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智君++陈春仲++唐斌
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在组建工作中将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作为突破“瓶口”的重中之重来抓。一些地方为早日达到组建条件,对不良贷款采取通过当地政府财政资金购买,或用政府土地置换,股东出资购买等方式来处置和消化。农商银行挂牌成立后,那些被购买或置换的不良贷款因为是政府和农商行股东的钱,不但政府和股东把这些钱收回来,银监部门也有明文要求必须要收回。因此,清收原农信社不良贷款仍是农商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来清收这些不良贷款,笔者认为首要的是必须要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部门来发动全社会力量帮助我们清收,同时,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才能达到目的效果。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我们要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形式大力宣传清收不良贷款的目的意义、作法、政策、法规和正反典型。一方面干部职工特别是清收人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树立全局观念,任务观念和责任感,树立信心,下定决心,瞄准新目标,采取新举措,实现新跨越。另一方面提高欠贷户还债自觉性,特别是震慑那些“逃债户”、“老赖户”,使他们感到欠贷有压力、赖债不光彩,无颜见父老乡亲。使全社会形成“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还贷光荣,赖债可耻”的良好气候。
二、要突出清收重点。一是突出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清收重点。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村干部、党员和经商办企业等这些社会有影响人员,如果长期欠贷不还,就会影响全县的清收工作。因为这些人欠贷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还是焦点,我们必须要钉死抓牢。对公职人员欠贷要逐个清理,一个不漏,逐个落实“三停五不”措施;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欠贷拖欠不还的,清收工作小组和农商行将情况及时报县(市)人大、政协,并共同采取措施解决;对村干部、党员欠贷不还的,由乡镇采取组织措施和经济及法纪手段逐个解决;对经商办企业等社会有影响人物欠贷不还的,按照属地原则,由当地政府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解决。上述这些重点人物欠贷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带动全局,反之就会影响全局。二是要重点突破违规违法贷款的清收。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原因造成,少数农商银行员工(原信用社员工)存在弄虚作假发放假冒名、诈骗等违规违法贷款,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这些错综复杂的不良贷款清收难度极大,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原信用社少数员工或用情或牟利放假冒名等违法违规贷款造成的。因此,要想进入“深入区”,打通“难攻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农商银行员工内部入手,从违法违规放贷攻破。农商行必须要按照国家、银监部门有关文件,制订过硬措施,掀开盖子,打出“组合拳”,严厉追责,将违法违规贷款问题解决好,创造条件把贷款收回来。三是重点突破大额贷款的清收。大额贷款户主要是指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特别是10万元以上的大户。由于这些户的不良贷款金额大,加之时间长,利息又多,大部分都想赖账不还,会在当地造成不良影响。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贷款户还要加一句,叫“穷户看富户,小户看大户”。因此,我们必须要盯住这些大户特别是有偿还能力的大户,从这些户入手,采取措施,各个击破。收回一大户,影响一大片,带动全面,效果倍增。
三、要依法严厉清收。采取法律手段收贷,一定要不畏强暴,敢于碰硬。对“钉子户”、“赖债户”,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和诈骗贷款等大案、要案和重点案件,一般乡镇和有关部门采取行政手段解决不了的,必须高举法律重砸猛锤。法院首先要集中力量执行一批已判决生效的案件,改变那些“赢了官司输了钱”、打了官司也没用”、“你打官司我不怕”的看法。其次,要快审快结诉讼案件,农商行要认真疏理,将有抵押物和可以进入诉讼程序的向法院起诉。一则维护债权,二则收回贷款。公安局要层层分解任务,相对集中,警力和时间、侦查打击一批诈骗贷款案件,从快从严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赖债户”。司法机关要认真研究,周密部署,集中力量,打出轰动效应的清收不良贷款“组合拳”,震慑“钉子户”、“赖账户”和诈骗贷款对象,为清收信用社不良贷款和整顿金融秩序及优化金融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要切实加强领导。一是落实好领导力量。领导重视,狠抓落实,这是关键。各级领导既要想抓,敢抓、更要真抓、善抓。要根据全县(市)统一部署,各级成立专门的清收工作班子,带队的领导能力一定要强,队伍一定要精干,与单位工作脱钩专门清收。同时,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狠抓工作落实。单位一把手要负总责,对清收工作亲自安排,亲自组织,亲自督查,并亲自出马解决难题。二是落实好部门配合。各级要全力配合,尽职尽责,大力支持清收工作。对一些不是恶意欠贷的不良贷款户,他们愿意用房产等作抵押,愿意借新贷款还老贷款的,国土、房产部门要大开绿灯,快办手续,落实优惠政策,这样也可以减少现金收回压力,促进清收进度。财政、国税、地税部门要做好各项扶持政策的衔接工作。政法委要协调公安、法院及时查处违规案件,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它有关部门也要认真履责,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开创清收工作新局面。三是落实好工作职责。要将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干部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实行单项奖励。各级清收领导小组、农商行要经常性开展清收工作督查和指导,做到一季一督查,一月一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推动清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