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啸 九合创投创始人
创业最大的危险是不敢冒险
文/王啸 九合创投创始人
创业者该猛的时候不猛,后面常常只能变得平淡。
创业本质是在变化当中寻找商业机会。在稳态的市场中很难找到机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一旦公司保持平稳的增长,融到资的概率就下降了。VC投的是预期,投的是公司也许很好的未来,所以创业公司一定要把预期展现出来。创业最后如果能成功,回过头看,基本上是在合适的时间点做合适的事情。
创业成功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人,合伙人和员工;第二是速度,我们做投资,特别是从天使到VC,投的不是绝对值,绝对值都不可能大,投的是发展速度。速度增长对团队信心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是资金。现在中国创业成本很高,一线城市房租成本很高,技术人员工资没有2万基本上招不到可以干活的人,所以早期投资一般是投200万到300万,12到18个月的资金,万一踩错一步,公司没有资金了,就很麻烦了。
拿到天使轮就赶紧补充人,创造核心价值的是团队。把业务模式迅速拉起来后,还要再去找人,这是一个循环。此后对花钱节奏的控制很重要。钱烧得太快,支撑不到下一轮融资,公司就完了。大部分公司不是方向错了,也不是团队素质差,是节奏控制出了问题,最后活下来的公司通常是节奏控制做得最好的,而不是创始人最“彪悍”的。保持节奏就是保持业务、资金和人员三者匹配。
天使或者是A轮阶段,创业者如何判断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踩到最好的点是需要运气的,就算是能力特别厉害的创始人,如果一开始踏空了,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戏。就像踩到一只猫的尾巴,它一定会叫。做一个项目,一脚踩上去,市场一点反应没有,肯定有问题。踩到第一点了,再看看第二点在什么地方,基本上可以探出路来。假设第一点没有踩到,建议大方向不要变化太大的情况下,先做切口转换,也许市场有,只是你推错了门。你换一个地方再推一下,换一个切口试一下,迅速推出来一个东西。
面对变化,一定要以最小成本迅速把产品或者服务展开,当然还需要聚焦,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聚焦一个痛点打透它。一开始就想做成平台的公司,一般成不了平台;在一个痛点上把它打透的公司,基本上可以成为平台。
当方向和切口换了,很有可能就需要调整团队。创业者不要想着一开始就找到特别厉害的人,要找一个合适的人。厉害的人一开始不一定能请到,但是随着公司发展速度起来了,第二年就可能说服他,人才的事情很难一步到位。团队要互补,美国的创业者往往是两三个人决策,团队比较容易成功,中国创始人单打独斗比较多。
回看那些做大了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有公司文化的。早期的时候业务发展特别快,靠规矩和规章约束人基本上没有戏,必须靠一个强文化来驱动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往前走,所以,公司一开始就有文化不一定能做成,但是没有文化,公司一定做不大。一开始没有建立公司文化,后面就没有机会了。
创业者讲故事的能力挺重要,一定要把瞄向未来的事情想清楚和讲清楚。但不要在投资人面前虚报各种数据。CEO的格局也重要,格局是指对利益看重的程度,创业者一旦让投资人感觉格局小了,投资人会很难转变印象。
公司A轮融资的时候,估值会是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出价,就需要快速决定,融资的节奏比融到多少钱重要。融到钱少,以后还有机会,没有融到公司就死了。
现在VC喜欢投连续创业者。如果大家确实把钱烧完了,就应该把这件事停掉,重新再来,王兴九次创业,最后做成了美团,仍然还在路上。对于融不到资的创业者,我最直接的建议就是换项目,很少见到掉沟里还能爬起来的。但也有在绝境中找到路的。我们投资过一个做出境旅游B2B的,做了两年时间没有突破。团队剩下的钱只能维持四个月,后来大家探讨旅游的尾货市场能不能做?我说:“要么是四个月后死,要么把所有钱砸到一两个月上面,做尾货市场,把业绩拉上去再去融资,说不定可以活。”这样,公司订单数一下子涨起来了,最后一刻抓住了救命稻草。因此,冒最大的险有时候是最不危险的做法,创业者该猛的时候不猛,后面常常只能变得平淡。
公司一开始就有文化不一定能做成,但是没有文化,公司一定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