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卫建++曹永辉++徐阜良
摘要 研究瑞兰牌腐植酸复混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湖南新合作三维农资有限公司生产的43%瑞兰牌腐植酸复混肥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晚稻上施用时,用量以450 kg/hm2+肥大饱(含氮26%)150 kg/hm2为宜。
关键词 晚稻;瑞兰牌腐植酸复混肥;用量;增产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221-01
经抽样检验,湖南新合作三维农资有限公司生产的43%瑞兰牌腐植酸复混肥(含18% N,5% P2O5,12% K2O,腐植酸≥4%、有机质≥5%),产品质量符合GB15063-2009复混肥料国家标准。据产品资料介绍,该产品对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稻分蘖,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具有明显效果[1-2]。为探讨瑞兰牌腐植酸复混肥在赫山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摸索该腐植酸复混肥的最佳施用量,为该品牌复混肥在我省推广应用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在赫山区八字哨镇高梁坪村某农户的责任田中进行,试验地坐标为北纬28°36′33″、东经112°32′51″,坵名八斗坵。试验田为当地中等肥力水平的红黄泥。试验前取试验地耕层混合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如下:土壤有机质35.4 g/kg、碱解氮184 mg/kg、有效磷25.5 mg/kg、速效钾146 mg/kg,pH值5.1。
1.2 试验材料
湖南新合作三维农资有限公司生产的43%腐植酸复混肥、肥大饱(含氮26%)。供试作物为常规晚稻,品种为湘晚籼12号。
1.3 试验设计
采用对比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施43%腐植酸复混肥300 kg/hm2作基肥、施肥大饱150 kg/hm2作分蘖肥;处理B:施43%腐植酸复混肥375 kg/hm2作基肥、施肥大饱150 kg/hm2作分蘖肥;处理C:施43%腐植酸复混肥450 kg/hm2作基肥、施肥大饱150 kg/hm2作分蘖肥;处理D:施43%腐植酸复混肥525 kg/hm2作基肥、施肥大饱150 kg/hm2作分蘖肥;处理E:施43%腐植酸复混肥600 kg/hm2作基肥、施肥大饱150 kg/hm2作分蘖肥。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30 m2。试验田四周设置2.5 m宽保护行。试验小区田埂自犁底层以上全部用农膜包好,并保持原状不动,防止肥水串排串灌[3-5]。
1.4 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试验于6月20日播种,采用308孔盘育抛秧,大田用种量为97.5 kg/hm2。7月22日施基肥,7月22日抛栽,每个小区抛5个盘,7月27日施追肥。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高产管理措施。10月20日收获,收获时分小区单收、单晒、单独称重计算各小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晚稻分蘖的影响
从试验考种分析,处理E的最高苗数最多,分蘖率最高,较处理A最高苗数多108万株/hm2,分蘖率高49.8个百分点;较处理B最高苗数多90万株/hm2,分蘖率高45.4个百分点;较处理C最高苗数多32.4万株/hm2,分蘖率高16.1个百分点;较处理D最高苗数多7.2万株/hm2,分蘖率高7.4个百分点(表1)。
2.2 不同处理对晚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试验考种分析,处理C的综合经济性状最好,有效穗数最多、穗长最长、穗实粒数最多、理论产量最高。处理C较处理A有效穗数多60.0万穗/hm2,株高高2.45 cm,穗长长1.59 cm,穗实粒数多2.54粒,结实率低2.5个百分点,千粒重低0.06 g;较处理B有效穗多21.6万株/hm2,株高高2.22 cm,穗长长0.32 cm,穗实粒数多1.65粒,结实率相同,千粒重低0.03 g;较处理D有效穗多35.0万株/hm2,株高高0.18 cm,穗长长1.15 cm,穗实粒数多2.71粒,结实率高3.8个百分点,千粒重高0.06 g;较处理E有效穗数多19.2万穗/hm2,株高矮0.67 cm,穗长长0.6 cm,穗实粒数多4.97粒,结实率高6.7个百分点,千粒重高0.1 g(表2)。
2.3 不同处理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C产量最高,为7 453 kg/hm2。与处理A比较,增产480 kg/hm2,增产率6.9%;与处理B比较,增产196 kg/hm2,增产率2.7%;与处理D比较,增产450 kg/hm2,增产率6.4%;与处理E比较,增产480 kg/hm2,增产率6.9%,经F检验,处理C与处理A、B、D、E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3)。
2.4 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C的经济效益最高。与处理A比较,增加纯收入1 086元/hm2;与处理B比较,增加纯收入402.2元/hm2;与处理D比较,增加纯收入1 665元/hm2;与处理E比较,增加纯收入1 986元/hm2(表4)。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在该试验条件下,施用43%瑞兰牌腐植酸复混肥450 kg/hm2+肥大饱(含氮26%)150 kg/hm2的处理,综合经济性状最优,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佳[6-7]。
4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肥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 张道勇,王鹤平.中国实用肥料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杨晓军,杭波,陈养平,等.腐植酸精制有机肥在小麦和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腐植酸,2013(1):25-28.
[4] 田丹碧,田定一.红原县1#泥炭腐植酸促进水稻生长的初步试验[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12): 1065-1066.
[5] 王小雪,王艳群,薛世川,等.腐植酸专用肥分层异位同播技术对玉米生长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3): 7-11.
[6] 王森,韩思训,耿兵,等.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腐植酸对磷的转化效果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3(5): 551-556.
[7] 水稻正确施肥方法[J].农家致富顾问,2010(7):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