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大学英语6A泛在学习模式研究
——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

2015-08-24 07:56:31徐飞跃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学习者大学

徐飞跃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大学英语6A泛在学习模式研究
——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

徐飞跃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以泛在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为支持,提出了一套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大学英语6A泛在学习模式。重点介绍了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学习需求为目的的教师分组方案、以实现学习场所多元化管理的管理体系、以实现学习时间科学分配的学习方案、以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建设资源库建设方案、以实现学习工具融合互补的学习策略和以实现学习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能够满足学生融合科技时代、以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方式开展学习的需求,并最终真正实现学习者与资源、技术和环境的深度融合,真正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数字化校园

一、引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的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李克东,200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因此,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需要长期关注的课题。在对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组织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结合学院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提出了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模式,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需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泛在学习理论是大学英语泛在学习模式主要理论基础。泛在学习是一种泛在计算环境下的学习模式,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终端的智能学习环境,不同于现存的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方法,也不同于在学校、图书馆等具体地点进行学习(章伟民,徐梅林2006)。泛在学习具有泛在性、易获取性、交互性、学习环境的情景性和以显示的问题为核心等特点。泛在学习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反映的学习者适应外部环境的“刺激——反应(S——R)”的过程,突出了学生主动地对外界刺激进行可选择性的信息加工的特点。泛在学习可以将课内与课外学习、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相结合,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无缝的学习空间,符合人类终身化学习的需求。因此构建适合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的泛在学习模式和教学设计,不仅能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能满足学生融合科技时代,个性化开展学习的需求,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习者与资源、技术和环境的深度融合,真正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引导学生向终身学习发展。

二、研究背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组织现状,有的放矢开展研究,课题组成员对浙江省不同地区的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20所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开设情况、课程的开课形式、课程建设情况和课程资源库建设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组织情况调查结果统计表》。(附后)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学院办学性质类别的不同各高职院校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和课程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大部分高职院校只面向大一学生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大二以后的英语学习主要以放羊式的自主学习为主。在课程建设方面只有一些财经院校和综合大学开设了该课程的精品课程或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对于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情况尚不够理想。

公共基础课是各专业培养综合职业素养的前提保障,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李东风,2005),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一套既适合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又适合大学生英语分类教学、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学习模式势在必行。

表1 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组织情况调查结果统计表

三、大学英语6A泛在学习模式设计

校园环境下的英语语泛在学习必须解决学习者(Anyone)、学习场所(Anywhere)、学习时间(Anytime)、学习资源(Anything)、学习工具(Anydevice)、学习方式(Anyway)等问题(撒忠清,刘丹丹2012)。课题组在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组织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解决泛在学习主要问题为中心的基于校园数字化的大学英语6A泛在学习模式,见图1,围绕六个中心,采取了六种举措,并有六项保障。

图1 大学英语6A泛在学习模式设计图

1、教师分组,满足不同学习者(Anyone)的学习需求

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现有的十多位英语教师按照不同的兴趣点和教学经历,分组到学院的5大专业群,建立教学管理长效机制。一方面可以鼓励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考级需求和专业特点分类开发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同时可以让教师在不同专业《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穿插专业英语教学,体现基础课程服务专业建设的教学理念。比如根据作者本人对旅游服务类专业比较感兴趣,分组到了旅游服务类专业群,近年来开展了《农家乐英语》重点教材建设研究,整理了旅游休闲类专业英语教学资源,并开设了《酒店职场英语》选修课,促进了英语类课程资源库建设,满足了旅游服务类专业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

2、场所分设,实现学习场所(Anywhere)的多元管理

通过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了覆盖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教生可以通过各种通讯设备在不同学习场所实现无线上网学习。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实施分组教学,学生围绕学习主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学生根据分工不同可以选择在不同地点开展学习研讨。小组内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也可以在学生公寓下载相关数据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查看学生的登入和借阅情况,进行学习情况的多元化管理。

3、时间分散,实现学习时间(Anytime)的科学分配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实施分段教学,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分为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课后学习阶段、教学评价阶段和终身学习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分为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分散学习,实现了学习时间的科学分配。教学效果由不同学习时间段累积而成,有别于只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传统教学模式。内容丰富的分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满足了学生在不同时间,甚至是毕业后的终身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了长效管理的教学服务。

4、资源分类,实现学习资源(Anything)的共享建设

建设中的共享数据平台以教学资源为主线对英语课程的各种数字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网络化教学和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建设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库,以精品课程网站为平台,初步建成了供大一学生教学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集体备课课件、教案;供大二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教学课件;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A、B级教学资源包;大学英语三级、四级、六级考试自主学习资源包;供各专业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专业英语资源包;各任课教师开设的英语类选修课教学资源包;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英语类学习网站链接等多种分类的教学资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课内外学习需求,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建设。

5、工具多样,实现学习工具(Anydevice)的融合互补

建设中的数字化校园建立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实现单点登录,面向最终用户实现公共信息、个性化信息、应用模块等的集中统一信息发布。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角色,可以通过各种通讯工具(包括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PC等)登入共享数据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和自主学习,解决不同智能学习终端的跨系统、跨平台直接访问的问题。打造的网上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师、学生的网上教与学,教师可以通过网上备课、授课、作业、答疑,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库开展自学、考试等工作,实现了多种学习工具的融合互补。

6、方式多元,实现学习方式(Anyway)的多元评价

泛在学习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课前课后的自主性学习,课堂内外的合作性学习,基于兴趣的探究性学习等,为了实现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效的多元评价,课题组结合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推出了一套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综合任课教师的评价,学习小组成员互评、其它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等形成最终评价,注重评价的广泛性和公平性;评价内容多元化,考核学生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项目化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出勤纪律、课堂互动、合作研讨、任务完成、课外学习、作业质量、汇报效果等情况,兼顾学生每学期的英语等级考试报考情况和考试成绩,关注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的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融在线评价、实时点评、课外观测于一体实施评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考勤、纪律、互动、作业等情况进行在线评价,通过项目教学内容小组成果汇报进行实时点评,通过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等开展课外观测,突出学习者的真实体验。

四、结束语

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构建以追求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为目的泛在学习模式,既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又能使移动无线上网技术和学习理论发展应用的有机融合,是今后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的英语6A泛在学习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师资力量有限,课程教学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更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兴趣点为依托推进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推动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学习模式创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泛在学习模式的实施对教与学双方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需要加快建设强大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又要加快建立课程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制度,学生需要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养成泛在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够真正发挥泛在学习模式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双重效果。

[1]李克东.新编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0

[2]章伟民,徐梅林.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8).

[3]李东风,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论坛,2005,(5):32.

[4]撒忠清,刘丹丹.基于泛在化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海外英语,2012,(8):55.

H319

A

1008-7508(2015)08-0022-03

浙江省2014年度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课题名称: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研究策略,课题编号:JB125)课题负责人:徐飞跃。

2015-04-12

徐飞跃(1978-),浙江绍兴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科研督导处副处长,讲师,硕士,主要研究高等教育和高职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学习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