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的地位是独树一帜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钢琴奏鸣曲《悲怆》表达了贝多芬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命运的反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该作品的曲风与内容显得格外磅礴。该作品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通过对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的分析,使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音乐大师贝多芬的创作风格,从而在演奏中去更好地诠释该作品。
关键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特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38-0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生于德国波恩,他不仅是18世纪古典主义的完成者,还是19世纪音乐的引路人。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了前辈音乐家们艺术创作的成果,将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素材与浪漫主义作曲技法相融合,站在时代的前列,创作出大量独树一帜的音乐作品。
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发展的繁盛时期。中世纪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声乐艺术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直到巴洛克时期器乐体裁形式的发展才得以独立,器乐音乐的内涵也得到了升华。
一、贝多芬钢琴作品风格概述
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作品以热情豪放和对比强烈的交响性著称。其内容描写了他与残酷命运及人世间的矛盾与冲突,通过斗争的方式,最终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贝多芬的创作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性和哲理性,其音乐风格个性鲜明、构思宽广、思想深邃、感情丰富。在曲式的处理上,达到音乐作品整体的高度统一。而早期创作的贝多芬通过学习和吸取前辈音乐家们的经验,来找寻自己的个性风格。贝多芬的创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劳动背景和政治人文思想,因此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思想性。
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不但体现了他个人音乐创作风格的演变,而且预兆着钢琴音乐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过渡。贝多芬用谐谑曲取代了海顿和莫扎特使用的小步舞曲,由此奏鸣曲式的结构得以改变。贝多芬音乐创作之路无比的艰难,但他发自内心为理想所创作的一部部杰作诉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给他们的内心带来光明,为社会的团结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悲怆》第三乐章的乐曲分析
钢琴奏鸣曲《悲怆》是贝多芬于1798年指1799年初,历经这一年多的时间创作的一首深刻表达内心情感且展示技巧的钢琴作品。其创作是在自由和民主受到强烈镇压和打击的狂风暴雨般的年代,全曲充满着愤世嫉俗的激情,是贝多芬众多钢琴奏鸣曲中的杰出之作,同时也达到了贝多芬早期创作的最高峰。
第三乐章情绪比较乐观,欢快,使我们又感受到贝多芬爽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像田园诗一样,弥漫着青春的气息,充满幻想。在风格上与充满着愤慨激情的第一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中音乐创作技法相当娴熟,通过运用大量不同种类的技巧,细致地表达出作曲家不同心理表现的音乐情感,显示出贝多芬独特的音乐风格。在这部作品中,音调庄严,构思雄伟,感情激昂,在结构上寻求扩充,大胆创新,突破传统。题材内容融入了直接面向社会现状和人生理想的因素,体现出贝多芬桀骜不驯的英雄性人格及崇高的精神境界。而在情感上有着贝多芬对当时社会及生活状况的不满与愤慨,也有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想寄托。一段听似于民间舞曲的乐观音调出现在该乐章中部,从旋律中足以感受到作曲家百折不挠、从不畏艰难困苦积极的生活态度,更是体现了贝多芬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的信心。
该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为快板乐章,c小调,节拍为2/2。第一乐章主题动机的扩展和旋律和声的发展为该乐章主题提供了动力。主部主题清晰明快、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看似明朗的副部主题的急速跑动,和声的不稳定性,给听众无形中制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息。插部是以坚定的宣言式语调表述了贝多芬坚定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整个乐章在明快动听旋律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内心的不安和惶恐。
这是贝多芬第一个首次将戏剧性融合在回旋曲特点的奏鸣曲,不因循守旧的的创作方式,也在贝多芬后期的作品中得到巩固。该乐章的回旋主题从始至终都围绕“悲怆”展开。
三、《悲怆》第三乐章的演奏特征
1.节奏与速度。快板乐章,多为手指快速的跑动,旋律明快流畅,情绪乐观欢快。开始处跳音和连音的交替出现,右手连音弹奏要用极其连贯的连音奏法演奏,其中短小乐句要清晰地呈现出来,左右双音低音的进行表现出一种戏剧韵味。流畅的音乐线条一层层向前推进着主题旋律的发展。通过乐句间的呼吸,来体现作品的节奏特点,在欢快旋律之后的抒情性乐段,触键的时候不要过快,注意和声线条的完整表达,来体现贝多芬情感的变化。2.力度的处理。关于力度的处理,演奏者首先要做到的是作品中的表情记号要清楚的表现出来。再次通过触键方式的不同,去很好的控制力度。随着表情记号的增多,sf、ff的多次出现,激烈的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加剧了听众内心的紧张感,演奏者须充分表现出来。3.音色的控制。该乐章的触键方式大多是以敏捷轻快为主,因此手指的均衡性和独立性很重要。下键动作要迅速,使弹奏的声音清楚干净。开始处为三个弱起的跳音,要饱含颗粒性的弹奏,然后主题进入,其中要注意左手低音旋律线。而旋律的强弱色彩要根据和声的不同去处理。
另外,在弹奏作品的过程中,要保证声部的独立性。右手高音声部触键要深而富有内涵,左右手要形成对唱的形式。当出现最高音时要做出适当的突出,但同时还要保证主旋律线条的完整。
四、结语
钢琴奏鸣曲《悲怆》的第三乐章,以其优美欢快的律动感所被世人熟悉和喜爱。创作手法巧妙,深刻表达了贝多芬的内心思想和亲身感受。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充分的展现了民族英雄性气概和先进的思想性,成为了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