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生物世界 用科技造福人类
——记昆虫学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祖基

2015-08-23 11:09张晗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硬皮黄粉昆虫

○文/张晗

探秘生物世界 用科技造福人类
——记昆虫学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祖基

○文/张晗

森林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木材及林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社会效益,而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由生物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制约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的安全。近几十年来,我国森林害虫防治工作,在大批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这条科研防治害虫的战线上,四川农业大学的周祖基教授一直活跃在第一线,几十年来为病害虫防治而尽心竭力,为我国的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呕心沥血探秘生物世界,用科技的力量为人类造福。

孜孜不倦,研究病虫害

周祖基1942年12月生于河南信阳,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四川林学院。从1979年起,周祖基教授就开始在四川农大从事森林保护的教学和科研,并先后担任过“森林昆虫学”、“森林植物及产品检疫”、“资源昆虫”、“经济林昆虫”等本科教学及“森林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昆虫研究方法”和“日本语”等硕士学位及选修课的教学任务。曾先后在华中农业大学和云南林学院进修昆虫分类。1990年曾东渡日本,在东京大学和日本广岛大学进修,2007年到捷克国家自然保护区考察学习小蠹虫的控制技术。他在对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被誉为我国当代的昆虫专家。数十年来,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周祖基在生物病虫害的研究领域建树颇多。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的森林虫害正处于高发期,由于此前几十种化学药剂滥用,导致森林的生态链被破坏,大量相互制约的天敌消失,森林虫害暴发的频率大大加快,此前四至五年一次变为两年一次,甚至一年一次。

在此背景下,生物防治手段重新得到重视。而所谓生物防治手段,就是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用一个甚至几个物种来控制另一个迅速扩张的物种规模,从而达到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工手段找到并培育出一种害虫的天敌,最终控制害虫泛滥。

1980年初,当时重庆永川地区暴发大规模的松毛虫害,传统的化学药剂只能是扬汤止沸。刚过不惑之年的周祖基带领几个同事赶到了该地区,经过缜密的调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停止使用化学药剂,采用生物办法来治理这次虫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周祖基和几个同事一头扎进了森林当中。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艰苦寻找,周祖基和他的同事终于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对象:这就是双斑平腹小蜂。不同于赤眼蜂,平腹小蜂每一个个体都习惯于将自己的卵产在不同的松毛虫卵中,而它们一次的产卵量很大,一般都在数百粒,这样,只需一只双斑平腹小蜂就可以杀掉几百只松毛虫的后代。借助双斑平腹小蜂,当地的松毛虫害得到了控制。

以虫治虫,科技创新

人们常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来形容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现象。在科学上,我们称之为食物链。早在公元304年,人们就开始利用昆虫天敌作防治害虫的手段,这种治虫方式被称作“以虫治虫”。目前已知天敌昆虫约有1000余种,包括在昆虫纲中的7个目70余科中。当前最为常见的天敌昆虫有:捕食性昆虫,如螳螂、草蛉、马蜂、胡蜂等;寄生性昆虫,如赤眼蜂、小蜂、茧蜂、寄蝇等两大类。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用现代化设备、大批量地生产天敌昆虫,正成为一种新兴产业。

川硬皮肿腿蜂是危害树木的天牛、吉丁虫等林木钻蛀性害虫的克星,所以大量使用川硬皮肿腿蜂对树木进行防护,既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又能降低农药等成本的投入,对树木的自然生长非常有益。于是,周祖基教授从1995年就开始了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经过十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在2005年获得突破。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技术主要包括寄主养殖、接蜂与育蜂。寄主养殖是以黄粉甲初化蛹的蛹体为中间寄主,包括幼虫养殖、老龄幼虫的养殖、蛹的挑选、成虫养殖与取卵。接蜂是指将初化蛹的蛹体放入已预放入川硬皮肿腿蜂种蜂的繁蜂管中、让雌蜂在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在天牛幼虫体上完成产卵过程。育蜂是将接蜂成功的寄主移入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令幼蜂完成发育过程。此外繁蜂过程还得有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繁蜂管清洗、制塞、将种蜂—川硬皮肿腿蜂移入繁蜂管中,环境的无菌化处理等等。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技术不受自然寄主数量的限制,能够大量繁殖川硬皮肿腿蜂,大幅度提高寄生率。在林业部和四川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周祖基建成了一个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中试基地。经中试研究,于2005年申报了“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技术”专利。2006年,该中试基地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扩建为生物防治用天敌产品的生产点。2007年,该专利申报成功。2009年,该专利成为国家林业局生物防治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川硬皮肿腿蜂的防治试验、应用与推广已遍及全国十余个省市地区,并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与好评。

突破进取,生物利用

目前,在周教授的带领下,他的科研团队已经在虫草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并不断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此外他还从2007年开始与成都天行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以中华巨齿蛉幼虫为主要成分的昆虫系列一号保健粉,并以此申请了一项发明技术专利。该产品的生产经营正在筹划之中。同时,他们从产业化需求出发,对“黄粉甲”和“寄生蜂”还在不断进行着深入的研究。黄粉甲营养成分全面,营养价值较高,是喂养动物的理想蛋白饲料。但由于其养殖成本高,目前仍不能代替鱼粉而成为饲料的添加剂。于是,周教授针对这一桎梏潜心研究,真正做到降低养殖成本,实现产业化道路,除了研究如何让黄粉甲代替鱼粉外,周教授还在进行着更深入的研究,开发黄粉甲的蛋白质为人类所用。无论是对虫草的研究,还是对黄粉甲的研究,周祖基教授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使更多的昆虫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周祖基自1996年以来在核心刊物科技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曾参加《园林植物昆虫学》(副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参编、主审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森林动植物检疫学》(参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园林植物保护学》(审稿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年出版)《森林昆虫学通论》(副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年出版)等教材的编写。在昆虫的防治和利用研究领域中,精勤不倦的周祖基教授取得了许多创新和突破,也获得了诸多荣誉:1995年国家林学会劲松奖、1998年四川省林业教育先进教师、2000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和2009年两次获四川省森防战线先进个人、2001年被民盟四川省委评为先进盟员等称号。三次获得企业集团在校颁发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学校颁发的2009年四川省百篇优秀硕士研究生论文导师奖等。

精益求精,事业向上

匆匆几十年,转眼即逝,尽管染白了双鬓,可周祖基教授始终没有松懈,一直把全身心的精力投放到生物科研项目上,在森林病虫害的研究利用上屡建奇功。

2015年2月4日,周祖基教授还带领着一行专家团队深入广元市朝天区,对广元市核桃病虫害种类及防治工作进行了调研。随后,周祖基教授一行与广元市、朝天区林业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并对广元市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核桃园区管理,增强树体自身抗病能力。二是准确把握各类病虫害防治关键期,开展综合防治措施。三是倡导无公害防治理念。四是探索基层管理单位与高校、企业的业务合作。周祖基教授一行还对广元市部分高发、新发,危害程度大的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剖析讲解。

周祖基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以其淡然执着的工作态度书写出了自己别样的精彩人生。在今后的岁月里,他会依然保持最佳的状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继续向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和奋进,在生物世界里遨游探秘,让昆虫更多地为人类造福,给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硬皮黄粉昆虫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某战术弹热防护件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低磷胁迫对崖州硬皮豆生长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借昆虫上课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金艺珠宝“我爱你”3D硬皮金绳编织系列夏日清爽上市
云南硬皮马勃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昆虫的冬天
蛋白酶产生菌LN02发酵玉米黄粉蛋白的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