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机制研究

2015-08-26 02:33刘志红戴婧怡
新媒体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情学生

刘志红,戴婧怡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发生在高校中的,涉及师生的,突发性灾难或安全事件。这种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危害,会极大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运转,因此,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一直是各高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在自媒体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发布和接收信息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放大,信息的共享变得方便且快捷,网络舆论日渐成为民意表达的主流渠道。在这种舆论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善,在高度发达的自媒体环境中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1 网络舆情下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而高校网络舆情则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滋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高校突发事件兼具“高校”与“突发”两个性质,和一般的突发事件相比,高校突发事件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在网络舆情下,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相比以前有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高校突发事件往往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也就是突发性,这是它处理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在事件发生前,很少有人能察觉或预料到事件的先兆,因此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往往方寸大乱不知所措,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

校园突发事件有可能是来源于潜在矛盾的慢慢积累,到了一定时间,以某件小事作为导火索,爆发出巨大的破坏力,也有可能来源于几个偶然事件擦出的火花,其中,以前者为主。而前者虽有一定的预见机会,但是爆发出来的事件往往扩散迅速,涉及面广,处理起来极为棘手,如先后发生的几起学生打砸学校食堂、宿舍等事件,便是由于长期积累的不满,在某个小冲突中迅速得到催化,最终引起大规模学生群体事件。因此,学校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深入学生群体中间去,注意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潜在矛盾,及时解决,减少校园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二是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校园内传播范围非常广。高校学生群体是一个以学生个体间相对较亲密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建立在学生人际网上的密集的、亲密的社会群体。越是密集的人群间传播消息的速度越快,事件发生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人际传播,突发事件能够快速扩散开来。

尤其是在当今无线网络高度发达的自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的中间节点,通过QQ、微信、微博等平台,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有了质的飞跃。速度上表现为前所未有的迅速,突发事件通过无线网络信号,能够在事件发生的五分钟以内扩散到各个学院,一个小时之内成为校园热点话题。而范围上则体现为突发事件的影响从一所学校扩大到本市、本省、乃至其他省份。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每个微博用户都是一名“公民记者”,其发布的动态不仅能被本校学生浏览,还能够通过好友关系、关注与被关注关系等,传播到校外、市外、省外。而网络媒体的实时报道也为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开辟了一个更新更广的平台。比如在2013年9月河南柘城学生打砸学校食堂后,2014年6月发生贵州学生打砸食堂事件,2014年11月发生广东一学院学生打砸寝室事件。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在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上,促进了传播速度的加快,也扩大了传播的范围,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难度。

三是高校突发事件若不能在第一时间控制住事态和舆论走向,很容易进一步恶化。

高校突发事件的话题往往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尤其是对于学生这一人群来说,该话题往往密切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利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高校的学生已经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往往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也有能力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尤其关注社会矛盾的发展,心理和行为上表现都较为敏感。但高校学生毕竟较少接触社会,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期,心理上较已经进入社会的同龄人较幼稚。他们有较强的社会事件参与热情,但却没有相应的参与能力和好的参与渠道,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但却无法提供给学生一个实际上参与事件的实事平台。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往往体现出较高的关注度和网络发言活跃度,但是很少有大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事件的调查中去,这种焦躁的心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造成导致高校突发事件在学生群体中的进一步恶化。而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其本身便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高等院校的各种行为往往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高校突发事件若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很容易演变为社会热点话题,网络舆情会一边倒地倾向于讨论高校在事件中的错误,将高校置于社会各界人士的批评中。

2 网络舆情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2.1 完善高校舆情监控网络

网络是当今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网上发帖也已成为公民表达态度,呈现观点的主要方式。高等院校完善舆情监控网络,设立专人对高校内舆情走向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及时了解网上舆情信息,密切关注校园网、官方微博、百度贴吧等相关网络平台的动态,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学生问题,牢牢把握网上工作的主动权,利用网络高度互动的特点,深化对于学生意见、心理的调查,增强网络舆情引导的预见性,有效地对信息进行监控,有利于把握校园内舆情导向,了解学生心理,明察校园内的潜在矛盾,预防潜在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化爆发。

完善高校舆情监控网络,可以从总体抓好高校舆情大方向和细节分析学生具体矛盾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前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定时收集整理大学生网络言论,并分析大学生心理整体走向,从大方向上监督引导大学生。后者的工作则需要细化到各年级各专业各班,建立由班级为单位的舆情监控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内部矛盾,减少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2 建立权威高校网络官方形象

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建立权威的高校网络形象,强化网络平台上高校的发言权,不让学校的声音淹没在学生和社会人士的议论中,对于高校在爆发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放大官方的声音,发布事件后续处理动态,紧急辟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发生突发事件,高校的主要处理方式都是先压下消息,再和平解决问题,而在无线网络深入生活,随时能够随手拍随手上传的今天,压下消息的做法显然已经十分不可取且没有任何用处,高校需要有一个权威的声音,通过在网上发布更新事件动态、及时回应,把握主动权,引导网络舆论积极发展。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势必会极大的影响高校、社会、学生和学生家庭的正常运转。为了保持高校校园内和谐稳定的局面,高校应该提高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运用新措施,妥善处理高校突发事件。这是新时代对于高校的新要求,也是高校提高自身行政水平,加强校园日常管理的新方式。

[1]杨艳.自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研究[J].科技展望,2015(06):283.

[2]程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2013.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舆情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消费舆情
学生写话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舆情
突发事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