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俊华
羌人故里大禹故乡
文/马俊华
在全国许多地方都传说着大禹治水的故事。凡是有传说的地方,都有禹庙或有过禹庙以及鬼斧神工的禹迹,如临夏积石关的斧凿之痕、禹王石等。河州被称为“大禹导河之州”,临夏也是大禹治水故事的主要传说地。在全国不少地方为打造大禹这一文化和旅游品牌争夺大禹故乡之时,临夏也发出过争夺大禹故乡的声音,但很微弱,原因在于重视不够,又地处偏僻,没有外地那么强的宣传声势。
关于大禹的出生地,历代各类文献记载存有争议,像孔子、司马迁这样伟大的历史学家也似乎讳之不谈。大禹的故乡在哪里,从古至今是个谜。但是,近年来,全国却掀起大禹故乡争夺战。四川汶川、北川、都江堰等地,浙江绍兴、河南登封、山西夏县、安徽涂山、湖北武汉、山东禹城等地,愈争愈烈。争夺行列中,以绍兴的声势最大。自从1995年浙江省开始公祭大禹陵以来,绍兴市已经把公祭活动升格为国家级祭祀活动,形成“北祭黄帝陵,南祭大禹陵”的中国祭祖文化格局。大禹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而是成了一个形象地标,一个集政治、经济和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品牌。
大禹是中华民族广为传颂的治水英雄,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的奠基人。在华夏大地从洪荒走向文明,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关头,大禹以其卓越的品格、精神和毕生的努力,建立了光耀日月的功绩,成为继炎、黄二帝之后,中华民族又一伟大先祖。
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毕竟有出处。在大禹故乡争夺战中,争得相对比较激烈的是河南禹州和四川北川。禹州人认为大禹是禹州之根,禹州是大禹之基。大禹与禹州,互为根基,密不可分。大禹出生于夏地。引用孟子“禹生石纽”的话,来证实禹生夏地;更是引用史学家张鸣岐先生在《炎黄子孙祖根在中原》一书中的论述,说得十分确凿和具体:“帝尧戊戌五十八载六月六日,修己胸坼而生禹于石纽乡,即今河南禹县石纽村禹穴是也。”并且进一步说:“禹州城西玲珑山脚下金盆石家峪村一带地方,古涌泉(河)西来绕山汇成潭而后东流,地称石纽。”
禹州人还说,禹州现存大禹及夏文化遗迹丰富。有大禹曾经居住过的禹山、诸侯山、禹王村(即禹州市褚河乡余王村)、禹王渡,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吕梁江、龙门口、夹扉沟,大禹伐木为邑的濯龙宫,以及纪念大禹功绩的禹王庙、拉王庙、禹妃庙、锁蛟井、封禹台、禹井、禹泉,还有夏启会诸侯的古钧台、填补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空白的瓦店遗址、少康中兴的少康城等。
孟子一句“禹生石纽”的话,引来禹州与北川之争,因为北川也有石纽。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禹羌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禹羌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李德书直截了当地讲到:“禹生石纽”在北川。李德书指出,战国《竹书纪年》最先有“禹生石纽”的记载。由于该书是晋代发现,所以西汉中期的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中只有“禹兴于西羌”的记载。直到西汉末期成都郫县人扬雄才在《蜀王本纪》中明确记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坪。”2007年,李德书与四川省社科院、绵阳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对茂、汶、理、北四县和什邡市的禹迹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认为禹生石纽在北川。李德书等人对几处石纽地名与实景、石纽与石纽山题刻、古籍中石纽山记载、涂禹山和禹碑岭等遗迹、北川县禹穴沟三处禹穴题刻等进行了考证,并附带大量照片。
北川人说,诸多史料记载,4136年前,大禹诞生于北川禹里乡石纽村。千百年来,北川县人民供奉大禹,视石纽村的石纽山为神圣之地,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大禹的传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祭祀习俗。北川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即对丰厚的大禹文化进行研究,把大禹文化与羌族文化结合起来,并将其成果融入旅游业,为旅游开发提供智力支撑,实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方略,有力促进了北川旅游业的发展。2008 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后,北川县弘扬大禹精神,努力建设起城乡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禹羌文化特色鲜明、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的新北川。
然而,临夏人张学明、赵忠先生在其所著《大禹导河之州》一书的《前言》中说:
他(大禹)的故乡在大夏川,居住在大夏水(今广通河)畔的大夏县地,是一位羌族人民的儿子。
引用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40年在齐鲁大学《国学季刊》的载文和陇上学者冯国瑞于1951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中的论述予以印证。黄先生说:
倘此推论不误,再参以《吕氏春秋》“昆仑在大夏”之语,则古时之大夏,必分布于凉州、兰州、河州一带。古时疆域广大,北于月氏接,南与崆峒接。故我推测今河州(今临夏)为古大夏之中心区也。
冯国瑞先生说:
所以从汉代追远的传说,夏禹的事迹在这条水(大夏水)上,甚至说是夏的发祥地。
《大禹导河之州》引《晋书·地道记》:“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又引《水经注》:“洮水右合二水,左会大夏川水。水出西山,地源合舍而乱流,经金纽城南。”“大夏县西有故金纽城。”
马志勇先生《大夏解码》一文通过介绍中外历史上曾经出过的“五个大夏”以及古羌人的历史,引证《寰宇记》所引《十道录》记载“石纽是秦州地名”和《水经注》所引《金楼子》记载“禹长于陇西大夏县”,并依据充分的史书记载和权威论述后说:“大禹生于叫石纽的地方,石纽就是大夏县西10公里的今和政县蒿支沟,因石山为红色,历史上因此曾设过金纽县。”他还认为,河州大夏与禹夏及西域大夏有紧密的承袭关系。大夏与华夏密切相关,与华夏文明密切相关。今广河县——大夏故地,是大禹的故乡,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关于大禹出生地的争论,谁对谁错,目前还难以断定。炎、黄、尧、舜、禹等都来自于传说,是从神话传说中剥离出来的华夏先祖,他们的历史是经过不断研究、考证,逐步得到证实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尚有不实和错讹之处,何况是传说。“禹生石纽”不是定论,说石纽就是金纽,也不是没有道理。大禹的故乡到底在哪里?需要历史学、考古学家以及有此兴趣者的不断探究。
依据有关史前文化研究成果和确凿的历史记载,放眼史前史及古代民族史,开阔思路,我们就可以对大禹出生地进行一些探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黄河彩陶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实物见证。依据史学考证,在新石器时代,以临夏为中心的河湟地区气候温和,水草丰美,生态条件优越,境内的黄河、湟水、洮河、大夏河、广通河等大大小小河流两岸,一片片高起数米到数十米的肥沃黄土台地,为原始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的条件,特别是广通河流域,黄土台地最多,是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的一块宝地。在这众多的黄土台地上分布着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及青铜时期的辛甸文化、寺洼文化遗址,鳞次栉比,层层迭压,内涵十分丰富。现今查明,临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共有360多处。黄河彩陶甘肃最多,甘肃彩陶临夏最多,“彩陶王”出土地在临夏,不仅使临夏有了“中国彩陶之乡”的美誉,而且证明了临夏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临夏彩陶以马家窑彩陶最负盛名。马家窑彩陶的组成部分半山彩陶,因首先发现于广河县半山村而得名,半山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顶峰。彩陶的出现,把临夏历史提到了5000年前。
《史记》记载:“禹兴于西羌。”西羌是今天羌族的祖先,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羌族的先民——古羌人分布于陕、甘、青的渭水上游,洮河、大夏河、黄河上游及湟水流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生活的中心区域。古羌人有很多部族,不相统一。有史学家认为,炎、黄、尧、舜、禹都出自羌族。陈炳应、卢冬在甘肃考古文化丛书《古代民族》中认为,大地湾一期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等甘肃史前文化,是羌人先民的文化,他进一步认为:
甘肃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在全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与东夷等民族融合成为华夏族的那部分羌族先民的文化。而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初期文化,则是甘肃新石器时代部分居民与外来部族、民族、种族融合而成的羌、氐、戎等民族的文化。
依据陈炳应、卢冬先生的这个推论,联系河湟地区是古羌人生活的中心区域这一史实,我们不难推论,彩陶之乡及广通河流域,是羌人先民马家窑人、齐家人(我们把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居民暂且称之为马家窑人、齐家人)生活的中心区域。
大禹又被称为夏禹。有人认为,之所以叫夏禹,是因为大禹治水有功封侯于叫夏的地方。这个夏地在哪里,在山西夏县或河南禹州?有的学者认为,夏地在今陕西西南部,禹居于夏,故以之为朝代名。有的学者不确定夏地在哪里,但确定夏地在春秋人意识中在中国西部,不在夏县、禹州等中原地方。那么,被冠以“夏”、“大夏”的人名、地名、政权名是怎么来的?我们认为,犹如秦朝之后有自称或被称为带“秦”的政权,如前秦、后秦、西秦及秦人等,汉朝建立后,汉朝百姓被称之为汉人,后称汉族一样,夏朝建立后,夏朝疆域内的各部族和与夏部族有关的域外部族及政权都自称夏、大夏或被冠以夏、大夏。另外,夏朝的历史来自神话传说,这一个“夏”名在古人意识中很神奇,加上羌人先民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朝建立、夏朝之后,一直在迁徙、流动,散布于全国很多地方,夏朝疆域内的各部族和与夏部族有关的域外部族及政权都自称夏、大夏或被冠以夏、大夏之名,是有渊源关系的,也是符合历史传统的。临夏州曾有过的大夏古城、大夏县、大夏郡、大夏长、大夏川、大夏山水、大夏节度衙等一系列带“大夏”的古县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山水名。
那么,最早的“夏”名源自何处呢?我们认为,只能来自自称或被称为“夏”的部族。“夏”是否是夏部族的图腾或封号,这有待于专家考证。夏部族是羌人的很多部族中一个比较强大的部族之一,夏禹是夏部族的首领,夏部族主要生活在大夏水两岸;夏部族治水有方,在黄河下游的治水事业中建功立业,由此壮大了夏部族的实力,并提高了全体羌人在华夏部族联盟中的影响力;禹作为夏部族的首领,成了夏部族治水功业的代表,为夏禹成为部族联盟领袖奠定了基础。禹成为华夏部族联盟领袖后,进一步提高了夏部族和全体羌人在整个部族联盟中的地位,羌人统一于夏部族,后人把大禹成为领袖的时代及羌人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称之为夏朝。就是说,夏朝是大禹以本部族的族名——“夏”命名的朝代。
从马家窑人、齐家人演进为羌人夏部族,融入华夏部族联盟,直到夏禹成为领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解释为什么彩陶又叫夏陶,为什么说“禹兴于西羌”。问题是,羌人夏部族是如何发展壮大起来的,以致占据华夏联盟的主导地位?
探讨夏部族的发展与迁徙,还要从古羌人分布地区说起。如前所述,古羌人分布于陕、甘、青的渭水上游,洮河、大夏河、黄河上游及湟水流域,有很多部族,不相统一。马家窑人、齐家人是古羌人的先民,河湟地区是古羌人生活的中心地区。以此史实,我们认为,古羌人中有一个带“夏”名的部族;马家窑人、齐家人生活的中心地区在今广通河流域,马家窑人、齐家人正是夏部族的先民,夏部族发源于今广通河流域。
据考证,公元前24~前22世纪,北半球气候大幅降温。前22、前21世纪交替时,气候突变,普遍转暖,游牧文明逐渐转向定居的农业生产。温度上升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北半球许多河流的中下游聚居区域发生洪灾。根据地质学研究,黄河在公元前2050±150年有过一次大变道,由东流(山东入海)转为向北流(河北、天津入海)。这次洪水泛滥影响到中下游诸多互不相干的氏族部落,治水需要一个诸族听命的中央权力来指导,于是鲧、禹被举荐。他们来自洪水影响相对小的上、中游地区。治水成功后,夏后氏不仅没有放弃非常时期授予的权力,反而集中权力建立王朝。史前洪水发生的真实性从侧面证实了夏朝前夕的历史,同时也揭露了鲧、禹治水记载中的一些可疑之处。文献归结鲧治水的失败在于堙障,而禹的成功在于疏导,但是堵障洪水是一贯的抗洪举措,不至于使鲧被殛死。屈原质疑: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说不清楚大禹是如何制服洪水的。如此浩大的工程非人力所及,这种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即便在现代也难以控制,很难相信禹是仅靠疏导河流制服洪水的。大禹在位时,气候好转,季风、降雨正常化,植被恢复,各大河流完成改道,洪灾自然也随着气候的改善而减少,这可能更接近于事实。
气候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很小的时候。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以游牧、狩猎、采集等劳动方式从大自然取得生存资源,他们只能适应自然。据史学研究,公元前24~前22世纪,北半球气候大幅降温导致了人类一次持续不断的大迁徙。北半球原居住地的部落、部族大都向南迁徙。黄河上、中游的许多部落、部族向南、向东迁徙,汇聚到黄河中、下游,在部落、部族的不断冲突中实现大融合,从而使黄河文明实现了一次大提升、大跨越。在这次大迁徙中,位于黄河上游,以河湟地区为中心区域的马家窑人也进行了迁徙,主要是向东迁徙。这样的推论才能合理解释一个问题,即辉煌的河湟地区马家窑文化,为什么没有迎来铜器时代就衰落了?马家窑文化居民的主流人群迁徙走了,马家窑文化衰落了,部分马家窑人克服种种困难,仍然顽强地生活在以河湟地区为中心的故地,他们还传承着马家窑文化。这个时候,河湟地区地广人稀,河湟以北的草原游牧部落迁徙而来,他们便是齐家先民。
齐家人与马家窑文化遗民和睦相处,各自发展。尽管各自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但交流是必然的。受马家窑文化遗民的影响,游牧文明逐渐转向定居的农业生产。受游牧文明影响,马家窑文化遗民——半山人把马家窑彩陶艺术推向顶峰。支持这一推论的是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的存在时期以及半山文化与齐家文化的一些近似之处。半山彩陶因首次发现于广河县半山村而得名,齐家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广河县齐家坪而命名。无论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还是齐家文化,在广河县均有大量发现。从时间上看,马家窑文化兴盛期距今约5100~4700年,半山文化距今约4650~4350年,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发现地在同一地区的这三个文化类型,在时间上大致连续,史学考证把半山文化认定为马家窑文化晚期。半山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确有连续性,但半山文化不同于马家窑文化前、中期的特色被忽视,也没有人解释齐家文化为什么完全不同于马家窑文化和半山文化。半山文化不同于马家窑文化前、中期的特色,正好在齐家文化中找到,齐家陶器上的菱形、三角、波折等花纹出现在半山彩陶上。齐家陶器主要是泥质和夹砂红褐陶,也有少量的黑彩、红彩的近似半山彩陶的陶器。齐家文化中出现了大量的红铜器和青铜器,由此被确定为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金属器具的大量使用,表明生产力水平的先进。显然,齐家文化在整体上比半山文化先进,这种先进性是齐家先民迁徙到河湟地区之前已经具有的,齐家文化与半山文化的差异,正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草原游牧文明与定居农业文明的差异。这就是说,半山人与齐家人在河湟地区繁衍生息,长期和平共处,不断互相学习、交流,最终融为一体,成为羌人部族,在今广通河、大夏河、洮河流域的羌人形成夏部族,与黄河上中游的羌人各部族有交流和联系。前22、前21世纪交替时,气候突变,普遍转暖,温度上升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北半球许多河流的中下游聚居区域发生洪灾。这时在河流众多的河湟地区,以今广通河流域为中心的夏部族开始治水。这可以作为《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的另一种解释。夏部族在河湟地区治水有成效,被羌人各部族有所了解。但是,突变异常的气候使夏部族的生产生活条件变得比过去更加恶劣,另外,人口增加,大自然提供的生存资源变得更加紧缺,像先辈马家窑人一样,羌人夏部族开始向东迁徙了。对羌人夏部族来说,迁徙是传统的,也是有希望的选择。
夏部族迁徙到河湟地区以东地区之后,逐渐融入黄河中、下游先后以尧、舜为首领的羌人部族。与黄河中、下游原有的羌人部族相比,夏部族地位相对低下,所以,尧、舜让夏部族承担了不少苦差事,如尧命夏鲧治水、舜命禹伐三苗等。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说,尧命夏鲧治水,九载无绩,尧杀鲧于羽山,后舜复举其子禹治水。尧、舜为什么总是让夏部族承担治水任务?除了夏部族地位低、实力小之外,也与夏部族在河湟地区治水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关。治水需要一个诸族听命的中央权力来指导,没想到夏部族在治水过程中,与黄河中、下游原居的羌人部族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有渊源关系的羌人各部族中树立了威望,壮大了夏部族的实力。治水成功后,夏禹不仅没有放弃非常时期授予的权力,反而集中权力建立王朝。赵逵夫先生在为《大禹导河之州》写的《序》中说:
尧、舜、禹已有了私有财产,部落、部族联盟同周边部落间冲突、战争不断,部落联盟的首领已有很大特权,内部斗争也已经发生。我们常说的“尧舜禅让”,并不是以前所想象的在“温、良、恭、俭、让”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力量相交的结果。《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舜继位之后“流四凶族……投诸四裔”,把反对自己的部族定为“凶族”,打击他们,使之迁徙到很远的蛮荒之地,任用了所谓“八元”、“八恺”,分别管土地与教化,实质上是任用亲信部族的首领。那么,禹从舜那里取得继承权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尚书》是最早由孔子整理的典籍之一,“焚书坑儒”之后失传了,后来在不同的朝代又出现了记载内容有些不一致的《尚书》。《尚书》关于炎、黄、尧、舜、禹华夏早期的记载,大都还是神话传说,也许《尚书》在孔子整理之前就有不同版本。我们认为,不同版本记载了神话传说中保留下来的不同史实,“导河自积石”一句说的是夏部族在河湟地区治水的事,可以理解为“大禹治水是从积石山下开始的”;“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说的是夏禹治水到过积石的事。研究中国史前史的史学家徐旭生先生在其遗著《尧、舜、禹》一文中说:
赵逵夫先生的考证非常具有说服力,就是说,夏部族在征战杀伐、治水建功后崛起,夏部族的首领夏禹靠实力成为华夏联盟的领袖。
讨论了《尚书·禹贡》记载“导河自积石”的合理解释后,下文来讨论另一个版本《尚书·禹贡》记载的“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一句。“导河自积石”与“导河积石”来自不同版本的《尚书·禹贡》,到底哪个版本正确呢?
《山海经》中屡次说到“禹所积石之山”。由此可以推想禹或四岳领导着几个助手,顺着黄河的径流,翻山越岭,向上游探寻,走过不少地方,最后到了一处,觉得上源过远无法探测。这一次的探测现在已经可以告一段落,回头订计划时已经敷用,不必再往前走,可是此次所到之处应该留一点记号,以便将来寻找……于是禹或四岳就领着助手们找些石头,积成石堆。后人走过这里,看见这一堆石头,就把这个叫作禹所积石之山。
积石山为何叫积石山,是推想出来的。关于积石山在什么地方,徐旭生先生没有确定,赵逵夫先生在为《大禹导河之州》写的《序》中,经过慎密考证后说:
《禹贡》所言“导河积石”的“积石”,应指今临夏积石山。
至于说究竟自此开始导河,还是考察至此,可以再研究。
总之,《山海经》中屡次说到的“禹所积石之山”就是今天临夏的积石山,这一点无人提出异议。还有一点也已成史实,即大禹在治河过程中来到了积石山下。大禹治水主要在黄河中下游,为什么来到了黄河上游的积石山下呢?因为考察黄河上游和疏浚上游也是治河工程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政治的需要和“衣锦还乡”。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来到夏部族的发祥地联系故乡的羌人部族,打通故乡与华夏联盟中心——冀州的通道,以利于夏部族力量的加强。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史前人类生存的条件看,还是以大量的史前人类文化遗存和史前人类文化研究成果为证,彩陶之乡——临夏是羌人生活的中心地区,今广通河流域是羌人夏部族的发祥地,也就是夏禹的出生地;夏部族迁徙到黄河中下游后接受治河工程任务,大禹治水时来到了故乡——积石山下、广通河边,把岸畔有出生地的那条河水即今广通河命名为大夏水。有了大夏水之名后,才有了大夏川等一系列带“大夏”的古县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山水名等。无论从有利于史前人类生存的条件和阿力麻土乡古城村有较多石器出土的事实考虑,还是从大夏古城遗址的上、下古城有几千年连续性的实际推想,今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大夏古城遗址所在地便是大禹的出生地。
人们说,中国彩陶之乡——临夏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史前文化积淀,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我们应该还让人们知道,临夏是羌人的故里,是大禹的故乡。
(文图由甘肃省广河县文广局提供)
作者系原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