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的四段功法

2015-08-19 03:36潘存军杨玉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辞章义理功法

潘存军 杨玉萍

近年来,笔者积极吸收传统教法、学法之经验,总结出一套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四段功法”,运用于教学,效果甚好。

所谓“四段功法”,即:咏读诵记功—悟道析辞功—砺思创新功—吟诵涵咏功。谓之“四段”是对一篇古诗文学习过程的概述,谓之“功法”是取“ 功夫”“方法”之意也。细表如下:

一、做好咏读诵记功,为会意而夯基

时下的古诗文教学总是把背诵做为讲解完“义理辞章”之后的任务,认为理解后记诵更为迅速有效,但我以为做好讲授前的咏读诵记却更为关键。一来及早着手咏读诵记可解决古诗文学习量大时紧、记忆不牢的问题;二来课前做好诵记,有利于学生预习、理解、体会诗文的“微言大义”;三来可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激活学生课堂学习时的发挥、创造的灵感。

1.及早着手,天天咏诵,做持久之功。学期伊始即拟订古诗文咏诵进程表,有计划的安排咏诵读篇目,做到定时定量,天天咏诵。

2.老师范读,指导诵记,奏师范之效。

3.不贪多,但求效,一日一刻,一日一得。每天诵记200字左右,限时15分钟,务求读熟背会。

4.要眼头过、口头过、心头过、笔头过,记死背硬,做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5.及时复习,常常检查,落实计划,积少成多。

二、做实悟道析辞功,为创造而积累

选入初、高中语文课本的古诗文,均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既蕴含中华民族几千年历久不息的神韵气质,又是从形式上精雕细刻的艺术精品。学习古典诗文,领悟其义理,滋养学生的精神,剖析其辞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鉴赏水平,实是古诗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古诗文学习最为重要的一环。

1.悟道,即领会诗文义理。

第一步:合作学习,集思广益,疏通文义。

第二步:举要质疑,探幽发微,加深理解。

第三步:研读要处,反复品读,会义悟神。

第四步:宣讲交流,对照比较,调整改进。

2.析辞,即品味语言特色,剖析篇章结构,理会表现技巧。

(1)对那些精彩、精致、精练的语言诗句,要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反复品读,咬文嚼字,揣摩其精妙处。

(2)对常见的古诗文体裁:说、记、铭、表、祭文、序,绝句、律诗、词、曲等,既要分析认识其形式上的一般特征,还要分析揣摩各篇的独妙之处。

(3)对名师大家的作品,要循其风格,透视其具体篇章的精神、特色。

总之,悟道要精,析辞要清,不求深、不求多,但求就一篇之一点一面心领神会,长久积累便成博观厚积。

三、勤做砺思创新功,由吸收而创造

拓展学生思维,激活学生创造的灵感,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古诗文内容丰富,意蕴丰赡,辞章精致,语言精练,在训练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灵感方面比之语体文更具优势。

1.指导学生做同一体裁或同一题材作品的对比阅读。既可丰富积累,开阔眼界,又可训练学生自读能力,加深对已学诗文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激励思维,激发兴趣。

2.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可以是对遣词造句的评品,可以是对一语一句的感发,可以是对义理内容的感悟,也可以是对辞章结构的评述。内容上不拘一格,形式上不限长短,务求写出一点心得。

3.启发学生做“补白”练习。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意蕴丰赡,往往是“情长言短”,于“留白”处传不尽之意,这就给学习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空间。启发和激励学生把诗中的“留白”描绘出来,既可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与想像力。

4.仿照古诗文中的精致的语句做一些选词炼字、作对联等尝试练习,以训练学生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意识。

5.激励学生动手作画,表现诗文中的草木亭榭,诗情画意。

四、常做吟诵涵咏功,由深化而升华

学习、创新都需要积累。讲授前的咏读诵记,课堂上的悟道析辞、砺思创新都是积累,但课前的诵记有些机械,课堂上的悟、作有些零散,还不够活泛;况且在经过前三步的学习后,也必定还存在一些不解之处。因而古诗文学习的第四个阶段便是要一遍遍地放声吟诵。在抑扬顿挫的吟诵中贯通文本的脉络,了悟诗文中某些难以捕捉、难以言说的神韵。在一遍遍的吟诵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一些文化意蕴、一些精神气质沉淀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经常的吟诵,才能使记忆强化,从而使所学诗文不可抗拒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血源”,真正达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程度,用时便能随意驱遣,任意挥洒了。

潘存军,杨玉萍,教师,现居甘肃民勤。

猜你喜欢
辞章义理功法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道兼体用的整全之道:吕祖谦义理之学新论
老子“大音希声”的深层义理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公共理性与整全义理
沉痛悼念郑颐寿先生
王船山《周易内传发例》义理演析
郑颐寿教授和他的“汉语辞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