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原文
亲爱的父母亲:
别了,现在什么也不能阻挠我投笔从戎了。我知道父母亲一向是通情达理的,对于女儿的行动,是不会有异议的,我之所以不别而行,这是女儿勇气不够的缘故……此去虽然千山万水,未卜安危,但是,以有用之躯,在有用之日,尤其是在祖国危难的时刻,正是青年奋发效力的时机。
……
走之前,我是难过极了,在每分钟内,我的心起着跌宕数次的矛盾冲突。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和弟妹是我所爱的,但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所以,虽然几次的犹疑踌躇,到底我是怀着悲伤的情绪,含着辛酸的眼泪踏上征途了。虽然我的力简直够不上沧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能汇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女儿雪樵留书
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十八日
家书故事
白雪樵,又名白雪娇,祖籍福建安溪,生于马来西亚槟城一个富商家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开始封锁沿海交通通道。1938年10月以后,从香港至广州和广西的两条国际通道均被切断,滞留在香港的2万多吨军火,必须转从刚建的滇缅公路运入。因滇缅公路崎岖不平,地势极为险恶,没有熟练技术的驾驶员是无法胜任的,而国内缺此方面人才。1939年,国民政府即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呼吁,招募熟练的司机及机工回国服务抗日,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随即发出招募通告。此时,侨居马来西亚槟城的白雪樵,看到南侨总会发出的通告后想报名参加,但她心想自己是女性,父母一定不会答应,于是瞒着父母,化名施夏圭报名应征。出发前,白雪樵悄悄写下一封家书,嘱咐同事在她出发后寄给父母。家书最终没有发出,却被当地华文报纸《光华日报》发现,全文登载,一时轰动南洋。此时,白雪樵已在奔赴滇缅公路的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