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乐团是一种集体表演性的艺术形式,而指挥者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是乐团的艺术领导者和音乐作品的解释者,指挥作为乐团的心理学家与乐团的其他演奏者有一些互动表现。一首作品不仅需要指挥家通过双手和肢体去表现其速度和节拍,更需要通过指挥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等表达出其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可以说乐团指挥肢体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和艺术性能够客观地反映一场乐团表演的艺术价值。因此,在乐团指挥中,缺乏丰富的、激情的肢体语言,不仅很难调动乐团演奏员的积极性,更是无法准确的表达歌曲中所蕴含的感情。
关键词:乐团指挥 肢体语言 情感表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增强,乐团艺术逐渐在群众中普及开来,各种音乐会和晚会中也常常会见到各类乐团的表演。而作为乐团艺术中的灵魂,乐团指挥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观众也通过音乐指挥丰富的手势、激昂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等方面来欣赏音乐中的真情实感。大多的理论书籍对指挥者肢体语言的表达都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对各种细节进行详尽的剖析。本文对乐团表演中指挥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观众美的享受进行论述。
一、乐团指挥肢体语言的主要形式
作为乐团表演艺术的灵魂,指挥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通过指挥将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作品内涵准确地传达给演奏者,还要在尊重作曲家思想感情的前提下,对作品的内涵进行二次创作。另外在乐团表演中,还应该让自身与演奏者在表情、状态上融为一体,共同把音乐的美展现给观众。因此除了通过指挥技巧将内心的所想、所感准确的传达给演奏者外,肢体语言在指挥中也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点:一是手势语言。即用手指、手掌、手腕、小臂、大臂等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达相应的音乐情感。二是指挥者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睛、眉毛、嘴等部位,面部表情是最具表现力的部位。指挥中良好的运用面部表情,可以更为准确的表达歌曲。三是指挥者用不同的站姿去演绎作品中的情感。乐团演奏艺术中,恰当的运用肢体语言,可以直接而又准确的表现指挥者的内心意图和情感,抒发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更为重要的是演奏员可以通过指挥者的肢体语言与其进行沟通,最终使乐团艺术完美地传递给观众。
二、肢体语言情感的表达方法
通过前文的论述可知,指挥者在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时,主要形式有手势语言、表情语言以及身体语言等方面。但是运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指挥者必须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其次指挥者在进行二次创作时,可以运用娴熟、恰当的技能技巧以及手势语言、面部表情、身体表象等肢体语言直接表现出内心的想法;最后指挥需要丰富的肢体语言的同时,指挥的动作又要“省、准、美”。“省”即是指挥者需要根据歌曲的思想、语速和力度等科学精炼的设计每一个肢体语言,做到精细而不拖沓,不浪费任何一个动作,争取做到点到情绪到。“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换气点,精准把握,流畅指挥,做到指挥也要有美感,如行云流水一般;“美”则是不言而喻,指挥的肢体语言也要具有美感。不仅动作要协调,大方美观,还应该让肢体语言富有舞蹈性和可观赏性,将作品的内涵与指挥者的感情融入到肢体之中。
例如:我国著名音乐指挥家郑小瑛老师在指挥时,即是热情奔放而又严谨细腻,而且并不拘泥于固定的手势,而是通过创造性的手势、面部表情和体态等更好的表达内心的情感,并传递给演奏队员。例如在演奏《黄水谣》的交响乐时,郑小瑛老师就很好的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出音乐的情感。《黄水谣》第一部分中表达的内容是鬼子入侵之前,我国人民运用勤劳的双手,过着幸福的生活,家园美好、安定祥和。指挥中也主要突出黄河的激情澎湃、奔涌向前。郑小瑛老师在这部分时,指挥力度为中强,速度为中速。指挥的手势行云流水,力量从大臂带动小臂及手腕直至手指尖,表达出黄河奔涌向前、人民生活安定的画面。并且打破传统的四拍子的“半拍向外半拍再向里”这种打法,而是“由里向外划圈”来表现黄河的奔涌向前,这种手势使乐队的演奏更加流动。同时,“方”字是附点节奏,前面的附点四分音符很自然的过度到后面的半拍。“水又急,浪又高”指挥手势做向前推的动作。“开河渠,筑堤防”的“开”和“筑”字,手势给一下即保持弱下来。“麦苗而肥呦,豆花儿香”由弱保持再渐强上去保持,然后再减弱。“喜洋洋”则处理得十分跳跃,真正表现出人民群众喜气洋洋的状态。
又如第二部分中表达鬼子侵略中国后,黄河的悲凉和人民生活困苦。在表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时,郑小瑛老师的指挥手势有力量而又深沉,力度变为强。而到了“奸淫烧杀”时,手势则由弱到强,“杀”字为最强。“一片凄凉”变为减弱。“回不了家乡”由弱渐强再渐弱下来,同时伴随的面部情绪也随之低落。通过手势和面部表情、眼睛等将作者的感情传递给演奏队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乐团演奏中指挥者是整个团体的灵魂。为表达出作品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除了乐团演奏的协同外,还需要指挥者艺术性的表达,不仅仅是在节拍、速度、力度等方面,还应该用肢体语言表达出作品中或喜悦或悲凉,亦或激昂的感情,肢体动作也应具有美感。这样才能传达给观众美的享受,才能提高乐团演奏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王永生.乐队指挥应具备的能力及培养[J].音乐生活,2008,(07).
[2]李雪锦.肢体语言在合唱指挥中体现的艺术价值[J].黄河之声,2014,(08).
[3]刘再生.指挥实践的理论升华[J].人民音乐,2013,(11).
作者简介:
曾魁,辽宁省葫芦岛广播电视台编导兼葫芦岛市管乐学会主席,国家二级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