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陈建国
陈建国,男,1973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南开封人,大学本科学历,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1992年9月至1994年 7月,河南省周口水利学校水利工程专业就读;1994年7月进入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工作;1994年7月至1998年5月,任南阳鸭河口电厂循环水泵房工程任质检员、施工员;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任鹤壁市盘石头水库工程任爆破施工负责人、工程科长、质检科长等职;2002年6月至2011年2月,任项目副经理,先后参与三门峡市西段村水库大坝,沙颍河、涡河近期治理、河口村水库、驻马店宿鸭湖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施工;2011年2月至2014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方城六标担任项目经理。
2009年度荣获省水利厅文明职工、省水利一局劳动模范;2010年度荣获省水利一局先进个人;2012年至2013连续两年荣获南水北调优秀项目经理、省水利一局劳动模范;2012年度荣获河南省直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先进个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2013年度荣获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中央电视台十大“三农”新闻人物。
陈建国任南水北调中线方城六标项目经理后,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的风采:长兄抱憾离世,他正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慈母撒手人寰,他正在工地上奔波操劳。当七旬老父缠绵病榻无人照料,他又作出了令人动容的决定:将父亲接到工地,带着老父修干渠……他忠孝兼顾,左肩扛着工程,右肩扛着亲情,热血写春秋,义举动中原。
陈建国所在的标段长7.55公里,开工最晚,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期最紧。为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他全身心扑在工程上,集思广益,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刚开工的2011年,陈建国的大哥和母亲两位亲人相继离世,他因忙于工程而没能回去看亲人最后一眼,处理完亲人后事,他擦干眼泪重又回到工地。年迈多病的父亲在农村老家无人照料,他把父亲接到工地,一边照料父亲,一边组织施工,带着老父修干渠。面对复杂的施工难题,他组织项目团队大胆创新,勇克难关。在河南段第一个学习并购置使用甩块式碎土机,第一个采用水泥改性土路拌法施工,第一个使用薄膜覆盖填筑土料,第一个使用桥梁预制蒸汽养护,第一个采用场地集中桥梁预制。创新成为方城六标进度领先的“秘密武器”。面对施工任务重,工期紧的现实,他不惜成本加大人力、设备投入,先后投入2000万元购买机械设备,保证了高强度施工需要。在天气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组织各作业队24小时不间断施工。功夫不负有心人,方城六标渠道主体工程比国家要求时间提前28天完成建设任务。陈建国认为质量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生命线,他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和以“三检制”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控制手段,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质量责任,并组织团队深入施工一线巡查,发现质量问题坚决责令整改到位,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由于手段过硬,方城六标工程质量始终保持稳定,已评定的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4%。
由于组织得力,方城六标工程进度始终保持领先。先后6次获得南阳段进度评比第一名;3次获得南水北调中线局劳动竞赛一等奖。方城六标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树为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标杆建设单位。陈建国的先进事迹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相继作出报道;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学习宣传陈建国先进事迹;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省南水北调办相继发出通知,要求南水北调系统学习陈建国感人事迹,加快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