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08-18 02:28侯永爽
教育界·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侯永爽

【摘 要】手机媒体凭借其小巧灵便、形象生动等自身优势成为现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移动工具。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手机媒体的视角通过完善手机媒体的相关法规、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研究。

【关键词】手机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手机媒体的内涵

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而日渐增多,手机已然从一部移动的通信设备演变成一种具有综合媒体功能的信息交流平台。本文对手机媒体的定义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媒体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一)便携性

手机媒体的便利性与可携带性领先于其他媒体。一方面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十分便于携带;另一方面手机功能变得愈来愈强大,它几乎涵盖了以往传统媒体广播、电视、电脑的所有功能,最重要的是它几乎挣脱了传统媒体受空间时间的束缚,人们可在任意时刻看视频、听音乐、炒股、购物等。

(二)即时性

手机媒体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信息交流媒介,手机用户既可发布并传播信息,又可随时随地接收其他手机用户的信息。在当前3G技术的普及及4G技术出现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数据信息传播率速度相当快捷,它的传播周期是以分秒为单位来计量的,因此手持一部手机瞬时大量的信息便会滚滚而来。

(三)互动性

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属于开放式的,在不受时间空间约束的前提下,手机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的通话、短信及通信工具中的QQ、微信等各功能同时与单人或多人进行交流互动。总之,手机媒体能及时地将第一手信息迅速传播开来,并且能使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者角色进行互换。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

手机媒体的逐渐普及深入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扭曲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思维、心灵都不成熟,阅历较浅,判断是非能力较弱。手机作为一个开放的媒体,许多不良信息未经筛选就直接渗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易导致学生的思维意识出现偏差,比如崇尚拜金、贪图个人享乐、产生色情暴力主义倾向等错误主义严重误导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观

首先,手机已然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娱乐工具,大学生经常利用手机上网、玩游戏,造就了校园内的不良风气,也摧毁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其次,大学生考试作弊事件时有发生,利用手机媒体作弊也甚为常见。该现象会扭曲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引发大学生的诚信危机。还有一些人利用手机的摄像、拍照功能侵犯他人隐私,甚至利用手机传播淫秽信息,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种种不良现象无疑都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规范,淡化了他们的道德观念。

(三)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手机辐射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比如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有些学生习惯将手机带在身边频繁地摆弄手机,产生“手机强迫症”等不良现象。另外,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当快,一些大学生易出现盲目攀比的情况,造成大学生虚荣心的强烈膨胀。沉溺手机也会导致学生荒废学业。部分学生仅限于在虚拟世界中与人沟通,长久便形成了孤僻古怪的性格,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手机媒体的探索

(一)加强对手机媒体的监管力度

强化对手机媒体的管理,完善手机媒体的法律法规制度是手机媒体健康运行的保证。虽然目前我国也已发布有关手机媒体的法规,但是法规制度的设立还是滞后于现实。就当前来看,有关手机媒体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手机安全领域的制度仍处于匮乏状态,缺乏积极主动的防范监控措施。因此,加强立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另外,手机安全厂商要注重研发对不良信息、骚扰电话的拦截技术,使手机媒体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运行。

(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高校可通过开展媒介素养课、邀请有关专家开设讲堂以及设立网络互动区等多种教育形式,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譬如信息洞察能力、鉴别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这样,当大学生面对那些色情暴力或者是扰乱社会法纪的有害信息时,才能坚决提出抗议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粉碎不良信息的传递,维护积极健康的手机媒体信息环境。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

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提高教育专业队伍的信息素质。首先,教育者需培养自身敏锐的信息意识,能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其次,要掌握当下最新潮的手机媒体语言。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同学生一起运用他们共通的幽默时尚的手机媒体语言,建立师生间共同的沟通方式,增强高校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再次,教育者要有高尚的信息道德。教育者要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正确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运用手机媒体,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手段,紧跟当前时代教育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朱海松.第五媒体[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2]田义勇.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

[3]吴静.手机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析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
浅谈手机媒体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