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启明 张松 孔祥泉 张国龙 张笑通
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程启明 张松 孔祥泉 张国龙 张笑通
目的观察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将216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采用颈椎推拿、低周波、牵引;观察组108例在采用低周波、牵引、脊柱定位调试平衡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明显。
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牵引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患者头痛、眩晕、猝倒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且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因而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对CSA的防治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我中心采取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明显。
1.1 一般资料216名患者全部来自本中心门诊及住院患者,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年龄26~65岁,平均(44.1±4.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7年,平均(8.3±2.1)个月;对照组年龄25~64岁,平均(51.4±11.8)岁;病程短5个月,最长6年,平均(8.3±2.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比较(n,±s)
?
续表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比较(n,±s)
续表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比较(n,±s)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1992年全国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排除眼源性或耳源性眩晕患者;排除美尼尔氏病,颈椎椎管狭窄,颈椎肿瘤患者;排除颈椎有骨折、脱位、结核患者;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1.1 手法治疗先用拇指按、揉风池穴,并从风池穴沿斜方肌外缘经肩井穴至臣骨穴,从风池穴沿督脉揉按或弹拨至大椎穴,颈椎横突前后结节至缺盆穴进行轻揉,沿颈项和肩背两旁的肌肉的起止点进行拿捏、滚及一指禅推等手法交替进行,手法治疗时间20 min/次,1次/d。
1.3.1.2 牵引采取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倾约10°~30°,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重量可根据患者自身体质量的1/10~1/5,一般用6~7 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后逐渐增加牵引量。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牵引治疗时间20 min/次,1次/d。
1.3.1.3 低周波疗法治疗时,将2个80~100 cm2电极(阴极)分别放置于患肢两侧,输出频率在100~150 Hz,治疗时间20 min/次,1次/d。
1.3.2 对照组本组在理疗的基础上做脊柱定位调试平衡法。低周波疗法、牵引治疗,治疗方法同上。
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患者端坐,颈肩部自然放松,医者立于其身后,首先触诊患者病部位,然后实施下述手法。①外平衡手法:对患椎两侧及头颈部、肩背部软组织损害部位行点揉、点压、捏拿等松解手法3~5 min。②内平衡手法:以棘突向右偏歪为例,医者一手拇指顶椎高隆偏歪的棘突,另手及前臂侧夹持患者下颚并抱住头部,向上牵引并向患者旋转,使成角落于患椎,当力量传至患椎时,顶椎患椎之拇指,向前外侧顶推,两手协同用力,觉指下关节轻微错动,并常伴有声响,嘱患者头颈处于中正位。③整体平衡手法:捋顺患椎棘旁肌筋,行镇定手法点按,对有代偿改变的头颈部或肩背部相邻、相关组织进行调整或松解,1次/周。
1.4 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阳性体征消失,TCD复查椎-基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好转:眩晕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阳性体征基本消失,TCD复查椎-基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半年内复发者;无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存在,阳性体征存在,TCD复查椎-基底动脉供血无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数据资料比较选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疗效评价表[n(%)]
颈椎损伤和退变是发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无论是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或颈椎本身退变所造成的颈椎发生微细的解剖位置变化,以及椎体侧方的钩椎关节增生均可直接压迫椎动脉的横突孔走行的一段;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椎间隙狭窄,使椎间距缩短,致椎动脉迂曲,易受到刺激压迫,多见于寰枢段;椎间关节的失稳,异常活动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是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椎动脉型颈椎病按中医理论其病因病机归于3个方面:一是外邪侵袭,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二是慢性劳损,尤其某些强迫性或被动性体位,导致气血失和,血脉不畅通;三是病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而成瘀血痰浊痹阻经络,气血亏虚,肝肾不足。
牵引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可增大椎间隙,解除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使横突孔间扭曲的椎动脉得以伸张。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并可解除肌痉挛,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囊,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
手法治疗能够放松颈部肌肉,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筋膜粘连,具有活络化瘀,缓解疼痛,增加对肌肉的营养,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活动的作用,而且,可改善全身状况,疏通经络,增快并改善颈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手法治疗特别是手法牵引在短时间内运用较大牵引力,可以扩大狭窄椎间隙及椎间孔,从而去除或减轻对神经、血管激惹。可刺激深部组织的感受器和神经纤维,使粗神经纤维兴奋,从而抑制神经纤维传来的痛信号,因此手法治疗能增强抗痛的能力。此外,手法还可提高局部血液中的内啡呔含量,加速致痛物质的排泄,从而达到镇痛作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是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前的基础治疗,能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3]。
低周波治疗采用中、强度刺激方法。有报道2 Hz低频脉冲电流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解达到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松解粘连组织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2 Hz低频脉冲电流不仅控制C1~5脊神经结扎所致病理性疼痛的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而且作用时间长,多次治疗有作用累加效应;低周波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改善组织缺氧,清除致痛物质,松解粘连组织等[4-5]。
张国龙提出的脊柱定位调试平衡三步法有着局部与整体结合,软组织与骨关节并重,使机脊柱达到整体平衡。其中坐位调试平衡法的特点是:手法稳、准、轻、巧、安全,治疗准确,尤其对颈曲变直或方向者,通过拇指顶椎力的方向和大小调整颈椎曲度,立竿见影。在临床治疗中大多数合并运用,一般软组织松解手法在先,其次为关节调整手法,整体平衡手法。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的操作要求用力均匀,动作连贯,力量要稳重适当,切忌猛力、暴力[6-7]。应患者病情,以使脊柱定位调试平衡法得以顺利完成,不再反复,从而达到满意疗效。李镇锋等也提出几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协同性,能进一步提高疗效[4]。
[1]孙宁,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
[3]唐汉武,孙丽,黄承军,等.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3,34(2):173-175.
[4]李镇锋,王彩华,王丽辉,等.综合康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3,34(2):148-150.
[5]杜鹏.丁曼莉.卧式颈椎牵引配合按摩及电脑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4):340-341.
[6]张国龙,路爽,宋金华,等.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3):630-631.
[7]张国龙,杜杰,张渤静.脊柱定位调试平衡法[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5):931-933.
2015-01-22)
1005-619X(2015)10-1072-02
10.13517/j.cnki.ccm.2015.10.025
116013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