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率的安全意义

2015-08-21 03:49徐光裕
祖国 2015年14期
关键词:国防层面危机

徐光裕

何谓“实践率”

治国之道无非希望尽可能接近实际并能有效指导实践的正确理论(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一系列不同层次和领域的衍生品,包括方针、政策、法律、规则、规划、计划、具体措施等,以下统称理论),同时更需要强有力的实施这一理论的实践能力和实际作为(包括体制结构、各级干部以及广大党员与公众的能力及实际作为,以下统称实践)。实践率与理论、实践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下面的公式:

实践 / 理论 = 实践率

实践为分子,理论为分母,假定理论是正确而周到的,可设定为1,而实践如果只做到了一半即为0.5,则实践率为0.5。即:

0.5/1﹦0.5

当实践率从国家层面来看在0.5时可以视为警戒线,至少意味着需要引起高度警觉,并且要采取重大举措来改善局面,防止进一步恶化。当降到0.3甚至以下时可视为危机线,从国家层面看,意味着已经进入危险期,必须采取断然措施以力挽狂澜于不倒,将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如果国家层面的实践率长期处于危机线以下,它可能走向两种结果,一是亡党甚至亡国,二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反之,如果理论是正确的,实践得也很好,可能出现很高的实践率,例如:

0.9/1﹦0.9

如果在国家层面实践率经常达到0.9左右的高水平,则意味着社会已进入良性循环阶段,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将使社会获得正向的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实践率与国家安全

实践率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警示和指导功能。在政治层面,如果实践率过低,即理论与实际脱节,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信仰危机,这对国家安全来说具有动摇全局的危险性。结果都会导致民心散、国难安的危险局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明证。

在组织人事方面,实践率过低就会直接带来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危机。如果大批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党员队伍,说的是一套,表现的又是一套,实践率很低,老百姓就会怀疑整个政府能不能领导好国家?这就是信任危机。今年是反法西斯和抗战胜利70周年,回顾当时在抗战后期1945年4月七大时,全国只有121万中共党员,占当时全国人口5.4亿的0.22% ,党员密度很低,但是他们不怕流血牺牲,身体力行说到做到,处处发挥模范骨干作用,虽然人数不多却仍然成为民众高度信任并愿意追随的抗战救国的榜样。今天,全国党员总数已达8868万,占全国13.6亿人口的6.5%,党员密度已经相当于抗战时期的近30倍,但由于部分党员不仅自我信仰缺失、德才难以服众,更有甚者以权谋私成了人人喊打的老虎苍蝇。虽然这一现象尚未发展到难以挽回的地步,但13亿民众对党员队伍的信任度已经受损。中央对此采取断腕式的果断措施可谓及时而英明。因为如果长此下去,听任人事组织方面的实践率跌入危机线以下,必将对国家安全发展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

在经济层面实践率过低会造成信用危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经济发展和GDP增长方面已取得傲人成绩,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布局尚未发育完全,导致一系列相关理论、政策、法律与游戏规则的制定还不够完善,公众对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方面还颇有微词。某些权贵利益集团与不法商企反其道而行之,巧取豪夺中饱私囊,不仅拉大贫富差距,而且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从而引发严重的社会信用危机。从此次股市风波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可以预见,如果经济发展的走向和市场运行秩序偏离预期太大,出现实践率走低而接近危机线时,国家的经济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危及国家的整体安全。当前欧洲的乌克兰与希腊危机,就是从经济问题开始扩散至全局性危机。

从国防层面看,如果实践率走低将会直接给公众带来国防安全的信心危机。好在我们的国防与军队建设由于传统基础较为牢固,军事斗争历史经验丰富,指导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对成熟,因此实践率的先天条件较好。但是在新的军事变革时期,军队上下是否能跟上现代化的国际竞争潮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与消极文化的冲击下,军队内部已经出现了腐败现象,加上军队三十多年没有打仗,和平松懈思想极易泛滥,国防建设是否能为国家和平崛起提供有力保障,军队是否真能打仗,打胜仗?这的确会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军不强则民难安,现代化的国防和人民军队实践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安全的信心度。其后果不言而喻。

提升实践率的基本举措

上述四种危机涉及国家安全的四个基本维度,而且它们相互之间紧密关联,不论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互相牵连,并且影响全局,如同四条腿的大鼎缺一不可。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全面提升实践率。

提升实践率,首先要使“理论”这个分母尽可能正确与合理。例如,应当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以及一系列便于贯彻实施的相关方针、政策、法律、规则以及规划、计划、措施等最大限度地能够接近实际、引导未来,使之能为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所拥护,并愿意为之努力实践。改善这一问题的办法虽然很多,但难度较大。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握好对正确与错误、经验与教训的客观评估。这方面往往会有争论,广开思路与民主集中是根本办法,保守与激进均无助于坚持正确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其次要在“实践”这个分子上下大功夫。因为理论再好如果不能实践,理论就被架空了,结果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或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理论与实践脱节。中央发起的全党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大家既要对理论吃透更要对实践高度重视,要为官一天实践作为一天。党员必须在实践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实践的实际效果使公众真正树立三个自信,为消除政治上的信仰危机,组织上的信任危机,经济上的信用危机和国防上的信心危机创造理性条件。

由于实践率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系统,它需要不断地监督和调控,何况内部与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许多理论与实践要求也会与时俱进发生变化,为了对这一系统实现有效的管控,可以在现有的行政与党的监督机制内增加一套评估“实践率”和及时发出预警的程序与方法,并且要有相应的问责机制,以便从制度和措施上让“实践率”成为维护国家安全治理,力避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防层面危机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停电“危机”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危机”中的自信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