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平 李敏
摘 要 高品质栽培,是梨产业发展方向,西充县探索出以下配套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配置授粉树,高规格建园,加强土肥水管理,优化花果管理,合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预防秋花发生,适时采收,加强商品化处理,对当前川北地区梨高品质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梨;栽培技术;品质;川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02
1 选择优良品种,配好授粉树
对品质严重退化变劣的部分苍溪雪梨、黄花梨进行高接换种改造,选择适宜本地区生态条件、优质、高产、市场畅销的日韩梨早中熟品种翠冠、丰水、喜水、新高、圆黄、黄金等。由于梨树自花结实率低,要按主栽品种与授粉树之间约5∶1左右间抽混栽配置,授粉树要求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坐果率高,抗逆性、适应生强,经济价值高[1]。
2 高规格建园
西充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pH偏碱,栽培前应采取全园增施有机肥,园地调形增厚耕作层等措施改良,采用聚土起垄,高厢深沟方式建园。选择干高120 cm以上,接口直径1 cm以上,成熟度高,侧芽饱满,主根长20 cm,5条以上侧根,无病虫的壮苗,按株行距(3~4) m×(4~5) m的距离高台定植,定植时间以秋季落叶后至冬季寒冷来临前为宜。
3 加强土肥水管理
3.1 土壤管理
幼年梨园,行间间作豆科绿肥、矮生蔬菜、花生等,做好树盘,夏季干旱季节进行覆盖,及时除去杂草。成年梨园推广种植三叶草、多花黑麦草等作物及时刈割覆盖或浸泡作绿肥[2]。
3.2 施肥管理
幼树第一次肥在苗木定植成活发芽后,新梢5 cm后时进行,以熟腐畜粪水加适量尿素(水∶粪=10∶1)3~5 kg,尿素10 g,在新梢抽生前后15 d各施一次,7月以后增施磷钾肥促进枝条老熟,以利花芽分化,2次肥以后由浇施改为沟施或穴施,2~3 a后,结合整形及促花,每年施肥4次(2月、5月、7月、9月)以人畜粪、复合肥、专用肥为主,施肥量逐年加大。成年树施肥,次数不宜过多,以免伤根过多,破坏土壤结构及增加施肥成本。
3.3 水分管理
西充县年降雨量977.1 mm,但降雨分布不均匀,土壤渗漏及蒸发量大,仅1/3降水能被利用,由于梨生理耐旱性弱的树种,要生产高品质梨;必须在开花萌芽、抽梢、果实膨大期应灌水。但初夏阴雨连绵降水较多,果园湿度大,应注意排湿,在7月花芽生理分化期应保持适度干旱,果实成熟期适度干旱能提高含糖量,增加果实硬度,增强耐贮运能力。
4 花果管理
4.1 梨花管理
4.1.1 促花措施
初挂果树在6月下旬-7月中旬,喷15%多效唑(PP333)250倍液1~2次,当新梢长度大开30 cm时,反复摘心,也可在6月上旬新梢半木质化时扭梢或拿枝,并将直立旺枝拉平,6-8月幼旺树控氮控水。
4.1.2 花期管理
花期防冻,开花前遇晚霜时应采取推迟花期(灌防冻水、发芽前喷萘乙酸、熏烟防冻、傍晚树冠喷水等措施。
4.1.3 疏花
盛果期树采用,梨花芽易形成,花量较大,疏去过多花芽和花朵,能提高花质进而提高坐果率和增进品质,疏花芽在萌芽期进行,旺树旺枝,少疏多留,弱树弱树多疏少留疏去密集和弱花序,疏去中心花,保留边花,疏花时间以花序伸出到初花期为宜。
4.1.4 放蜂与喷硼
一般梨树成年果园667 m2放蜂60~100头,时间在梨中心花开放1/2时进行,能有效提高坐果率及果实品质,初花期至盛花前期喷1~2次0.3%硼酸加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也有利于着果。
4.2 果实管理
4.2.1 增加坐果率
关键是要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贮藏营养,防止大小年现象出现,也可在花谢后喷GA3(赤霉素)50 mg/L或乙酸15 mg/L+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也可在谢花后30 d后喷1~2次15%(PP333)多效唑300倍液。
4.2.2 疏果
能增加單果质量,提高果实品种,在第一次落果期后进行,疏去病虫果,生产上一般以3~4个新梢留果1个或叶果化(25~30)∶1留果。667 m2产2 000 kg计算,需留果约1万个。
4.2.3 果实套袋
要生产高档果品,套袋是必须的,能增强商品性,使果面光洁,减少日灼和农药残留,减少病虫鸟类危害,套袋时间在疏果后至果面出现锈斑之前进行,以谢花后25 d开始,并在20 d内套完。套袋前果面均匀喷洒一次杀虫杀菌混合液、药液干后家长专用果袋进行套袋(果袋颜色和层数依果色而定)。
4.2.4 提高果实品质
为了增加果实硬度,套袋前需根外补充1~2次钙液,并喷1次云大-120(每瓶3.3 mL,对水13 kg),加200倍食用醋,为减轻绿皮梨品种黄金梨的果锈发生,应采取套两次袋的方法(第1次在谢花后15 d套第1次袋,选用透气膜袋或白色纸袋,20 d后再选用内黑外黄或内红外黄的双层纸袋、套袋前禁用乳油性农药和波尔多液,以免加重果锈发生。
5 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
川北地区梨病害主要有梨黑星病、锈病、腐烂病(干腐、软腐)、轮纹病、黑斑病、炭疽病、褐斑病等,虫害主要有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星毛虫、二叉蚜、螨类、网蝽、木虱、卷叶蛾、梨茎蜂、梨实蜂、天牛类、蚧类和象蝽蟓等,应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方法进行综合防治,特别重要视冬季、芽萌动-花序分离、谢花-新梢生长期,果实生长发育前期等几个关键时期,在搞好测报的基础上,采取与环境友好的措施。以防为主,多种病虫兼治,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内。
6 预防秋花发生
“梨树开秋季,果农掉眼泪”。川北地区秋季高温高湿,管理不当,梨树易开二次(秋季),由于秋花将次年花提前开放,生产的果不能正常过冬,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来年产量。预防和减轻秋花发生,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叶片不早落,加强秋季土壤管理,如排湿、抗旱、树盘覆盖等工作,秋季增施早施有机肥,增强树势。
7 适时采收,加强商品化处理
鲜销果实90%熟采收,严禁早采,贮藏果八成熟即可,并做好采收、分级、包装、贮运等工作,提高梨果实商品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平正,陈贵虎,杨帮伦.日韩梨优良品种及栽培[M].重庆:重庆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组.种梨技术100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