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在所有中国人的记忆中,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卢沟桥事变以及以它为标志的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在这一年,无数中国人的命运被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中,找不到归处。在这一年,无数中国士兵牺牲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找不到尸骨。也是在这一年,无数中国城市挣扎在日军的铁蹄之下,只能等待着沦陷,却找不到任何出口。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南京大屠杀公祭中的这段铭文,让我们重新忆起那段艰难的岁月。
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说: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
当我们重新审视78年前的那段历史,我们依然能发现许多未曾发现或重视的细节,我们可能又会获得不曾分析到的因果关联。对于卢沟桥事变而言,历史事件的“事实”越清晰,其在历史进程里的意义却可能越模糊。它何尝不是一系列前因之结果,作为一种转折性的因素,它又导致一系列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温和纪念永远不会过时。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分别以七七事变、八一五日本投降、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为时间节点,推出“国殇1937”“胜利1945”“纪念2015”三组特别报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你看到这个民族的过去,同时,也因为我们现在的纪念而看到这个民族的未来。
本期为“国殇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