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真
摘 要:创造力本身是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或思维方式。课标在第二部分总目标中也指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潜能。”阅读教学中注意结合文本培养学生创造力,教会他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力;思维能力
创新型人才具有巨大的创造力,从根本上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而有些学者认为创造力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或思维方式。“是以直观力、想象力、逻辑能力为基础产生改革旧事物所需要的灵感和创造性设想的能力,其核心仍在于思维。”无独有偶,课标在第二部分总目标中指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潜能。”鉴于此,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结合文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会他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一、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长期以来,有人批评我们的学生不像西方学生富有独立见解。如果我们的教师自己富有批判精神,敢质疑权威,则言传身教之下的学生自然也会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留意教材中看似“矛盾之处”,激发学生争论。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一课,作者有一句话:“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问学生明明到底漂不漂亮?不管观点如何一定要言之有理。这个看似无关的问题其实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入到“情”“理”层面。有的说她不漂亮,因为她不完美。马上有人反驳说她漂亮,因为我们人人都不完美,都有缺点。还有人说她漂亮,因为她心地善良,要把腿捐给作者。还有人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谁说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不行,这句话已经有了辩证的逻辑味道。看来只要我们抓住矛盾,大胆放手,学生会还我们一个精彩。
二、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所谓思维的灵活性即想法不拘一格,能从各个角度去想问题、认识事物、寻找答案。比如,同为四年级下册的《第一次抱母亲》,文字质朴、语含深情。教师过多的讲解没有必要,在学生通过读、学、议、思理解内容之后,播放体现母子之爱的PPT,让学生感悟母爱情深。再设计一道课堂练习:请你为母亲做一件事,报答母亲的恩情,自己设计内容,结果学生炸开了锅,议论纷纷,答案有洗一次脚、倒一杯水、抱一下、帮做家务、亲一下等等。最后当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去实践自己的承诺。
三、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深刻性即指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小学生思维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这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有关,但是如果教师平时有心,也会很容易发掘到这样的机会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四年级有一课《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一篇短小精悍、富含哲理的教育故事。但难就难在这个理是隐含在形象之中的,如不深刻挖掘,学生很难得到思维上的启迪,而文章的题目却具有这样的功能。所以,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理解题目。先让学生举出哪些是他们认为弱小的事物,板书出来,再依次说出最弱小的,并说出理由。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弱小和强大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范围内可互相转换)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能够保护别人的人就不是最弱小的埋下伏笔。当然也就能够激发学生争当强者的自强自信的心理,从另一个角度培养了学生的爱心。
其实,除了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外,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乃至求同、求异思维,正向、逆向思维等都是思维能力的内容范畴,无论哪一种思维方法或形式的训练,都要结合文本,以本定教,达到既发展了思维,又发展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嘉曾.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的训练[M].1版.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燕国材.智力与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吴非.不跪着教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