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和播期对杂交玉米遵糯4号鲜穗数的影响

2015-08-17 16:04伍名龙龙正凯舒中兵段明禹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鲜食玉米播期密度

伍名龙++龙正凯++舒中兵++段明禹

摘要 采用206最优回归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遵糯4号鲜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密度和播期范围内,随二因素升高,鲜穗数先升后降。综合考虑,密度在55 500~64 500株/hm2、播期在4月12—18日水平区间内,有利于遵糯4号鲜穗数的提高。

关键词 鲜食玉米;遵糯4号;鲜穗数;密度;播期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014-02

Influence of Density and Sowing Date on Fresh Spike of Hybrid Corn Zunnuo 4

WU Ming-long 1 LONG Zheng-kai 2 SHU Zhong-bing 3 * DUAN Ming-yu 3

(1 Qiandongn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 in Guizhou Province,Kaili Guizhou 556000; 2 Qiandongnan Design Institute of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3 Zuny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bstract With the best regression design of two factors,the influences of density and sowing date on fresh spike in the Zunnuo 4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test density and sowing date,with the two factors increasing,fresh spike increased first and decreased later,considering that it was beneficial for the spike of fresh maize Zunnuo 4,it was suitable for us to select 55 500~64 500 plants per hectare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in April 12 to April 18 of planting sowing for its fresh spike.

Key words fresh maize;Zunnuo 4;fresh spike;density;sowing date

作物群体的受光能力和内部光分布特征影响其光合作用,而冠层的形态结构是影响作物光合特性、群体光分布的重要因素[1-2]。玉米冠层通过其内部的水、热、气等微环境影响群体的生物产量、光合效率。玉米冠层的功能、结构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如气候、品种、栽培措施等[3-4]。合理的行距可以改善冠层内的光照、温度、湿度和CO2等,进而提高群体的光合效率和作物产量[5-6]。另外,播种时期也是贵州玉米单产提高的限制因素,必须掌握适当的播种期,使玉米既能顺利出苗,又使出苗后有足够的生育时间,能正常成熟[7]。因此,本试验采用206最优回归设计方案[8],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条件下遵糯4号鲜穗数的变化规律,旨在为提高鲜穗数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黔东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田,海拔700 m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分别为15、35、3 ℃,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 200 mm。

1.2 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为遵糯4号(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

1.3 试验设计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206方案,X1为种植密度(上限67 500株/hm2,下限37 500株/hm2);X2为播种时期(上限4月30日,下限3月31日),其具体处理设计见表1。

1.4 试验过程

播种时间为2013年4月中旬,按试验要求进行。施复合肥(15-15-15)450 kg/hm2作基肥,苗期、穗期各施尿素225 kg/hm2。其他栽培管理按高产要求进行。

1.5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测定各个处理鲜穗数,具体方法是连续收获小区中间2行的果穗,去除苞叶后计算有效果穗。试验数据用Excel、DPS 7.05[9]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回归方程的建立

利用表1数据,建立种植密度(X1)、播期(X2)与鲜穗数(■)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

■=63 726.67+5 727.48X1-1 007.52X2-5 199.95X12-4 544.24 X22-722.52X1X2

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F=99 502.33,差异极显著,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关系显著,该方程能反映实际情况。

2.2 主效应分析

将任意两因素的值固定在零水平,可得恒定播期、密度条件下X1(密度)、X2(播期)与鲜穗数 ■ 关系的方程式:

■■=63 726.67+5 727.48X1-5 199.95X12

■■=63 726.67-1 007.52X2-4 544.24X22

将各编码值代入上述回归方程中可得,在密度、播期恒定时鲜穗数的变化情况(图1)。可以看出,编码值分别为-1.0~0.2、-1.0~-0.2(即密度37 500~55 500株/hm2、播期在3月31日至4月12日),曲线斜率较大,且为正,说明密度、播期在该区间内,表明随密度增加,播期延后,鲜穗数增加明显;编码值分别为0.2~0.8、-0.2~0.2(即密度55 500~64 500株/hm2、播期在4月12—18日),曲线变化较平缓,表明随密度增加,播期延后,鲜穗数增加不明显,且在该区域内鲜穗数达到最高值;当密度、播期的编码值分别超过0.8、0.2(即密度64 500株/hm2、播期在4月18日)时,曲线斜率再次增大,且为负,表明随密度增加,播期延后,鲜穗数明显下降。对方程进一步分析,当X1编码值为0.55(密度为60 760.87株/hm2)时,鲜穗数可达最高值,为65 303.8穗/hm2;当X2编码值为-0.11(播期为4月14日)时,鲜穗数可达最高值,为63 782.52穗/hm2。endprint

2.3 边际效应分析

由鲜穗数(■)的回归方程,分别求 ■ 对X1、X2的偏导数,即可分别得到密度、播期的边际效应方程:

■=63 726.67+5 727.48X1-5 199.95X12

■=63 726.67-1 007.52X2-4 544.24X22

在其他因素取零水平时,分析播期、密度对鲜穗数影响的边际效应(图2)。可以看出,播期边际效应变化幅度小于密度边际效应变化幅度,且随着播期、密度的增加,边际效应逐渐下降。当X1=0.56(密度为60 922.5株/hm2)、X2=-0.16(播期为4月13日)时,遵糯4号鲜穗数达到最高值,为65 413.07穗/hm2,是遵糯4号鲜穗数达到最高值时的最佳组合。

2.4 综合效应分析

将密度与播期的编码值成对代入鲜穗数(■)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可得密度、播期恒定时鲜穗数随密度、播期的变化情况(表2)。从表2可以看出,密度或播期,在中间水平,对鲜穗数影响相对较小,在低水平或高水平时,对鲜穗数影响较明显,即对鲜穗数的影响表现出大>小>大的变化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1)通过主效应分析表明,编码值分别在0.2~0.8、-0.2~0.2(即密度55 500~64 500株/hm2、播期在4月12—18日)水平区间内,曲线变化比较平缓,说明密度和播期在该区域内有利于提高遵糯4号鲜穗数。

(2)通过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当X1=0.56(即密度为60 922.5株/hm2)、X2=-0.16(即播期为4月13日)时,遵糯4号鲜穗数达到最高值,为65 413.07穗/hm2,这即是遵糯4号鲜穗数达到最高值时的最佳组合。

(3)通过综合效应分析表明,密度或播期,在中间水平,对鲜穗数影响相对较小,在低水平或高水平时,对鲜穗数影响较明显,即对鲜穗数的影响表现出大>小>大的变化趋势。

4 参考文献

[1] 余海兵,王金顺,刘正,等.施氮量和株行距配置对鲜食糯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J].广西植物,2013,33(1):64-69.

[2] 英敏,任洪,毕世敏,等.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比较[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7):43-44.

[3] 段明禹,舒中兵,胡章凯,等.不同种植密度对遵义地区玉米主推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9-10.

[4] 袁和.玉米合理密植增产的原因探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7):10.

[5] 王平,刘彩兰,姜忠米,等.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102-104.

[6] 薛国屏.超高产玉米品种合理群体结构的调控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09(3):78.

[7] 于吉琳,聂林雪,郑洪兵,等.播期与密度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3(5):43-44.

[8] 丁希泉.农业应用回归设计[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9] 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计算机处理平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76-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鲜食玉米播期密度
气候变化下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研究进展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探究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德宏州鲜食玉米产业研究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