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梅+张元俊+于孝保等
摘 要:在温室番茄生产中,空洞果是比较常见的畸形果类型之一,严重影响着番茄的商品性。该文分析了番茄空洞果的成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为预防空洞果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温室番茄;空洞果;成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63-02
在温室番茄种植过程中,空洞果是常见的畸形果类型之一。空洞果外观多有棱角,心室内的胶状物与正常果相比较少,种子的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没有,重量较轻,口感变差,严重影响番茄的商品性。
1 番茄空洞果成因分析
1.1 品种选择不恰当 空洞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根据种植经验,心室少的番茄品种容易出现空洞果[1],一般早熟品种心室数目较少,易发生空洞果;晚熟品种的心室数目较多,发生空洞果的几率相对降低。不仅如此,空洞果的发生受栽培季节影响较大,同一番茄品种在日光温室越冬茬及早春茬栽培时空洞果发生率明显升高,秋冬茬及晚春茬番茄空洞果发生率低。一般冬春茬番茄的1~3穗果出现的多,后季比较少[2]。
1.2 温度调控不科学 温室番茄开花结果期间适宜的白天温度为25~20℃,夜间温度为15~13℃。在开花受精期间,一旦温室内白天最高温度达到30℃并持续较长时间,会影响胚珠受精,当子房内有部分或全部胚珠不能受精,就会由于体内生长激素量少而影响养分输送,进而影响胶状物质的形成,导致出现空洞果。另外,持续高温时,心室的形成速度快于胶状物的形成速度,也会导致出现空洞果。不仅如此,在番茄果实膨大期间,如果夜间温度持续高于15℃,会由于昼夜温差过小,影响果实部位养分的积累;如果夜间温度持续低于13℃,会由于植株根系吸收养分能力降低,导致果实部位养分供应不足,从而导致出现空洞果。对早春茬番茄而言,开花结果期前期常常会由于白天持续高温导致出现空洞果。对于秋延茬和越冬茬番茄而言,开花结果前期正值外界温度不断降低的阶段,如果夜间温度调控不当,也会导致出现空洞果。
1.3 氮肥施用过多 氮是番茄生产需要的大量元素之一。在番茄结果期间,无论是早春茬、秋延茬还是越冬茬,如果氮肥施用过多,常常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影响果实部位养分的积累,从而导致胎座组织发育不良,形成空洞果。在实际生产中,许多种植户偏施氮肥,也是导致出现空洞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1.4 光照不足 番茄是喜光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光照不足,不仅植株光合作用的产物会减少,而且植株为满足自身生长还要消耗大量养分,导致果实部位的养分积累不足,从而影响胶状物的形成,导致出现空洞果。
1.5 激素使用不当 温室种植中,为防治落花落果和提高坐果率,常常会使用2,4-二氯苯氧基乙酸蘸花。蘸花后的果实由于受到外源激素刺激常常发育比较快,但如果使用浓度不当或者是蘸花过早,会造成子房壁发育成果肉果皮的速度远远超过胎座发育成胶状物和胚珠发育成种子的速度,导致出现空洞果。
2 预防措施
2.1 选择适宜的品种 根据日光温室的不同茬口及上市时间,选择不易产生空洞果的品种。建议选择适宜温室种植的抗逆性强、耐低温、耐弱光性强、皮厚的中晚熟中、小果型品种,避免选择果皮薄的早熟大果型品种。例如,温室大棚秋延茬可选择L402、中杂9号等,早春茬和越冬茬可选择毛粉801、佳粉15号等品种。
2.2 水肥管理 合理的水肥管理是保证温室大棚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条件。根据番茄植株不同时期的需肥规律进行测土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当第1穗果膨大到核桃大小时随水追肥1次,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10~15kg、硫酸钾15kg;以后每1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候,都要随水追施尿素和硫酸钾1次;当大量结果时候,可适当加大追肥量,拉秧前30d停止追肥。另外,在开花结果期叶面喷施硼肥和钙肥,以避免缺硼、缺钙造成裂果。叶面喷施硼肥,用0.5%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钙肥用0.5%的氯化钙溶液,从植株开花时开始,一般每7~10d喷1次,连喷2~3次。此外,温室内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80%。在果实膨大期内,要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避免过干过湿,浇水时采用小水多灌的方式进行,避免大水漫灌,严防田间积水,浇水最好选在晴天上午进行,并在中午温度升高时通风降湿。在连续阴雨天突然放晴时避免浇水。
2.3 科学调控温度 科学调控温室内温度十分关键。番茄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为白天25~20℃,夜间温度17~14℃,早春茬要注意加盖草苫保温为主,秋延茬和越冬茬以开放通风口降温为主。在番茄定植到开花这段时间,早春茬和越冬茬番茄要做好保温措施,草苫晚揭早盖,保持室内最低温度在11℃以上;秋延茬番茄要注意通风,避免最高温度超过35℃。在番茄开花坐果期,最适宜温度为白天25~20℃,夜间15~13℃,早春茬和越冬茬番茄开花坐果期外界昼夜温差较大,要在晴天上午10:30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温,下午要及时关闭顶风口,草苫要早揭早盖,减少昼夜温差。番茄结果期,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30~25℃,夜间20~15℃,早春茬番茄要根据气温的攀升,逐渐加大放风口,直至彻夜通风;秋延茬番茄要减少通风量,草苫晚揭早盖;越冬茬番茄草苫要正常揭盖,中午温度过高时候要及时通风降温,保持棚内温度适宜。
2.4 加强光照 加强光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畸形果的出现。大棚番茄容易受到低温寡照的影响,在管理中要合理调整植株,及时吊蔓,促使植株正常直立生长;及时打老叶、做好绑蔓和棚膜清理工作,利于植株通风透光,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积累光合作用产物。在日然光照不充分的条件下,尤其是遇到连续阴雪天,还可以在大棚内安装植物生长调节灯。
2.5 激素处理 一般情况下,选择当天完全开放的番茄花,使用浓度为15~20mg/kg的2,4-二氯基本氧乙酸溶液进行蘸花,配置蘸花溶液时候浓度根据气温灵活掌握。蘸花一般在晴朗上午8:00~10:00或下午15:00~17:00[3]进行。操作的时候不要涂到幼芽、嫩茎和叶片上,要做到随开随蘸,花蕾及没有全开的不能蘸花[4],避免重复蘸花,蘸花用量不宜过多。
参考文献
[1]吴敬艳,于亚明.番茄的生理病害及其防治[J].吉林蔬菜,2014(09):24-25.
[2]李惠方.温室番茄畸形及裂果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07):103-104.
[3]王璟.番茄畸形果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06):102-103.
[4]陶玉池,兰斌,刘君权.番茄畸形果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园艺,2013(03):66.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