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将“勇敢”列入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大缺憾

2015-08-21 03:49罗援
祖国 2015年14期
关键词:勇敢七七事变汪精卫

罗援

抗战时期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来自于历史层面、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

举两个例子,第一,为什么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日本在东北只有1.9万人兵力,东北军是19万兵力,而日本就敢发动九一八事变。第二,在七七事变前,日本军队只有8400人,宋哲元二十九军有10万人,日本竟敢发动七七事变,这里有一个更深层的考虑,就是当时的国民党军队缺乏勇敢的民族精神。所以说,有必要把我们这种勇敢精神,血性纳入到我们的国家核心价值体系。

现在我们讲核心价值体系,讲了24个字,恰恰没有“勇敢”两个字。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特点是什么?是勤劳勇敢。现在居然没有把勇敢放到我们核心价值体系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战略缺憾。

八年抗战中的中国共产党,当时不仅要打日本人还要打伪军。我统计的数据是,当年国民党部队成建制投降日本的有118万。当时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率20多名中央委员和50多名将官投日,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这是我们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汉奸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毒瘤,中华民族有非常好的优良传统,但是与之相伴相随的也有糟粕。比如鲁迅讲人血馒头的故事就是一例。观同胞被杀如观儿戏,趁外敌入侵大发横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为某些人的人生信条。

现在居然有人为大汉奸汪精卫翻案,说汪精卫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民族。说抵抗者不值得效仿,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应该说投降是正确的选择,投降不能胡来,否则别人就不能用战俘公约标准对待你,你就得吃亏。这种言论居然出自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这种人不仅厚颜,而且无耻;不仅奴颜,而且婢膝。散播这样的言论,难道我们对他们就没有办法吗?抵制汉奸文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还要积极遏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日本没有对战争史有一个深刻反思之前,不能把日本作为国际社会中和平的一员,现在我们总说叫日本反思战争问题,其实日本目前首先应当反省的是它的文化。因为日本民族在文化层面是有很大缺陷的。

日本在没有进行深刻反思之前,我们对它有四点值得警惕:第一点,日本是一个有侵略犯罪前科的国家;第二点,日本是一个对历史罪行不知反省的国家;第三点,日本是一个心怀仇恨的国家;第四点,日本是一个无视历史教训和国际行为准则的国家。它历史上只有一个单独的传统就是神道,神道畸形演化就是武士道。

所以毛主席讲,日本是一个没有哲学家的国家。日本有文学家、艺术家但是没有哲学家,没有哲学家就没有战略家。日本打仗,根本就没有什么章法,按刘亚洲上将讲的,他可以赢得一些战斗战役,但他赢不了战争,二战战争失败了,为什么?从它的文化底蕴来考证,他还是缺乏哲学底蕴,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日本虽然没有战略家,但是他盛产阴谋家,几次对外战争,比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太平洋战争,包括九一八、七七事变,都是日本耍的阴谋。反思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之前不是没有迹象的,有万宝山事件、丰台事件等,但是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中国吃了大亏。

谁又能担保现在的钓鱼岛就不是一场冲突的危机点?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是小题大作,但是我认为,温故而知新,历史最终将感谢中国的先知先觉和战略敏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勇敢七七事变汪精卫
七七事变祭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前后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纪念七七事变85周年
汪精卫叛国后中共“拥蒋反汪”方针的确立与实施
忆七七事变
当代国内学界“勇敢”美德研究进展及问题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武力清党”之商榷
“颜控”陈璧君倒追汪精卫:彪悍的爱情不需要解释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勇敢”精神刍议
“七七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