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2015-08-18 02:47张俊华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运用小学数学

张俊华

【摘 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事先都应该有所准备,强调了准备工作对于做事情的重要性。然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该不该预习,怎么预习,一直是老师们争议的话题。下面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预习问题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     运用

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数学预习是建立在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师的有效指导上的。低年级小学生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使得他们都有一种“优先意识”,预习了之后,浅显地认为自己全懂了,而且万一在预习途中一知半解,也许还会产生了一些偏差。而四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上都会达到一个新的标准和层次,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水平和概括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多做预习指导。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的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老师上课上什么内容,自己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效果明显会提高。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了学生更充分的探讨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学生在预习时,对自己不懂的内容都做了标记,听课时,就会主动地、有重点地听课。教师在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发现学生较集中、较典型的问题,教学时也会有针对性地施教,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2.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是让学生自己去自学,通过自学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需要靠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去探索,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自学。因此,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就学习后面的知识,感觉难度很大,而逐渐失去兴趣。在课前预习中,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提问,对学习便有了信心,长期坚持,自然不再觉得数学难学,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预习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预习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情况等主客观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

1.预习要“因题而异”。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之前,应事先看看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预习。定义、公式是数学基础知识,其推导过程较为复杂,学生通过预习,往往不能理解其中道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布置恰当的预习内容,学生能够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到课堂教学时师生都将觉得很轻松,事半功倍。

2.预习要“因生而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其独特的思维品质及学习品质。对于那些学习态度积极、思维品质良好、创新意识强、喜欢独辟蹊径的学生,教师面对全体学生的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其学习需要。这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留下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探寻知识背后更为广阔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各方面能力。而对于那些按部就班、学习态度比较消极的学生来说,预习可能会造成他们更大的惰性,使其逐渐丧失探究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

3.预习要“因师而异”。学生事先了解了学习内容,到了课堂之后已不是白纸一张,这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深入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创造性使用教材,大胆重组教材,以保持学生预习之后对新知仍有新鲜感,保证其学习新知的热情。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设计教学流程,合理调度课堂教学进程,因材施教,使学生预习与课堂学习两种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在预习之后的课堂教学中,能与学生进行更高层的精神交流,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师生交流互动相得益彰。反之,还不能深刻理解教材并灵活掌控课堂的教师,如果在学生预习之后仍“照本宣科”,不仅会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还易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后进生没吃好”的现象。

总之,预习是课堂的延伸,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更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便进一步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参考文献】

[1]李炽朋.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8).

[2]胡爱玉.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J].教学月刊社,2005(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运用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