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领袖与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写真

2015-08-20 00:04叶介甫
党史纵览 2015年8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会议

叶介甫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其性质特征和主要任务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密切相关。每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就会审时度势,适时召开全国统战工作会议,通过会议凝聚各方力量,共图社会主义建设伟业;通过会议进一步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胜利;通过会议总结统一战线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明确统一战线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动员全党同志为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已经召开了20次,每一次会议都凝聚着中共领袖集体的智慧和心血,其深邃思想光芒四射,对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重大影响。本文特采撷其间一朵朵花絮献给广大读者。

毛泽东:一根头发的作用不可藐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革命的胜利,使党内一部分同志滋长了骄傲和以功臣自居的思想情绪。当时,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存在一种“左”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倾向,尤其是对我党同党外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缺少正确的认识,有些人瞧不起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对安排其代表人物担任人民政府的领导职务不服气,有的甚至发牢骚说老革命不如新革命,新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这种说法当时一度在党内很盛行,严重妨碍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

1950年1月20日,中央统战部发出了由刘少奇批发的《关于准备召集统战工作会议》的电报通知。就在会议筹备期间,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九三学社的有些成员认为,九三学社已经完成了它在民主革命中的历史使命,提议可以解散。当时,由沈钧儒先生领导的人民救国会也要解散。因为救国会的成员都在北京,大家表示同意,签名后就解散了。而九三学社成员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和重庆。由于重庆尚未解放,与重庆的社员一时联系不上,还作不出解散的决定。对于救国会的解散,周恩来曾惋惜地说:“救国会过去做了很多工作,是共产党的好朋友,我们同甘共苦地合作过,今后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你们做,你们还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嘛!为什么要解散?也没有和我商量一下。现在你们已经宣布了,我来晚了。”据说事后周恩来还责备沈钧儒说:“沈老先生,你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打?这个组织还不能解散啊。”救国会虽然在宣布解散当天向毛泽东发了致敬函并在《人民日报》发表,但毛泽东直到次年才得知该会解散的消息,对此他深表惋惜,认为是一种损失。后又听说九三学社也要解散,他当即表示不同意,并由中央领导同志传达了他的意见。中央领导同志向九三学社的负责同志阐述了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九三学社不但不能解散,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在这个大背景下,1950年3月16日下午,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会前,经过中央统战部集体讨论研究,由部长李维汉起草了报告提纲《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任务》,经党中央和毛泽东同意,提交会议讨论。

与会同志根据报告、讲话精神,联系本地区统战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讨论。会议对如何制订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是斗争为主还是团结为主展开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今天斗争的主要对象是民族资产阶级,国营经济要“无限制地发展”,“越发展就越要排挤私营。例如,火柴工业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国营生产很多,对私营的即可不必扶持,甚至禁止”。对有利于国计民生标准的解释权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上。对资本家提出的“不要与民(指民族资产阶级)争利”,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

在看了统战工作会议工商组讨论会发言记录后,毛泽东对个别人的发言进行了批驳,他指出: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是有斗争的,但必须团结它,是采用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以达团结它共同发展国民经济之目的。

关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标准,毛泽东批示:应限制和排挤的是那些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即投机商业、奢侈品和迷信品工商业,而不是正当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对这些工商业当它们困难时应给以扶持使之发展。

对个别人谈到国营经济是无限制发展,越发展就越排挤,越排挤斗争越尖锐,毛泽东批示:这是长远的事,在目前阶段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必须同时利用私人资本。

对有人谈到“与民争利”,表现在粮食、花纱市、杂货、百货、盐的控制,毛泽东批示:除盐外,应当划定范围,不要垄断一切。建立百货公司,并不是代表全部商业。只能控制几种主要商品(粮布油煤)的一定数量,例如粮食的三分之一等。

从4月12日开始到22日,会议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听报告,学习毛泽东对会议所作的指示。周恩来在会议上作了《国际国内统一战线的问题》和《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的两个报告,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统一战线内部的关系,批评了会议上暴露出来的“左”的观点,明确具体地回答了会议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关于民主党派的性质及其存在的必要性,一种意见认为,对民主党派不应在政治上去抬高他们,在组织上去扩大他们,给我们找麻烦;有的同志甚至认为民主党派是为争取民主而成立的,现在有了民主,其任务已尽;民主党派只不过是“一根头发的功劳”等等。

毛泽东严肃地批评这种说法,他说:这不是个别问题,而是党内干部思想上带普遍性的问题。并指出这些人不懂得统一战线的重要,不了解争取民主人士的意义。他还说:统一战线的路线,不成问题,大家都赞成;共产党人发刊词,大家赞成;七大的报告论联合政府,大家也赞成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大家也一致赞同;还没有不赞成统一战线的路线的。但遇到具体问题,特别是组织问题,就发生很大的抵触,就要挡驾。大家喜欢“清一色”。我当过两次主席,第一次当中华苏维埃主席,代表全是党员,很纯洁,但纯洁的结果,就是二万五千里。我们今天所以能够胜利,不是因为“纯洁”,而是因为有统一战线,如果今天还不理解这个问题,就要犯过去所犯的历史错误。

毛泽东对前来汇报会议情况的中央统战部的负责人说:对民主党派及非党人士不重视,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党内有,党外也有。要向大家说清楚,从长远和整体看,必须要民主党派。他还指出,民主党派是联系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权中要有他们的代表才行。认为民主党派是“一根头发的功劳”,一根头发拔去不拔去都一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从他们背后联系的人们看,就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不可藐视。要团结他们,使他们进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民主党派的经费问题、民主人士的旅费问题。要给事做,尊重他们。当作自己的干部一样,手掌手背都是肉,不能有厚薄。对他们要平等,不能莲花出水有高低。要实现民主,现在许多人有好多气没有机会出,要出的气不外是两种,一种是有理的,一种是无理的,对有理的要接受,对无理的要给他们讲道理。我们要有气魄,不怕批评,我们连蒋介石都不怕,还怕民主人士的批评?充其量让人骂娘。人家拿《共同纲领》来和我们斗争,就让他斗,让他争。君子动口不动手,不让批评,他当面不能说,背后一定说,结果就会闹宗派主义,党内也一样。所以一定要敞开来让人家说。

会议上,李维汉传达了毛泽东会议期间对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指示。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邓小平:统一战线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在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79年3月,中央为统战、民族、宗教工作部门摘掉“执行投降主义、修正主义路线”的帽子,这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统一战线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79年6月,邓小平在五届政协二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由于我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已进入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同时,应当积极开展工作,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还要积极开展人民外交活动,加强同国际朋友的友好往来,为发展国际反侵略扩张的统一战线作出自己的努力。他的讲话,为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指导新时期统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基于上述这种历史性的伟大转变,统一战线工作如何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彻底清除“左”的思想,确立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要为四个现代化和统一祖国服务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必须进行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央统战部决定召开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1979年8月15日,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正式开幕。这是从1963年起时隔16年之后召开的一次全国规模的统战工作会议,也是“文化大革命”结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统战工作会议。会上,代表们按照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对统战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并对新时期统战工作中提出的一些理论和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会议临近结束的9月1日下午,中央统战部的负责向邓小平及中央政治局其他领导同志汇报这次会议的情况。当中央统战部负责人汇报将现阶段统一战线确立为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并明确地提出新时期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是一个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切爱国者(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非常广泛的联盟,它除了社会主义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外,还包括一切热爱祖国、赞成祖国统一的人,即使不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也要团结时,邓小平说:现在最大的统一战线,是实现两岸统一的问题。华裔也有爱国的问题。他们热爱祖国,不等于热爱社会主义。……叫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就是劳动者与爱国者的联盟。这样范围就宽了,具有广泛的性质。他接着指出: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

当汇报的同志谈到新时期统一战线担负着为四个现代化和统一祖国服务的双重任务,要把自己的工作重点切实地转到为四化服务的轨道上来时,邓小平明确地指出:现在可以提第三次国共合作。积极进行对台湾当局和人民的团结争取工作。

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的乌兰夫在作会议总结讲话时这样深情地说:“这次会议研究和初步明确了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性质、方针、任务和一些理论政策性的问题”。特别是“邓小平、李先念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对新时期统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指示”,“使我们明确了方向,开阔了眼界。紧紧依靠党中央领导,是开好这次会议的保证”。

会议闭幕后,邓小平兑现了他的诺言,1981年7月,他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首位香港客人——“世界船王”包玉刚。包玉刚是镇海(今宁波市镇海区)庄市钟包村人,1948年底迁居香港。曾任国务院宁波开发协调小组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甬港联谊会名誉会长。他对邓小平一向充满崇敬之情。

1978年秋,包玉刚试探性地给国内有关部门发来信函,言辞恳切地要求回大陆探亲。此事惊动了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他立即授意国务院主持侨务工作的廖承志回函:热情欢迎包玉刚夫妇回国。带着这份电报,1978年10月,包玉刚夫妇踏上了北上的航班。在京期间,他与其表兄、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的卢绪章促膝长谈。尽管因故未能与仰慕已久的邓小平会面,但敏感的包玉刚还是发现了北京激动人心的变化,邓小平正领导中国重新回到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

1979年,包玉刚通过卢绪章,表示将以其父亲包兆龙名义向内地捐赠2000万美元,其中1000万用以在北京建造一座现代化的旅游饭店——兆龙饭店,另外1000万在上海交通大学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但这件事当时却难住了卢绪章,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强调自力更生,拒绝一切外援。为此卢绪章起草了一份报告,送给邓小平。邓小平深为包玉刚的爱国义举所感动,他的答复相当干脆:我出面接受这笔捐赠。

经卢绪章的穿针引线,1981年7月3日,包玉刚及其父亲、夫人和其他亲属访问了北京、上海。7月6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了香港环球航运集团名誉主席包兆龙、主席包玉刚父子一行。邓小平见到包玉刚,非常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我们早就应该见面了。”“你好吗?”

包玉刚连声说道:“好!好!谢谢你。我是1918年生,63岁。”

邓小平拍了拍包玉刚的肩膀说:“还非常健壮!”

包玉刚也笑着回答说:“邓副主席也是很健康。”

随后,邓小平详细询问了包玉刚与中国船舶工业的合作情况,对他帮助中国船舶打入国际市场表示感谢。包玉刚则具体介绍了自己赴内地考察的情况和对中国发展船舶工业的建议。

尽管是初次见面,但共同关心的话题,使务实的政治家与实干的船王一见如故,交谈甚是投机。从1981年至1984年短短4年间,邓小平就8次会见包玉刚,每次会面他们都共商国是,共叙友情,纵论天下事。

江泽民: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方针绝不会改变

1989年的政治风波使统一战线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风波过后,党内曾一度出现一些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有些同志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仍然认识不足,在执行政策上还存有某些疑虑;党外有些朋友则担心政治风波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会变,统一战线要收缩。针对以上情况,中央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统一全党对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今后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

1990年6月11日上午,第十七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努力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他说:统一战线历来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统一战线在我们党的事业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今天,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要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渗透与和平演变战略,没有一个包括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也是不可能的。他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后统一战线不但不能收缩,而且还要扩大和加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绝不会改变。

他还着重指出,发展统一战线,必须着眼于扩大和加强团结。只要有利于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只要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只要有利于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与和平演变,不论哪一个阶级、阶层,哪一个党派、集团,哪一个人,我们都要团结。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爱国与否是最大的政治分野。对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只要是爱国,赞成祖国统一,即使不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也要积极争取团结。

6月14日上午,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座谈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和出席座谈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统战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长围坐在一起,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进行了讨论。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江泽民说,统一战线是个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或基本经验之一。统战工作的对象总的说是有代表性的各界人士,他们各自联系着一部分群众,有可能是一个阶层或者一个界别。做好他们的工作,对团结各族各界群众同我们党一道前进,举国一致地维护安定团结、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渗透、和平演变战略、反对民族分裂、四化建设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江泽民在讲话中还进一步阐述了中共中央对广大留学人员和在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政策。他说,我们一贯相信,广大的留学人员和在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是爱国的,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中许多人过去为祖国的建设和进步做出过贡献。相信他们今后还会这样做。他指出,在去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的风波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对国内的真实情况不了解,有所误会。有的说过一些过头的话,做过一些过头的事。对于这些人,我们仍然采取爱护和团结的方针,一律不予追究。愿意回国的,我们都欢迎,并在工作、学习、生活上作出妥善安排,不加歧视。对于想回国探亲、休假或短期工作的,也同样欢迎,保证来去自由。即使是参加过反动组织的人,只要他们表示悔悟,脱离反动组织,不再进行反对和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活动,我们也欢迎他们回来。

千家驹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民盟成员。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美国朋友邀请千家驹前去讲学。千家驹于6月13日前往香港,7月8日自香港飞往美国。此后,他自称看破“红尘”,于11月5日在洛杉矶西来寺皈依佛门。千家驹与夫人赵甲素在美国获得了绿卡。有了绿卡,千家驹和夫人在美国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3年零8个月,这对于担任着民盟副主席的千家驹来说性质严重。

鉴于千家驹滞留美国不归,1991年3月20日,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次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根据《中国民主同盟章程》第三十六条有关规定,决定撤销千家驹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及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其他职务。

4月5日,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作出了撤销千家驹常务理事的决定,决定说,鉴于千家驹严重违反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决定撤销他的常务理事职务。

在美期间,千家驹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他利用自己的写作特长,驳斥了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指责和公平的评论。一是在有人向美国国会建议不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惠国待遇时,千家驹发表文章,表示坚决反对;二是当亚运会在北京召开时,有人发起“抵制运动”,劝说一些亚洲国家不派体育代表团到北京参加亚运会,以孤立中国。千家驹发表文章,批评了这些人。由于千家驹在海外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这些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1993年2月14日,千家驹和夫人飞往香港,在九龙安居。回到香港不久,千家驹夫人先试着“探路”,于1993年3月16日返回深圳寓所。4月13日,她又从深圳回到九龙。期间,千家驹给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发去一份传真,请他即转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他在传真中声明:1989年去美国,与“六四”无关。旅美3年,亦未参加任何民运活动。现在回国,拟返深圳寓所。他还在电报中这样说:如果像我这样的人也不让我回国,那么欢迎旅美学人返国,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不到3天,江泽民就批示,千家驹可以自由来去!

2000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与副部长刘延东一起来到千家驹家拜访,并转达了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对千家驹与夫人前往北京的邀请。

9月9日,千家驹夫妇乘火车软卧前往北京,在北京住了10天。

9月15日,李瑞环接见他,并为他祝寿。

在祝寿会上,千家驹把自己的感慨说给李瑞环听。李瑞环说,你还可以到青岛、大连去看看嘛,那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李瑞环跟千家驹谈了半小时。李瑞环说,你曾经为国家做了很多工作,党和政府是不会忘记的。希望你保重身体,高高兴兴,更加长寿,争取超过100岁。

李瑞环还说,他刚才在开会。江泽民总书记知道他要接待千家驹,托他代为问好。

2002年9月3日,千家驹病逝。

2002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千家驹逝世的消息。消息中说:“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先生2002年9月3日在深圳因病逝世,享年93岁。”“千家驹晚年曾多次致函中共中央领导,对邓小平理论表示坚决拥护,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表示由衷敬佩,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欢欣鼓舞。”“千家驹先生住院期间和去世后,李瑞环、丁石孙、王兆国、费孝通等领导同志和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的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了慰问和哀悼。”

胡锦涛:我们的事业越发展就越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统一战线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新变化,迫切需要召开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明确任务,完善政策,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事业的蓬勃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不断推进统一战线的新发展。2002年12月24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冒着严寒来到中国民主建国会,同在京的民建中央领导机构成员一一握手,向大家致以亲切的慰问,并与大家座谈

“胡锦涛总书记的走访,表明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民主党派的关怀和诚意,我们非常振奋,受到了极大鼓舞。”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榕明回忆起那个难忘时刻,“得到胡锦涛总书记要来的信息,我们就开始准备到大厅迎接。让我感动的是他提出不搞欢迎、不挂横幅、不摆鲜花、清茶一杯,我对这四条印象很深。”

从12月23日到27日,胡锦涛利用3个半天的时间,分别走访了8个民主党派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共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大计。胡锦涛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和战略方针,必须始终不渝地发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2006年7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刚刚度过85华诞之际,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统一战线取得的显著成就。他指出,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事业越发展,我们就越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优势越得到发挥,团结的人越多,我们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的事业就越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胡锦涛还着重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5个方面,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作了深刻阐述。他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推动和实现全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关系,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胡锦涛向参加座谈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郑重表示:前不久,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强调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他相信,随着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定能发挥更大作用。

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2015年5月18日至20日,第二十一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

此前,全国性的统战工作会都称为“第××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从“全国统战工作会议”调整为“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意味着会议级别提高,由以前的系统内部举行,调整为中央层面的统筹部署。这种调整体现出执政党的责任心,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在此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深入研究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扎扎实实做好统一战线各方面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他还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

习近平的讲话,体现了党对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委托有关部门召开党外人士协商会、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57次,其中由习近平主持和出席的就达11次。

早在2012年12月24日、25日,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刚刚完成换届,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一个多月的习近平,就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一起,登门走访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看望工作人员,跟相关负责人分别座谈。2013年2月6日,习近平在中南海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他在讲话中指出:“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相隔一年后的2014年,习近平与党外人士共迎马年新春时,先念了两副春联,一副是“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另一副是“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讲话时,他还引用了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表示“越是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集众智、增强合力;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最后,习近平以“龙马精神、万马奔腾、快马加鞭、马到成功”同与会者共勉。2015年春节前,与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习近平提出:“在前进道路上,全国上下要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这就需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调动起来,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开拓前进”。(题图为1986年12月2日,邓小平会见出席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同志。)

(责任编辑:胡北)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会议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与新的实践要求
欧洲理事会会议
探险者大聚会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加强民主党派监督的思考
主席团会议
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常委会议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一场会议和它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