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村惨案”漫画的成画始末

2015-08-25 06:32董德广
时代报告 2015年8期
关键词:日本鬼子惨案阶级

董德广

这些漫画总高1.1米,宽0.79米,画心高0.66米,宽0.65米,画中人物形象逼真,均为彩色画制,构图严谨,手法纯熟。它们是76年前付村灾难的真实再现,也是教育后人的鲜活教材。

在修武县有一个驻军,叫54772部队,这支部队为了深入开展“两忆三查”活动,找到了我们村。得知我们村是当年重大惨案发生地,就要求我们村将这个惨案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1969年夏秋之交,我们村在县乡领导的指示下,接受了这项任务。

“两忆三查”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军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两忆”指忆阶级苦、忆民族苦,“三查”指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两忆三查”的重点是搞好“两忆”,着重忆阶级苦,搞好忆苦挖根、谈甜思源、算账对比,解决对国内形势的认识问题。大体做法是:先进行思想动员,苦情摸底,选择典型,引苦忆苦;后采取忆苦挖根,认清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根源和实质,激发阶级仇恨;再通过谈甜思源,算账对比,结合党的政策教育,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清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认清当前某些暂时困难绝不能阻挡我们胜利前进的步伐,从而达到提高觉悟,增强斗志,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目的。在提高觉悟的基础上进行“三查”,最后落实到加强部队建设的各项实际行动中去。

我们村发生惨案的情况正好符合忆苦挖根的要求,就被部队领导选为了重点,要树立这个典型。村里接到任务后,不敢马虎,当天就着手准备。先是选派村里的两个文化人,连明彻夜地干,终于在一个月内拿出了一套表现惨案的绘画作品。当作品拿到部队首长面前时,部队首长当即就给否定了,因为不符合人家的要求。

情况反馈到县里,县政府又重新调配人员,进行再次创作。县文化馆的孙达人、谢子章、任振玉三个人被调来帮助我们村再次推进关于惨案绘画的工作。谢子章当时是在电影院工作,孙达人和任振玉是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具体分工是谢子章和任振玉负责画,孙达人负责文字的整理。这次开始绘画工作已经是1969年的深秋了,他们三个人吃住都在我们村,深入走访当事人,到事发现场进行调研。一个多月后,一套全新的关于我们村惨案的漫画图出来了。

这套漫画集共有14张图片,以日本人在付村烧杀抢掠的过程为顺序:有日本鬼子纵火烧房,烟火弥漫的场景;有村民与鬼子搏斗,让群众趁机脱险逃生的场景;有日本鬼子在董存芳家门口用手榴弹和机关枪向80多名群众扫射的场景;有日本鬼子在草垛里活活烧死100多名民工的场景;有村民郭老夯在十字路口赤手空拳与鬼子搏斗的场景;有日本鬼子用机枪残害老铁全家人的场景;有日本鬼子对几十名妇女进行侮辱的场景;有日本鬼子惨杀一两岁孩子的场景;有民工勇敢上前,用手卡住敌人脖子将其置于死地的场景……

到了1969年的冬季,驻修武的54772部队来到我们村,进行深入开展“两忆三查”活动。那次来了好几百人,绘制好的漫画被布置在大队部的院内,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再现了当年大屠杀的惨状。部队的领导和战士首先在大队部看了这个画展,又去董存芳家门口,也就是日本人在我们村屠杀村民比较集中的一个地点,在那里进行“阶级苦,民族恨”的思忆和控诉活动。

自那次活动之后,我们村里每年到惨案发生的那一天,都要组织村民进行“忆苦思甜”。这一套漫画也经常被送到县城去展出,为此我们村里还专门培养了宋玉荣等好几个讲解员,专门针对漫画进行解说并回答参观人士提出的各类问题。

1969年,我在村专案组工作,同时对这套漫画成画过程比较清楚的还有当时的村会计吴炳辰,因为我们都在场负责服务这项工作。当时村里没有支部,只有革委会,1970年之后,我们村成立了村支部,这套画就从那个时候起保留到现在。

猜你喜欢
日本鬼子惨案阶级
小林清:“日本鬼子”如何变成“日本八路”
缩写《小英雄雨来》
1948年解放军为何还能抓到“日本鬼子”
兔子惨案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职业风险
“六尸七命”血染安吉
死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