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燕++葛红++陈满峰++汪凯华++缪亚梅++王学军
摘要 为了加快代森锰锌防治蚕豆赤斑病的应用推广,进行5个蚕豆品种的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1.84%~84.06%,增产率为32.73%~44.04%,均优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g/hm2处理,由此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蚕豆赤斑病具有显著的防病和增产效果,作为多菌灵的替代药剂,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蚕豆赤斑病;防效;产量
中图分类号 S43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123-01
蚕豆赤斑病(Botrytis fabae)广泛发生在我国各蚕豆种植区,是长江流域蚕豆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一般发生年份,病情指数在30左右,严重发生年份,病情指数可高于50,造成植株叶片脱落,甚至早衰和枯死,导致50%~70%的产量损失[1]。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蚕豆赤斑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蚕豆品种都难于抵抗病菌的侵染危害。目前,蚕豆赤斑病主要还是采取化学防治,药剂以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为主,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防治效果越来越差,生产中防治效果只能达到30%左右[2],因此筛选防效好的药剂对于蚕豆的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属保护性杀菌剂,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1-3],为了了解其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于2014年进行了大田示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示范试验在启东市寅阳镇(品种为启豆2号,收干籽品种)、海门市悦来镇(品种为海门大青皮,收干籽品种)、南通市通州区三余镇(品种为日本大白皮,鲜食品种)、如东县大豫镇(品种为通蚕鲜7号,鲜食品种)和如皋市如城镇(品种为通蚕鲜6号,鲜食品种)进行。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商品名大生、Dithane M-45等,美国陶氏益农公司)、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北京中农科创投资有限公司);防治对象:蚕豆赤斑病,田间自然发病。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A)、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g/hm2(B),以清水作空白对照(CK)。不设重复,各处理面积分别为10 000、667、333 m2。
1.4 试验方法
于4月初发病初期进行药剂喷雾处理,7 d后再施药1次,共防治2次,采用手动喷雾,喷液量750 kg/hm2。
于5月11日分别调查田间蚕豆赤斑病的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4-5],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处理调查200株;试验结果采用DPS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各示范点选择喷施2种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同一家农户单独收获;测定每个处理和空白对照区蚕豆产量。防病增产效果和防治效果的计算公式[6-7]如下:
防病增产效果(%)=■×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防治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
2014年蚕豆赤斑病在江苏省南通地区大发生,4月初即见赤斑病零星发生,5月初赤斑病大暴发,田间出现叶片脱落,甚至早衰和枯死症状。采用处理A防治后,蚕豆赤斑病在发病时间和显症高峰与空白对照基本一致,都在5月初,但药剂处理区发病率较低,而对照发病较重。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A对5个品种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1.84%~84.06%,均优于处理B。5个品种中,以日本大白皮田间赤斑病发病最重,病情指数为55.48,防治效果也低于其他4个品种,说明在重感赤斑病蚕豆品种中,应视天气情况再增加1次接力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
2.2 安全性
于2次施药后3、5、7、10 d目测各试验处理,均无药害,蚕豆生长正常,说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供试的启豆2号、海门大青皮、日本大白皮、通蚕鲜6号、通蚕鲜7号5个蚕豆品种均表现安全。
2.3 对蚕豆产量的影响
蚕豆赤斑病对蚕豆产量的影响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结荚量减少;二是已经结荚的灌浆受到影响,造成粒重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达32.73%~44.04%,处理B也具有增产效果,增产率为7.29%~25.94%。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蚕豆赤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于发病初期施药2次即可,但对于重感赤斑病品种,应根据天气情况增加施药次数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此外,该药剂对蚕豆的增产效应较好,增产率达32.73%~44.04%,应加快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王晓鸣,朱振东,段灿星,等.蚕豆豌豆病虫害鉴别与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
[2] 顾春燕,葛红,王学军,等.防治蚕豆赤斑病的药剂筛选研究[J].现代农药,2013(3):46-48.
[3] 顾和平,陈新,陈华涛,等.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防治效果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 ,2012(3):329-331.
[4] 史树琼. 蚕豆赤斑病的发生和防治[J].云南农业,1995(12):21-24.
[5] 姜春义,张爱俊,沈书龙,等.三种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江苏农药,1996(2):21-22.
[6] 孙广宇,宗兆锋. 植物病害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47-148.
[7] 张惠芳,郭延平,李龙,等.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的防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4):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