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足迹:从庙堂到江湖
7月25日,一篇名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的实名举报帖,在网络上蔓延开来,释永信再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时至今日,关于他的非议和传闻依旧不减。往前推十天,7月15日,“大师”王林被抓。
少林寺名声大振有赖于80年代的电影《少林寺》,在里面少林武术和武僧被赋予重要的历史角色。于是少林寺也成为不少青少年为获得超群武艺的神圣殿堂。应该说这是后来少林寺在释永信主持下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良好开端。
王林也是“成功”的商业大师。他作为中间人帮助企业借壳上市,让地产商资产迅速增值,发挥了金融服务的功能。王林卷入绑架杀人指控丑闻后,与大师密切交往的官员、企业家和明星及其他社会名流也受到了关注。
大师,原本的释义是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棋手等。同时,大师也是佛的十尊号之一,即天人师,也用作对和尚的尊称。
高居庙堂的佛教,隐身江湖的方术,本不相干,然而适逢当代社会巨变,都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大师”。释永信是前者的代表,王林代表后者。世人对此类“大师”的推崇,表面上看是向前者靠拢,实则大部分归于后者神秘主义光环的麾下。
近来,不少媒体经常提及上世纪后期的举国气功狂热风潮,在那个时代,曾经出现过许多“气功大师”,每一个都 “身怀绝技”,崇拜者无数。这场风潮上及庙堂,下及市井,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片段。时至今天,那些昔日的“大师”一一谢幕,有的身陷囹圄,有的不知所踪,似乎像一阵风般飘过。然而,新的“大师”依旧层出不穷,单就被揭穿谎言的“大师”而言,既有“养生大师”、也有“国学大师”、“星象大师”、“理财大师”,而且依旧有“气功大师”。
欲望埋葬精神:脱掉精英们的最后一条内裤?
市场经济大潮中,各界不断涌现“成功人士”,其特点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兴也勃,其衰也忽。在这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竞争大潮中,道德谴责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往往落后几拍。层出不穷的大师,出现麻烦被法办前都风光无限,面对丑闻也能逢凶化吉。
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早已在著作《乌合之众》里指出,人在集体中容易陷入轻信盲从。这意味着一旦陷入“大师”崇拜,则几乎由不得你自己来作出判断,一同崇拜的集体会帮助你进行判断。
这是产生大师的沃土——人的欲望无止境,这包括各种偶像、大师、明星及追随他们的崇拜者。王朔称,王林事件“脱掉了中国精英最后一条内裤”,这与胡赛萌说的“王林是中国精英社会最黑暗的一个隐喻”不谋而合。
在承平之时,人们便不再需要宗教的抚慰了吗?如果心灵和灵魂不需要形而上的照拂,在金钱和物质的层面便能得到满足,为何我们是一个李一、王林大行其道的时代?为何北京朝阳会散养十万仁波切?
曾经,我们历史上的法显、玄奘、鉴真们以天下万民、芸芸众生为己任,希望能用宗教改造社会、普度众生,为此,不惜万千劫难、九死一生。而今呢?当一些寺院鼓捣上市,高僧更名CEO,一些僧侣则不断用花边消息、桃色新闻来撩拨世俗之人的道德底线时,佛家三宝可能就真的与宗教和信仰无关了。
宗教与灵魂有关。在灵魂都可以交付市场,用锱铢来论算斤两的时代,我们只好信仰“大师”。甚至有极端言论说,也许正是有了释永信,我们才信了王林。
为什么我们对文学界、学术界的大师定义如此较真,如季羡林般国学老人之大师称谓也会遭到质疑,而对于奇技淫巧之徒却奉若神明?江湖中的所谓大师,其所仰仗者,无非是人们对自身命运不确定的惶恐,以及安身立命于世间,对于更高圈子的渴望。这些人本身需要而又能以自己的努力的方式而获取的东西,被“大师”们慷慨施舍,在盲目崇拜的大幕之下,一个大师的倒掉,或许也是为新的大师腾出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