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梅++刘清波++陈智勇++覃静萍++杨华
摘要 介绍了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与植物产业化的有机结合所采取的措施,以供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参考。
关键词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植物产业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329-01
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生物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各个学科领域,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生物技术是我国目前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实验技术[1-3]。细胞工程实验又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中代表着最新发展前沿的一门实验技术课程。细胞工程是指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案,通过在细胞、亚细胞或组织水平上进行实验操作,获得具有目的性状的细胞、组织、器官或者个体以及生物制品的综合性生物工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4]。
高等院校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5-6]。植物细胞工程实验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程开设,在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7]。植物细胞工程技术作为一门前沿技术,自从1960年法国G.Morel将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于兰花的快速繁殖,并实现兰花植物产业化以来,被广泛运用于快速繁殖、植物脱毒、人工种子生产、新品种获得、药用成份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和医学等领域必不可少的辅助技术,并为植物基因工程的目标实现创造了前提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植物产业化是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的主流趋势和目标。
所谓植物产业化,是指以植物为原料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利用,使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人员、机械设备、生产原料、生产方法、生产环节等)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形成一系列标准化的生产工艺,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要实现植物产业化,首要前提条件是具备成熟的植物生产技术和充足的植物原料,而植物生产技术是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院校实验室内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和企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是实现植物产业的必然途径。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实践研究。
1 建立企业所需的植物材料,即生产原料供应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
将企业需要产业化的植物材料作为实验课教学的材料,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试验,每组同学负责1个试验处理,在实验课教学中由任课教师实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索。综合分析各个试验处理的结果,最终获得植物材料的快速繁殖体系、细胞培养体系、多倍体筛选体系等,为企业生产提供稳定充足的原料来源和技术支持。
2 更新和充实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的试验材料和试验项目,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上述植物材料的快速繁殖体系、细胞培养体系、多倍体筛选体系等试验项目更新充实到过去单一的实验项目中,使得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体系成为一个以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为主线的整体化、系统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将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实习基地建在企业生产车间
将植物细胞工程课程1周的实习教学安排在企业车间进行现场教学,并抽取部分学生参与生产线操作。将教学课堂搬到企业生产线上,将企业的生产车间建设成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的实习基地,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锻炼,并全程了解企业生产的流程和技术转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为企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创新奠定基础。
4 建立由学校培养人才、输送技术,企业吸纳人才、转化技术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
学习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的优秀学生,根据其学习兴趣和职业规划,可以在毕业实习时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将学生培养成企业的后备技术人才,既可以降低企业培养人才的成本,又可以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并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实现学校培养人才和输送技术、企业吸纳人才和转化技术的有机结合。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研究探索,建立了企业的生产原料供应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例如建立了青蒿的离体快速繁殖体系和栽培技术体系,为企业提供了提取青蒿素的植物原料;优化了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体系,例如将火龙果种苗快速繁殖、百合种苗快速繁殖、铁皮石斛快速繁殖等技术充实到植物细胞工程课程中;建立了植物细胞工程课程实习基地,实现了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与植物产业化有机结合。本项目的研究,将为企业降低生产原料、技术和人才培训成本,最大化地提高经济效益,对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的建设、生物类和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升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参考文献
[1] 朱建军,尹一兵,毕恣,等.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312-313.
[2] 付延玲.对高校实施创新性实验的认识和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12-15.
[3] 蒋群,李志勇,张雪洪.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9):88-89.
[4] 李志勇.细胞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 孟庆繁,周慧,逯家辉,等.生命科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547-1549.
[6] 张存新,杜英,张铭.“细胞工程实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2):47-48.
[7] 胡尚连,孙短,曹颖.植物细胞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2):136-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