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余
(贵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550018)
贵州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斗角舞文化的研究
陈国余
(贵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550018)
贵州水族斗角舞文化起源于水族人民的生产劳动与生活的需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鲜明地反映着水族人们的生活习俗、思想感情、宗教信仰等,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魁宝。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水族斗角舞文化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文化内涵、价值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探索斗角舞背后所反映的古老而又神秘的水族文化,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水族斗角舞文化以及水族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水族;斗角舞;文化
斗角舞,又叫斗牛舞,水语称为dǒu qui或dǒu ɑɑɑ,即“斗贵”或“都刀”,有时也叫“贵都刀”,汉译为“水牛打角”,意即斗牛、斗角。斗角舞表现为以牛角道具代牛,在芦笙节奏下两人持道具做两牛顶角相斗的场面。斗角舞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古朴而独特,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关注。人们在节日、婚礼、丧葬、祭祀、农闲时都会跳起斗角舞,不仅加深了水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同时也生动地表达了水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推动着水族的文化和文明的进步。它是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特色的瑰宝,是水族民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了解和研究水族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水族斗角舞文化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文化内涵、价值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探索斗角舞背后所反映的古老而又神秘的水族文化,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水族斗角舞文化以及水族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据都江区坝街乡羊翁村水族老人杨锦春等介绍,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或更早些时,水族祖先充军或逃荒来到贵州荔波、都匀、三都等地[1],与苗、侗、布依等民族毗邻而居。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在过传统节日时,都有斗牛风俗,其中以苗族最为突出。苗族在传统节日里举行的斗牛比赛,仪式隆重、气氛热烈、别具特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慕名而来。参赛选手牵来的水牛,都是自己精心饲养的牯牛,只只膘肥体壮,相斗起来惊险激烈,场面十分热闹。获胜的牛和它的主人,都披挂大红花,在人们鸣锣击鼓燃放鞭炮下,牵牛绕场数周,欢呼胜利,这使得水族祖先十分羡慕。但在当时,水族祖先从外地迁来,因为穷,舍不得用心爱的耕牛去参加残酷的比赛,不忍心让两牛相斗造成伤亡之故,于是他们就想出以牛角道具代替牛,然后模拟两牛顶角相斗的竞技场面,所以就叫做“斗角舞”,以此表示水族欢度节日和庆祝丰收。斗角舞因富有青春活力,而流行于贵州都柳江上游三都一带的三合镇拉揽乡、九仟镇扬拱乡、中和镇地祥乡、都江镇怎雷村寨等水族居住区。如今的斗角舞不只是村寨里自娱自乐的表演活动,而是由一些民间艺术家们在保持前辈们留下的原有的斗角舞基础上进行不断加工、创新、追求,频频亮相各大舞台,越来越受到外界的青睐与赞许。如1983年,怎雷水族村寨斗角舞队在中美洲演出中受到外国观众的好评[2]。1986年,三都县都江镇斗角舞队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进行精彩的斗角舞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有人誉称之为“东方迪斯科”[3]。2012年,在都匀市举办了“中天城投杯2012“多彩贵州”舞蹈大赛黔南赛区选拔赛”,水族的芦笙斗角舞荣获优秀奖[4]。
2.1 道具
斗角舞唯一使用的道具是用竹篾制作成的“牛头”,而自己用木头削的牛角是“牛头”最重要的部分。最初“牛头”的造型很简单,只需要用竹篾编成头形斗笠架,然后再把木削的牛角安放在斗笠的两侧即可。后来“牛头”的造型就更加自然逼真、美观大方。在斗笠上铺上黑色绸布,并绘上牛眼、牛鼻、牛嘴等。在斗笠下端缀着饰以白鸡毛的花布条,在“牛头”后面系上一块长长具有水族特色的马尾绣图案的花绸布,以遮盖舞者的背部,斗牛舞服便更加形象生动。表演时,舞者持道具舞动,在阳光照射下,“牛眼”炯炯有神,威武无比,斗笠下的白鸡毛花布条摇曳翻飞,宛如瞪起火眼金睛、凶悍待战的牯牛。乐声一起,两牛相斗,紧张激烈,难解难分,与其他民族的斗牛相比,别有一番乐趣。
图1 怎雷村寨斗角舞使用的道具“牛头”
图2 怎雷村寨的青年在表演斗角舞
2.2 伴奏乐器
斗角舞伴奏乐器主要是“三滴水”式的芦笙,有的地方为给舞台增加热闹的气氛,还会添加唢呐、莽筒、铜鼓作为伴奏乐器。芦笙所发出的声音,刚烈而带着强烈的金属声,曲调昂扬奔放,表现出水族芦笙的独特风格。舞蹈随着芦笙曲牌的节奏变化展现各种舞姿。另外,吹奏的唢呐发出刚劲饱满的音调,吹奏的莽筒发出持续的长音,再加上铜鼓低沉浑厚鼓点与斗角的动作、碰击声相呼应,把斗角舞的场面渲染得既逼真热闹又古朴温馨。
2.3 舞伴
斗角舞的舞伴是五位男扮女装的“姑娘”,头戴用三根白鸡毛、一根野鸡毛和竹篾编成的帽子,腰拴白鸡毛的花裙子。舞伴男扮女装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人们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认为女子跳舞是不成体统的,同时女子到谈婚论嫁时都会出嫁,不利于舞队的长期发展。因此,舞者男扮女装的习俗延续至今。五位男扮女的“姑娘”随着芦笙音乐的节奏跳插秧、薅秧、收割、庆丰收等动作,极具水族传统的稻作农耕文化特色。
2.4 跳法
斗角舞至今还保持着以古老的广场圆舞形式集体表演。一般是由五名各持一把芦笙的舞者在前引导,其中芦笙中最小的一把因声音最高最响而称为“公”芦笙,整个舞蹈由它引领,其余芦笙手跟随其后边奏边舞。紧随芦笙手后的是五位男扮女的“姑娘”,随着芦笙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而两个手持牛头的舞者则跟随“姑娘”身后,按芦笙节奏呈半蹲式,表演两牛相斗的动作。当舞牛者绕广场一圈后,便进入广场内继续做两牛相斗的动作,其余人在“公”芦笙手的带领下围绕舞牛者继续边奏边舞。
3.1 体现历史悠久的稻作文化
水族农业主要是水稻种植,牛耕是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水族地区在唐代便已开始使用牛耕,使人力难以做到的深翻土地、精耕细作成为现实,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水族稻作农业生产的发展。水族的牛耕生产方式沿用至今,并且不仅用于耕田,还用于拉车运输;此外,牛肉是水族人民离不开的低脂肪、高蛋白的优质食物;牛粪在水族地区也能当作生活燃料。耕牛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满足着水族人民日常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深受水族人民的喜爱。斗角舞表演时,乐声一起,两位手持牛头的舞者伴随芦笙节奏表演“牛打角”、“顶牛”、“牛打滚”等动作,边舞边斗,气氛热烈,犹如水牛在田中嬉笑玩闹,表达水族人对牛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水族历史悠久的稻作文化。
3.2 显示热情豪爽的民族性格
斗角舞是以“浪步”作为基调。据当地人讲,这种步法是模拟海浪、纪念祖先而创造的。浪步为自然门中一个综合身法、身形的动作。其顺自然之势,由心而发,随心所动,在技击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能充分体现自然门“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的特点。浪步要领是“脚用浪步无始终,身要闪烁不用力”。其动作在于对敌时踏步虚实,伺机而发而走,无始无终,见缝插针,一触即发,发如浪涌,有排山倒海之势;退走而行,一泻千里,求其全身[5]。斗角舞在浪步中融入摇头、摆尾、甩腰、顶胯、蹲转、抖肩等动作,状如波涛,起伏翻卷,变化多端,充分显示了水族人民热情豪爽和粗犷奔放的民族性格。
3.3 展现祭祀祖先的宗教文化
万物有灵是水族信仰文化的基础,而祭祀祖先是水族信仰的核心。水族人民认为人死之后,其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在冥冥之中影响乃至支配人间子孙的一切事情,能根据后裔对其的态度好坏而做出相应的回报。所以子孙如有重要的活动或发生重大灾难时,就会祈求祖先帮助他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并对之虔诚敬拜和求告,希望获其赐福禳灾。因此,在水族地区出现了许多祈福禳灾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斗角舞形象、生趣的表演,能在精神上满足祖先的精神享受,使其愉悦,然后能尽心尽力为后裔消灾除难、恩赐福泽、保佑平安,进而达到祭祀祖先的目的,因而成为水族传统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水族祭祀祖先的宗教文化。
3.4 呈现世代相承的特色教育
水族是历史悠久的稻作农耕民族。大约公元前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生活在岭南一带的“岜虽山”,开始从事原始稻作农业生产。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水族先民饱受战乱被迫离开“岜虽山”,最后定居在黔桂边境的都柳江、龙江上游。水族先民向今居住地迁徙时,不仅带上了水稻种植的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也继承了传统的稻作农耕文化。进入黔桂边境之后,创造了水族独具特色的山区梯田稻作农业文明。人们在稻作生产中,通过耕作、播种、插秧、灌溉、薅秧、收割等劳动方式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同时把祖辈长期积累下来的稻作生产经验和技能通过斗角舞传授给下一代年轻人,寓教于乐,他们不仅掌握一定的稻作生产技术,还传承了水族传统的稻作文化。
4.1 健身价值
斗角舞的舞蹈动作较为丰富,可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适当的锻炼,有利于人们增强体质。运动时全身骨骼肌肉得到充分锻炼,有效提高了人们呼吸系统机能,促进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提高,使骨骼粗壮、肌肉结实和围度增大,延缓年龄增长而带来的生理机能衰退,使人们的动作机敏、灵活、富有朝气。长期进行斗角舞练习,还能把身体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使人体外型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给人以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感觉。
4.2 健心价值
水族生活在贫困落后的偏远山区,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他们需要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进而调节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斗角舞因融进了牛的左顾右盼、摆尾抖毛、打滚翻身等动作,表现了牛的驯服和憨态可掬,整个舞蹈诙谐活泼,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因此,无论是舞者还是观众都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助于人们减少焦虑、抑郁、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
4.3 交流价值
斗角舞是一项集体表演的项目,需要参与者之间良好地配合,才能跳出精彩的舞蹈。斗角舞一般由五名芦笙手领舞,紧随其后是五名舞伴,观众也可以加入舞蹈中伴舞,跟随五名舞伴按芦笙节奏伴舞。而两位手持牛头的舞者在广场中央随着芦笙节奏表演两牛相斗的动作。人们通过参与斗角舞聚集在一起,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加强民族团结,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4 审美价值
斗角舞融音乐、舞蹈、道具于一体,艺术性强,气势恢宏,使人耳目一新,乐于欣赏。表演时,伴奏乐器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烈的感情色彩、美妙的意境风格,带给观赏者无限的欢乐;在舞蹈动作上,摇头、甩腰、蹲转、摆尾、抖肩等都遵循着美的规律,让观赏者产生意蕴美的共鸣和神韵美的美感;在斗笠上铺上黑色绸布,并利用马尾绣技术刺绣出牛的五官,斗笠下端缀着饰以白鸡毛的花布条,就制作成斗角舞唯一使用的道具“牛头”。“牛头”背后还挂着一块马尾绣图案的花绸布,道具更加形象生趣,使欣赏者在视觉上获得了美的享受。
斗角舞文化起源于水族人民的生产劳动与生活的需要,它与水族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婚丧嫁娶、节庆集会、祭祀崇拜等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人们在节日、婚嫁、丧葬、祭祀、农闲时都会跳起斗角舞,表达自己民族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反映水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同时,斗角舞具有健身、健心、审美、交流等价值,为提高民族健康水平、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魁宝。因此,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历史悠久而风格独特的斗角舞文化在多民族文化的大舞台上绽放着绚丽的光芒,为繁荣民族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卷)[M].北京市:中国ISBN中心,2001:949.
[2]中国传统文化.水族农耕文明之体现——“斗角舞”[EB/OL].2014-03-03/2014-12-07.http://www.zhwh365.com/article_1891.html.
[3]甘德荻.社会科学千万个为什么民族卷[M].北京市: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154.
[4]黔南州.三都舞蹈魅力绽放2012“多彩贵州”[EB/OL].2012-07-25/2014-12-07.http://qn.gog.cn/system/2012/07/25/011563723.shtml.
[5]黄平波.黔东南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380.
AResearch 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Dou Jiao Dance in Shui Naitionality
CHEN Guo-y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Guizhou Normal College,Guiyang,Guizhou 550018)
Dou Jiao Dance originates from the needs of Shui nationality’s life and work,and has formed rich local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long history,distinctly reflected the customs,thoughts and feelings,religion and beliefs of Shui nationality.It contains their pursuit of life value,and i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By applying such methods as documentary analysis,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ogic analysis,the author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origin,manifestation,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values of Shui Dou jiao Dance and explores the ancient and mysterious Shui culture reflected by Dou Jiao Dance,in the hope of contributing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ing of Dou Jiao Dance culture and Shui culture.
Shui nationality;Dou Jiao Dance;Culture
J722.22
A
1673-1891(2015)01-0136-04
2014-11-29
陈国余(1983-),男,广东湛江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