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波
跟手机比起来,智能硬件产品往往都不具备手机那样的大屏幕,甚至没有屏幕,所以触控并不是最主要的交互方式。“随着智能硬件的发展,用户与硬件的交互也会越来越复杂,用传统的按钮方式将很难完成”,这个领域需要一种更方便合理的交互方式,江涛认为这对于专注于语音识别和自然交互技术的科大讯飞来说,无疑是个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中,科大讯飞就已经对智能家居领域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并逐渐涉及相关的内容。2014年8月20日,科大讯飞在北京召开智能语音家庭产品发布会,推出了可以操控智能家电设备的《灵犀语音助手》3.0版。
“未来智能家居必然需要能听会说的交互界面以及后台的智能理解,在这两方面讯飞都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可以说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刚需。”江涛表示,此次和京东方面的合作,也正是科大讯飞切入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个战略延续。对于自己熟悉的智能语音技术领域,江涛显得信心十足,因为科大讯飞已经为此做了大量、系统的工作。
相对于智能语音技术,我们对于科大讯飞后台的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还并不多。据江涛介绍,科大讯飞于去年启动了针对高级人工智能的前瞻重大攻关项目—讯飞超脑,目标是让计算机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预测”,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在口语评测中的机器打分已经超过了人工打分,目前已经在广东、江苏和重庆等地的中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得到了成功应用。甚至对学生作文这种主观性很强的文本,机器的判断和评分也已经比人工更准确。”江涛称,产品的原型已经确定,目前正在做产品化的工作。
“当你回到家中,都不用打开手机,有什么需求直接张口吩咐即可。”甚至更进一步,“通过面部识别技术,电视机可以感知是谁坐上了沙发,再根据用户的观影习惯和口味,推荐对应的电视节目。”这便是江涛脑海中成熟的智能家居场景。他觉得这并不遥远,目前已经具备了一些外部条件,“很多智能家电已经提供了相关的接口。”
其实,科大讯飞也曾推出过自己的智能硬件产品。在前几期的《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杂志中,我们见到了科大讯飞推出的讯飞智能音箱,在2014科大讯飞的年会上,讯飞还首次对外展示了“小柔”和“小智”两款炫酷的智能机器人。江涛指出,这只是科大讯飞在智能硬件领域的一些简单的尝试,他看好这个市场,“相对于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的使用场景已经十分清晰了。”
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江涛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想法。“科大讯飞在智能硬件领域,强调的是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这是他口中,科大讯飞在智能硬件方向的大战略。具体说来,“做一个开放平台,去跟行业中的伙伴合作。”江涛坦言,科大讯飞目前不具备什么都自己做,一包干的能力,但他很快发现,在不同的领域各有不同的优秀合作伙伴,科大讯飞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本身也需要依托于产品实现场景化和商业价值。
基于此,科大讯飞定下发展战略:“把自己最擅长的智能语音核心技术开放出来,去找行业内的在各自领域做得最强的合作伙伴一起做。”目前讯飞自己的开放平台已覆盖6.8亿终端用户,日在线语音交互次数突破1.2亿。
在3月4日的与京东的战略合作签约会上,江涛和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共同出席,可见双方对这一合作的重视程度之高。不过在众多的讨论当中,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在众多平台当中,科大讯飞为什么会选择京东?和京东的合作会在哪个维度进行?
根据江涛的描述,“京东是国内最大的自营电商平台,京东‘智能JD+生态圈’已经在智能家居行业形成了良好的布局,科大讯飞则是在核心源头技术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京东所具备的用户到达能力,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能力,都能够和科大讯飞形成有效的互补。显然,科大讯飞此次和京东的合作,并不是仅限于渠道和电商平台方面的合作。在采访中江涛也坦陈,接下来和京东的合作将加深入,“我们成立合资公司是要做产品的,双方一起来做一款爆品。”
“爆品”一词提起了记者的兴趣,可在聊到爆品的具体信息时,江涛称目前还不便透露太多,产品仍然在紧锣密鼓的开发当中。仅表示,“这款产品将结合科大讯飞和京东双方的优势来做”,一个是3C电商,一个是语音技术。
京东目前已经在智能硬件领域有所布局,而且其强大的销售平台也已经成为家电企业的重要销售渠道。而《灵犀语音助手》3.0的主打功能就是对于家电的语音控制,因此,我们推测这款新产品很可能和智能家电的语音控制相关。双方在各自的平台上都有较为深厚的积累,智能家居的概念也已深入人心,用户对于此类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番联合,只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成就一款“爆品”并非难事。
采访的最后,江涛和记者聊起了车载智能语音技术的话题。北美一项汽车消费报告显示,2014年出厂的新型汽车的智能语音搭载率相当高,但在售后投诉中,“语音识别”却被北美消费者评选为“最令人不满的汽车功能”。江涛认为,目前确实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以此前爆红网络的“山东大哥”为例,介绍车载智能语音技术的现状。
语音识别作为这几年的热点,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招兵买马,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江涛眼中,要提高用户体验,其实考验的还是基本功。“随着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投入,在环境安静、用户配合的理想情况下,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已经能做到较好的识别效果。但在汽车这一特定场景下要保证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则是一个业界的难点。”
具体说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行车过程中轮胎、空调、音乐等产生的环境噪音不可避免,而另一方面用户的口音、语调和语速等也更加不可控。
对此,江涛却显得非常自信,据他介绍,科大讯飞陆续参加了奔驰、通用这些国际汽车厂商语音识别技术的测试,“我们在100公里/小时高速行驶的汽车上,还能达到90%的识别率”。而在应对口音和方言方面,讯飞现在已支持接近20种方言,接下来还会覆盖更多,“这是讯飞的独家优势。”
据我们了解,早在2013年科大讯飞就已经在车载智能语音领域布局,其车载产品去年已经在一些车型上有所体现。江涛说:“因为汽车行业和手机类的IT消费品不一样,周期会长很多。”他透露,从科大讯飞参与一款车的设计到产品下线,快则一年多,慢则两三年。如果说在智能硬件领域只是刚刚播下了种子的话,科大讯飞在汽车语音识别方面的努力,即将开花结果。
“从去年四季度起,每个月有近十万台前装了讯飞语音技术的汽车开上马路。今年在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会有百万级的出货量。”江涛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