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越
【摘 要】 为更好地在自贸区解决出口集拼业务阶段性的波次项目操作,通过分析波次项目的特点,结合自贸区政策和物流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1)加强系统管理,使之适应特殊监管区域下的物流管理规范;(2)完善人员培训和供应商管理,提高面对突发操作峰值时的应对能力;(3)做好物流仓储中相应的进、出、存各环节的管控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差错。通过波次项目解决方案的落实实施,能够提高自贸区内物流企业针对大型客户的物流解决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贸区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波次项目;出口集拼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核心)、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贸区的政策优势给商品贸易提供了灵活度和便利性,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出口集拼。
1 我国出口集拼发展现状
1.1 出口集拼概述
全球贸易与消费的多元化带来跨国采购(目录采购)的需求,我国庞大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使其成为世界工厂和广大贸易商采购基地。大量的采购必然带来出口集拼的物流业态。出口集拼是指国内货物以视同出口方式向海关进行出口申报,货物通关进入自贸区后,存放于指定物流商的仓库,经过分级分类、分拆分拣、计量、组合包装、打膜、贴标等物流增值服务或综合处理,并按照货物到达最终目的地的需要,在与同类别的货物,或者国外以进境备案方式申报进入自贸区的货物进行集拼装箱后,离境到指定口岸。
1.2 上海自贸区下出口集拼的发展优势
由于自贸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进区退税政策优势,使其受到集拼货物(跨国采购)的青睐。自贸区在理论上视同境内关外的概念,在海关监管执行层面上的进区退税特殊政策有着如下优势:
(1)降低物流成本,利用物流仓库建立各自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货物可以在不改变出口申报时的海关编码(HS CODE)的情况下自由拆拼,使贸易商及国外客户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订单拉动,将自贸区的物流仓库变成自己离境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充分利用我国人力成本优势,降低自身在本国进行大批货物分拣、存储、贴唛等可能带来的物流成本。
(2)可以快速开展手册核销。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很多来料加工手册需要离境核销,如果需要进行深加工结转,或者与其他出口、中转货物进行集拼出口时,依据常规方法必须单独出口核销。这也就带来了所谓的“香港一日游”的物流方式,而自贸区则可以在政策上最大限度地提供物流上的便利条件。
(3)供应商退税能缓解资金链压力。进区视同出口的政策,使得供应商们可以立即提供报关单办理相应退税手续,盘活资金链条,许多出口企业的利润都集中于此。在常规贸易下,全部订单货物必须在出运后才能退税,导致企业很多时候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退税款项。
2 现行贸易方式下出口集拼特征
目前,根据贸易方式及实际业务需要,出口集拼主要分为一般项目和波次货物。一般项目与波次货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一般项目根据销售和生产的供应链情况,会有相对稳定的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在仓库管理方面,一般项目相应地会有比较稳定的预计;在仓储面积、堆存方式、货架组合等应对方面,一般项目都能够做到后备方案比较固定。波次出货往往集中在重大节日前,比如万圣节、圣诞节。由于这些节日需要大量的快速消费品,品种极具个性化,供应商往往为作坊式的小工厂,残次品、非标纸箱、错误唛头等意外状况层出不穷,因此,对于突发的波次管理完全不能与正常的项目管理相提并论。由于自贸区监管的特殊性,管理不善会对仓库未来的海关记录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3 出口集拼波次业务的解决方案
3.1 优化系统管理
入驻自贸区的物流企业,均需要使用海关系统终端生成出入库申报单。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有相应独立的仓库管理系统(WMS),而双系统(海关系统、物流企业自营系统)的运行,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信息交换的麻烦。首先,海关对货物的管理是基于货物申报品名(即HS CODE)的,而物流企业则基于产品统一编码(SKU)进行货物管理。这两种管理要素基础的不同,会造成海关面对的是一个HS CODE的货物,而在物流企业WMS内部,面对的可能是多达几百个SKU。因此,这就要求企业事先应与海关沟通,对于比较通用的WMS系统,海关预留了系统对接的模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交换时的验证。如果企业自行开发或购买的WMS不能与海关系统对接,则需对每个SKU增加相对应的海关申报属性,从而确保能够从两个管理维度对货物进行管理。如果忽视此点,会造成未来出货时,海关库存信息与企业系统实际库存存在差异,随着出货次数的增加,核销将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
3.2 完善进货环节
3.2.1 进货前的SKU梳理工作
波次出货的特点决定了其进货时间短、货量集中、品种极多,实现与贸易采购方、物流商及供应商的事前沟通显得非常必要。在进货前,最好能够对要进入的货物进行SKU与海关HS CODE对应关系的梳理。首次进区的商品,应与海关进行事前备案,确保集中进货时备案申报的顺畅性。
3.2.2 人员培训
集中培训员工,内容涉及进库货物的情况、分类堆垛规则、可能出现的情况等,并对进货总量波峰与人工小时作业量进行计算,做好高峰时段临时作业人手增加的后备工作。同时,全面检查机械设备如铲车、高架堆高机、打托设备等,防止在此期间出现由于机械设备故障而导致无法正常生产。
3.2.3 供货商管理
在集中进货时,由于供应商往往因不熟悉关务流程和要素申报内容,对货物的申报要素常常会出现错误。预先与供应商沟通并制作样本单证,可以有效避免差错和带来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损失。
此外,送货车队往往为临时联系的个体大型货车车主,对其身份验证和大致进区时间,需要提前沟通。
3.3 做好存货细分
3.3.1 海关HS CODE和SKU的堆放技巧
大多数的现代物流仓库都采用了立体货架的堆存方式,而波次进货往往会突破平时仓库的堆存上限,会出现由于临时堆放、租赁造成的平面堆存。对于平面堆存的货物来说,不仅应考虑到FIFO(先进先出)原则和按照SKU堆放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应顾及到海关的申报,将大类品名集中堆放。如果仅仅考虑了进货日期,在拣选和出货时,就会产生极其凌乱的后果,尾箱和尾盘的货物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
3.3.2 认真检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对于大量纸箱货物的集中堆放,应注意防火安全;对于工人打托可能会出现超板等情况,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检查,防止散托情况的发生。
3.4 规划出货流程
3.4.1 按门店拣选
根据发货目的门店生成订单,编制作业小组,按照订单明细需求进行取货。此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操作项目组组员理解;缺点是平面堆存的货物多组并行,会出现物流线路混乱、拣货冲突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货品损耗等情况。
3.4.2 按SKU拣选
此方法要求整理出相对空场的区域,将货物按照SKU形成拣选作业路,作业小组仅负责本组SKU的推送,根据门店的需求拉动SKU的拣货工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平面堆存的货物,准确性较高,且现场较为有序;缺点是可能对员工的组织程度要求较高,需要有专门的托板小组进行托盘的及时推送,总人工成本高于前一个方法,并且对场地的面积需求较大。
3.5 余货盘存核销
在每天出货结束后,应及时对余货进行核查。同时,在生成SKU后,应与海关信息的核对表进行比对。若发现问题,应立即寻找原因,进行申报整改;否则,随着项目的进行,海关库存信息与企业系统实际库存差距将越来越大,补救措施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4 结 语
随着自贸区在全国多地的不断设立,自贸区物流业务也在全国全面开展。了解政策,有针对性地制订物流方案,能够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客户节省成本,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