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杞7号枸杞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2015-08-17 05:16马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枸杞病虫害防治

马新

摘要 对宁杞7号枸杞的土肥水管理及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进行详细介绍,以为宁杞7号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枸杞;宁杞7号;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6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120-01

宁杞7号由宁夏农科院国家枸杞中心选育,自交亲和水平高,发芽早,生长快,生长量大,单一品种建园可稳产高产,5年即可进入盛果期,耐肥水,耐修剪,耐盐碱,抗寒、抗旱、适应性强。项目区地处原州区西北部的黄铎堡镇何家沟村,海拔1 540 m,降水量350 mm,≥10 ℃积温3 000 ℃,无霜期135 d。土壤多为砂壤土、湘黄土,pH值8.1,属干旱节水灌溉区。2015年“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项目实施,种植宁杞7号46.67 hm2,栽植苗木16万株,配有滴灌系统。本文以该区为例,对其水肥土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进行论述。

1 土肥水管理

1.1 耕作

早春土壤解冻,对间作区浅耕15 cm,树冠周围10 cm,5—8月结合除草每月中旬中耕1次,翻晒均匀,不伤根,对土壤进行杀菌、杀死土壤中羽化的虫体,降低虫口密度。

1.2 施肥

幼树期,成活后6月初、7月中旬各追肥1次,每次每株100 g为宜。2~3龄树,发芽前、盛花期前、果实初熟时各追肥1次,沿树冠外沿用机械开15 cm深的环形沟施入,其中发芽前至抽新梢时,追施尿素、二铵混合肥250 g/株,盛花期、果实成熟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50 g/株。随着树龄增大,施肥量也相应增加,前期以氮磷肥为主,后期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高温时减少氮肥用量,避免肥害[1]。

1.3 灌水

春季萌芽抽枝前灌透水,促发新枝,落叶后灌足冬水“洗碱、压盐”,确保田间水量,避免抽干。盛花期、盛果期灌水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可少量多次,以放过水为主,高温期避免地表积水,灌水后结合除草及时旋耕,确保土壤湿度的同时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

2 病虫害防治

2.1 农业防治

早春和晚秋清理园内枯枝落叶,连同剪除的病残枝,集中园外烧毁,消灭病虫源。

2.2 化学防治

2.2.1 蚜虫。在4月初至8月下旬,选择蚜虫(干母)乳化期和无翅胎生期等最佳防治期,在枸杞展叶、抽梢期用2.5%扑虱蚜3 5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开花坐果期用1.5%苦参素1 200倍液、5%绿得宝1 0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2]。

2.2.2 枸杞木虱。在成虫出蛰期(3月至5月下旬),用4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喷洒园地及其周围沟渠道路,园地喷后要浅耙;若虫发生期用1.5%苦生素1 2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500~1 0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防治;秋末冬初及春季4月以后,灌水翻土以消灭越冬成虫。

2.2.3 瘿螨。在叶片、嫩茎、花蕾上形成紫色虫瘿,使植株无法正常生长。越冬前及时对枝条缝隙内的越冬成螨用石硫合剂防治,成虫转移期,选用1%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对树冠及地面喷雾防治,摘除有虫瘿的枝条并带出园外处理[3]。

2.2.4 锈螨。成虫在枝条皮缝、芽眼、叶痕等隐蔽处越冬,发芽后到新芽上为害并产卵繁殖,在叶面游离生活,被害叶片变厚质脆,呈锈褐色而早落。成虫期用石硫合剂600~800倍液,若虫期用1%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对树冠喷雾防治。

2.2.5 红瘿蚊。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枸杞现蕾时,越冬成虫羽化在花蕾上产卵危害,新梢蕾期盛发。成虫羽化前期采用以树行为中心在树体两侧覆盖地膜的物理防治方法,宽度保持在超出树冠投影面积15~20 cm;5月15日前后成虫羽化结束时撤膜。

2.2.6 黑果病(炭疽病)。枸杞炭疽病主要以菌丝体残留于树上、落在地面的黑果内或地下20~30 cm处越冬,该病的发病速度和危害程度与湿度和降雨量成正比,全年发病高峰和降雨量相符合,并且温度愈高潜育期愈短。对该病的防治应关注当地天气变化,如预报有连续阴雨需提前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保护剂100倍液预防;连阴雨结束后,在4 h内采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40%杜邦福星氟硅唑乳油6 000~10 000倍液,每隔7 d左右防治1次,连防2~3次,也可以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

2.2.7 白粉病。宁杞7号对此病抗性弱,需重点监控,病菌以闭囊壳随病组织在土表面及病枝梢的冬芽内越冬,翌年春季开始萌动,在枸杞开花及幼果期侵染引起发病,此期是该病害防治的关键期。天气干燥比多雨天气发病重,日夜温差大有利于此病的发生、蔓延,防治可参照黑果病。

3 参考文献

[1] 周元满.枸杞的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J].防护林科技,2005(1):74-76.

[2] 张建军,刘德海.固原市原州区马店村枸杞炭疽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7):159.

[3] 崔爱萍,王年锁.枸杞的价值及栽培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00(4):3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枸杞病虫害防治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枸杞怎么吃,营养最有效
采枸杞
五招挑出好枸杞
红枸杞与黑枸杞哪个补肾效果更好
枸杞嚼着吃最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