纠纷化解的难度。

——法治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全民爱法护法的习惯尚未养成。当前,如何引导群众依照法律程序表达民生诉求的工作做得不够,导致群众形成一种“大闹大得、小闹小得、不闹不得”的畸形心态。一些政府部门经常“运动式”地治理信访问题,关键时期怕上访造成恶劣影响,全面动员、全员参与,集中解决突出、尖锐的矛盾纠纷,调动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做工作”买平安,从而使一些群众对法律失去信仰,在心目中造成“政府怕我上访”的错误观念,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他们不依法解决问题,宁愿以身试法去“撞南墙”,最终导致“有理的要上访,无理的也要上访,特殊时期更要集中上访”的局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传统文化心理的遗毒,还是当前公权滥用的积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革除。因而,引导人民群众理性表达民生诉求,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培育公民法治观念,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第一,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基本导向。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就要求以法治政府的建立促进法治社会的发育,以司法的严谨、执法的严格来培育公民守法的自觉,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从正常的渠道表达民生诉求。一方面,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各级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断解决群众合理利益诉求。同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司法公正对于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格依法办案,“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健全权责一致的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努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从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具体的司法案件中建立对法治的信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感受到法律的权威,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

第二,强化基层治理,夯实法治基础,在基层大力培育公序良俗。要从区域实际出发,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治理理念,在广大基层大力培育、宣传公序良俗,把“政社互动”、“邻里自理”、“街坊共治”作为基层治理的新模式,和谐邻里关系、家庭关系,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传统民事矛盾纠纷,从源头上为群众解忧。积极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全面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诉求畅通,及时获得有效法律帮助。

第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以群众的法治需求为导向,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着力提高普法的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社会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治宣传教育。对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培养应当做到“教”与“管”相结合,让他们将“法治”理念深深植根于头脑,任何时候都不逾越法律红线,任何情况下都不触碰法律底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法治信仰涉及“三观”,只有家庭的耳濡目染、教育机构的长期努力、全社会的共同推进,才可能逐渐形成。学校教育尤其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法治课应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各级政府部门、机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小品、相声、歌曲等文艺节目的手段和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支持城市社区、镇村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和法治宣传志愿者开展法治文艺创作,以丰富的法治文化作品吸引人、感染人、说服人,不断提升公民的法治文化修养,真正使爱法、护法、守法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规律。

第四,坚持依法治访,惩治非法上访,坚决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要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行诉访分离改革。明确诉与访的甄别标准,准确区分信访事项的诉与访性质,对属于“诉”的来信来访,及时登记、审查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依法及时立案受理,并转入相应法律程序办理;对已经穷尽法律程序的“访”,做好法律释明工作,告知依法向检察机关申请检察监督或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解决。建立以律师为第三方参与信访化解工作新机制,落实依法终结机制,完善相关导入衔接工作制度,解决畅通“出口”的问题,把信访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要健全违法上访惩戒机制,对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坚决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信访秩序,彻底破除“上访—维稳—政绩考核—领导乌纱—压制掩蔽上访—闹访—缠访—群访集访”的怪圈,真正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法治环境。□

(作者系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民生法治机制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