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淮安港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

2015-08-25 07:06汪振华
现代交通技术 2015年5期
关键词:内河淮安市苏北

陈 媛,汪振华,张 凌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

新形势下淮安港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

陈媛,汪振华,张凌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

淮安港位于江苏北部的中心区域,处于苏北运河与淮河出海航道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沿海开发的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实施、上海航运中心的打造、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以及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设,淮安港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制约因素。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淮安港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淮安港;SWOT分析;策略

1 淮安港概况

淮安港位于江苏北部的中心区域,上接宿迁、连云港,下连扬州、泰州,东通盐城,区位显要,早在明清时期,淮安就被称为“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誉。淮安港同时处于江苏省“四沿战略”中的沿江、沿海、沿东陇海三个产业带的中心位置。

2013年淮安港全社会内河航道拥有码头160座,泊位416座,通过能力达到6 032万t,港口吞吐量达到6 798万t[1]。淮安港交通发达,能够辐射苏中、苏北、苏南、上海、皖北、鲁北以及浙南等广大地区。随着淮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江苏沿海开发的实施、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上海航运中心的打造、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以及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工程的实施,作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港口水运,也需要紧抓机遇实现向更高层次的服务水平升级[2]。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制定淮安港的发展策略。

2 淮安港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法,其实质是通过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判断所面临的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提出相应的战略方案[3]。

为更好地分析淮安港的现状,进一步分析港口的竞争力和发展态势、影响等情况,使用SWOT分析法,将评估方式区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成果的港口发展策略必须分析港口内部优势与劣势,同时须提出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以更好地发挥港口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

2.1 淮安港的内部优势分析

(1)具备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淮安市处于苏北地区的中心位置,苏北平原中部,淮河下游,是苏北内河重要的枢纽,拥有苏北运河、盐河、淮河出海航道、苏北灌溉总渠等省干线高等级航道,形成了通江达海的航道网络。淮安港是江苏省内河地区性重要港口之一,是苏北地区和淮安市水路物资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可辐射苏北、皖北及鲁南地区。

随着新长铁路、宿淮铁路的通车以及连淮扬镇、徐宿淮盐等铁路的陆续开工建设,淮安将形成新长、宿淮、淮连、淮扬、宁淮等铁路交会的“米”字形铁路格局。境内的京沪、宁宿徐、徐宿淮盐、宁淮等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奠定了淮安公路枢纽的地位。

(2)集装箱运输起步早、发展迅速,具备先发优势

2007年底淮安市率先在苏北运河开通了内河集装箱运输,2013年集装箱吞吐量就达到68 396TEU,占全省内河集装箱的2/3以上。据实地调研了解,淮安港在为本地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吸引了徐州、宿迁、盐城以及鲁南、皖北等周边地区约4万TEU的集装箱在淮安中转。2013年淮安新港实现了集装箱外贸运输的首航。

(3)国家二类水路口岸已设立,远远领先于区域其它地区

淮安在苏北及皖北、鲁南区域的国家二类口岸申报上走在前列。2010-07,淮安港获省政府批准设立国家二类水路口岸,出口企业可享受“属地报关,属地放行”的便利,实现通关、订舱等查验监管手续就地办理,运输成本和周转时间大大压缩。二类口岸的设立,打通了淮安与国际间交往的通道,建立了淮安高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平台。

2.2 淮安港的内部劣势分析[4]

(1)港口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仍然不高

淮安港现有码头数量众多,已初具一定规模,但港口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大部分码头仍为规模偏小、泊位吨级偏低、装卸设施相对落后的货主或私人码头。目前淮安港共有泊位416个,单泊位吞吐量仅16.34万t,以盐河三级航道为例, 500 t级以下码头泊位占总泊位数的75%。

(2)优质高等级航道港口岸线资源有限

港口岸线资源是港口发展的依托,淮安市域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但航道条件良好、后方陆域充足、集疏运条件完善、靠近运输需求企业的优质港口岸线资源有限,不利于建设紧贴需求腹地的公用港口作业区。同时由于缺少各航道专项岸线规划,优质的港口岸线资源缺乏规划控制。此外,由于某些港口后方陆域得不到保障,集疏运体系不完善,已建设的个别港口资源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3)缺少以港口为平台的综合物流园区,港产联动功能较弱

淮安目前还没有形成依托港口发展形成的综合物流园区。各个内河港主要还是进行货物的装卸和简单的堆存,港口货检、分装、包装、贴标签等物流增值服务的功能涉足甚少,在检疫、快速通关和商务服务等方面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同时,港口与后方产业的互动也比较欠缺,港口对航道沿线产业拉动作用不明显,虽然有部分企业集聚,但未能形成对应规模化的产业园区。

(4)公、铁、水联运模式不完善,港口枢纽功能未充分发挥

目前,淮安港的集疏运主要依赖公路,虽然淮安新港和盐化工码头均设有铁路专线,但由于铁路进出港口运输费用目前高于公路运输费用,造成铁路集疏运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淮安港应强化综合运输管理,协调铁路部门,合理调度,充分发挥港口运输枢纽功能。

2.3 淮安港的外部机遇分析

(1)国家推动的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强化了淮安港国际国内通达的能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准实施,正式将包括淮安市在内的苏北地区纳入为长三角范围内。未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淮安地区更便捷地融入到长三角经济发展中,接受长三角的辐射。2014-09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上海航运中心的打造、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以及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工程的实施,均为淮安港的物资进出提供了更大更高的平台。

(2)沿淮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可为淮安港提供丰富的货源基础

2012-11-17,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其中规划了一条沿淮经济带,目标是依托淮河水运通道及沿淮路网通道,统筹淮河沿线资源开发,形成支撑中原经济区东南部区域发展的经济带。沿淮经济带对皖北地区可以起到推动和带头作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沿淮经济带将起到带头作用,而皖北就是沿淮经济带的主力,淮安港可与皖北主要城市实现水路无缝衔接。

(3)江苏省实施向苏北倾斜的政策,政策、资金、技术、人才要素开始加速集聚

江苏省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施向苏北倾斜的政策,今后将进一步加大苏北振兴的力度。未来江苏省内苏北追赶苏南,进一步缩小南北差距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资金、产业、人才等要素由苏南流向苏北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港口发展的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将更加健全,有利于港口的健康、快速发展。

(4)淮安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打造,将带来对港口巨大的需求

淮安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淮安市打造盐化工新材料、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构建以“4+2”优势特色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全市全面小康建设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支撑。产业的发展,将有力地支撑了淮安港的发展。随着淮安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将继续带动对港口需求的快速增长。

(5)干线航道网的稳步实施,为内河港口发展奠定了基础

淮安境内的京杭运河、盐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出海航道等国家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或在建,而淮安港地处豫皖、鲁南、苏北水网2 000级船舶与1 000 t级船舶转换、换装的地理中心,内河航道等级的提升为港口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港口吞吐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4 淮安港的外部威胁分析

(1)周边港口同质竞争激烈

从口岸环境来看,淮安港的口岸优势也正面临挑战。目前宿迁港已申报国家二类水路口岸,徐州港正在申请国家二类水路口岸,蚌埠设立了国际集装箱还箱点,与上海之间的铁海联运集装箱快速通道也已投入使用,与之相比,淮安的二类水路口岸并无明显优势。

淮安市是省内苏北地区率先对内河集装箱航线实行补贴并取得一定成功的港口城市,淮安市2009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开辟集装箱航线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年代理5 000TEU以上货代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这种类似的扶持政策已被周边港口效仿。

(2)强大的过境货运流,对淮安的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淮安市是徐州、连云港、盐城等江苏省北部城市通省会南京方向及苏南、上海的必经之路,承担着大量的南北向过境交通。南北、东西向过境交通不断度增加,一方面占用了淮安本地的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源,有可能对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产生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为淮安打造枢纽中转、储运、加工等物流功能提供了可能,为淮安物流发展、枢纽建设产生积极的贡献。如何“留住”过境货运量,对淮安的基础设施、政策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2.5 淮安港发展的SWOT战略分析(见表1)

鉴于淮安港自身特点,近期建议主要利用外部机遇,改造自身劣势的WO战略,重点优化港口功能,发展临港产业,实现港产园互动;结合航道整治工程,整合岸线资源,拓展港口腹地;强化行业管理,引导货主码头向公用码头转变。

表1 淮安港发展SWOT分析

远期,淮安港应拓展经济腹地,发挥自身地理水运优势,主要采用成长型的SO战略,将淮安港打造成皖北、鲁南、徐宿等地区的转运港;继续保持集装箱运输及国家二类水路口岸的优势;充分利用本地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打造临港产业带;建设规模更大的码头泊位。

3 淮安港发展的策略分析

3.1 加快高等级航道及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市域高等级干线航道网建设,改善通航条件,重点保障淮河出海航道等跨市际、跨省际干线航道的整治建设,形成省际畅通、江海河联运的高等级航道网络。

以公用作业区和集装箱码头为重点,以“等级标准化、布置集中化”为方向,以提升港口通过能力为目标,依托京杭运河、盐河、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省干线航道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作业区,加快形成现代化的内河港口体系。此外,应加快各港区控详工作,明确港口建设规模、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加强对核心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3.2 加强区域战略合作,建立省际、市际集装箱运输联动机制

首先,加强与沿江沿海港口以及周边内河港口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周边省市内河港的联动协调发展。尤其加强与蚌埠、济宁等地区的合作,力争在运输组织模式、航线设置、联运技术、无水港布设、通关模式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促进淮安港的跨越式发展。

其次,提升港口服务功能、开辟航线航班、加强腹地箱源组织,探索建立省际市际间的内河港口集装箱合作战略联盟。重点发展和完善集装箱作业区的功能,发挥内河二类口岸的重要作用,提升内河港口对外向型经济的支撑能力,努力将其打造为苏北地区的内河集装箱枢纽港。

3.3 拓展港口物流功能

拓展港口服务内容,积极引入港口物流发展理念,建立港口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在港口开展多元化的服务吸引货源,增强竞争力。结合后方物流园区发展,全力推动主要规模化港区从传统装卸功能向加工、贸易、配送、商务、信息等现代物流功能拓展。以内河干线航道网规模化公用港区为主体,以内河沿线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为依托,加快形成服务产业布局、服务综合运输和服务航运发展的内河港口物流体系。围绕京杭运河、盐河、淮河出海航道等国省干线航道,以集装箱等重要货类运输为重点,大力推进淮安新港作业区、淮阴城东作业区等集装箱泊位建设,提升作业区规模化发展水平,完善的集疏运网络,打造与现代物流体系相匹配的内河运输枢纽。

3.4 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

发挥跨省际、市际高等级航道网、公路网、铁路网的功能,以及“九省通衢、七省咽喉”的区位优势,集中力量做大港口吞吐量,加快淮安内河港建设步伐,推进港城港产互动发展。通过港口发展带动物流发展,以物流发展带动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发展。依据先进港口城市的发展经验,优越的港口条件会带来城市发展的加速度,城市反过来又能扩大、增强港口的规模和功能。通过港产城联动发展推动临港产业发展,最终带动整个淮安市的城市及经济发展。

3.5 加强岸线集约利用[5]

加强港口岸线资源的集约利用,严格岸线利用管理和审批制度,坚持港口岸线资源优先用于公用码头建设的发展方向,加强对货主码头的监管,对于货主码头建设设立准入门槛,防止无证散乱码头的无序建设。同时优化港口装卸作业机械和设备,提高码头靠泊能力,发挥港口岸线等资源的最大和最优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淮安港应在新的形势下,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好外部的发展机遇,优化港口功能,完善港口设施条件。结合航道整治工程,整合岸线资源;加强区域战略合作,建立省际、市际集装箱运输联动机制,拓展港口腹地;发展临港产业,实现港产园互动发展;拓展港口物流功能,提升港口地位。与此同时,处理好与周边港口的关系,以更好地发挥港口的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交通统计年鉴[R]. 2013.

[2]陈媛,汪振华.淮安构筑内河枢纽港策略研究[R].南京: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014.

[3]王学军,陈莹,秦磊.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港发展策略[J].水运工程,2011(3):59-61.

[4]王红双.武汉新港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5]李洪,罗贯三,施云清.重庆港集装箱运输发展SWOT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3):17-19.

SWOT Analysis and Strategies for Huaian Port Development in New Situation

Chen Yuan, Wang Zhenhua, Zhang Ling
(Jiangsu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210014, China)

Huaian Port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of the north region of Jiangsu, at the interchange between Subei canal and Huaihe river navigational channel, with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Jiangsu coastal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e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building of Shanghai shipping cen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Shanghai free trade are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12.5 meters deep water channel, Huaian port is facing good opportunities, but also has some challenges and constraints. In this paper,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uaian port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using SWOT metho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Huaian port; SWOT analysis; strategy

U651

A

1672–9889(2015)05–0088–04

陈媛(1981-),女,江西省樟树人,工程师,主要从事交通规划研究工作。

(2015-01-19)

猜你喜欢
内河淮安市苏北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苏北区块最小混相压力预测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浅谈苏北地区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