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人民”的新闻大咖

2015-08-15 06:33石闯
时代报告 2015年7期
关键词:河南习近平

石闯

非常有幸,在乙未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结识了赵德润先生。之前,我对他的了解并不多,只是在阅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2月22日推送的一篇《习近平成为最高领导人绝非偶然》的文章后,才对他格外关注起来的。

31年前的1984年,也是在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四月天,身为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的他深入石家庄市正定县,采访了从中央机关下来的年轻的县委书记习近平,一气呵成了通讯《正定翻身记》,在刊发后,使习近平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对他来说,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那一年,习近平31岁,敢说敢干,意气风发;而赵德润38岁,从容镇定,文采飞扬。20多天的交往和交心,让两人结下了一段绵延二三十年的友谊。从福建、浙江到上海等地,身居高位的习近平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他。

一个以报道为职业的新闻记者,能够被一个大国的领袖铭记在心,放眼全国能有几人?看来,他的稿子真正写到了采访对象的心坎上,而能做到这份儿上,不是莫大的荣耀吗?已令多少同行望尘莫及!无疑,这是新闻界的佳话,应该写进当代新闻史中。

当下,有不少同行没干多久就转行了,而赵德润却干了一辈子,用38年的追逐和耕耘,记录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展示了一个多彩的人生。他对新闻的挚爱和坚守、他为人的儒雅与谦逊,令人称赞。作为职场后辈,我在想,怎样才能无愧于记者的光荣称号,我们应从先生身上汲取什么营养和力量?

第一次知道赵德润的大名,是在2003年仲夏,那时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一次,在郑州市花园路南段的地下通道书店闲逛,偶然间看到一本厚厚的书,名叫《赵德润作品选》。翻开后就被目录吸引住了,也感到很吃惊,里面竟有关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新闻作品。

总书记情系中原大地,这是多么重大鲜活的题材,而作者不仅抓住了,且写得活灵活现,他该有多牛气啊,不禁肃然起敬。当时我做校报学生记者已有两年,对新闻采写有了粗浅的认识,可惜一看书的定价119块,囊中羞涩,只得抱憾而归。

事实上,出了地下书店一抬头,就是新华社河南分社的新闻大厦,高高耸立、气派非凡,书的作者就在里面办公。不过,也正是那一年,先生卸去担任了十年的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一职,由资深的“新华人”实现了向“光明人”的转身,赴京履新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从1985年至2003年,从39岁至57岁,这名来自吉林长春的东北汉子,这名从北大哲学系走出的高才生,从记者做起,历经记者站长、采编主任、副社长,一路晋升为社长。在最年富力强的时候,赵德润先生将18年的宝贵光阴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河南。

我总觉得,一线的年轻同行们不应该遗忘他,因为他是河南新闻界当之无愧的骄傲,不仅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还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长江韬奋奖”的得主。

江泽民主持中央工作十多年来,三次走进河南视察,他三次随同采访并出色完成了报道。他在1992年采写的《总书记晤见小和尚》,想人所未想,至今仍被新闻理论界所津津乐道。这篇通讯成功摘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一些大学新闻系还把此文选入教材。

穆青说,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东西,把它奉献给人民。赵德润从未忘记,他说,记者的舞台在现场,只有到现场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对人民的疾苦和欢乐感同身受,才能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当好他们的代言人。

是啊,一个有所追求的新闻人,总得靠理想来支撑,靠作品来说话,这样才会过得大气、硬气,才不会迷失自我、随波逐流。要不,多少年后,在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拿什么来怀念?

从2006年农历三月三始,升格后的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议程固定为九项: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而恭读拜祖文是重要一项,负责撰写拜祖文的均是文化大家,比如许嘉璐、范曾、王立群等。

尽管对拜祖大典神往已久,但以记者身份亲历其中还是第一次,而且啃的还是“硬骨头”——专访乙未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文的撰写者、重量级嘉宾赵德润先生。心里顿感不安,怕做不好,但更多的是惊喜,早就想趁机会拜会一下这位被习大大惦记的新闻大腕了。

在第九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赵德润先生坐在前排中间位置,他的左边是徐光春先生,我不时地回过头张望,将他盯得死死的。会后散场时,我冲上去索要了先生的手机号。当晚,通过微信进行约访,先生愉快地答应了,而与他的深入交流是在专家研讨会上。

先生身材高大,温文尔雅,一身书卷气,无形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言谈之中道不尽对河南的深情厚谊。采访结束后,他欣然在洁白的A4纸上为我题词:执言为大众,十年磨一剑。我当然很高兴,因为到明年盛夏,我从事新闻行业已满十年了,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

赵德润是新闻界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28年的新华社生涯和6年的光明日报阅历,让他有机会深度地融入社会,聆听百姓心声,触摸时代的脉搏,也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习近平成为最高领导人绝非偶然》一文,我读了很多遍,心潮起伏。我万万想不到,1984年至2015年,时隔了漫长的31年,他当年的采访笔记居然还保留着,采访之深入,叙述之详尽,情感之真挚,深深地感染着我,尤其是其中的两段话更是记忆尤深:

“我和习近平当初是君子之交,这种友谊的开端,是在他30岁出头时。初次相交那种真诚、那种一尘不染的纯真,我一直珍藏在心里。”

“习近平是个有思想、有作为、有担当的人,这是我30年前的观察,也是今天的判断。”

先生何尝不是一个有思想、有作为、有担当的人。他的代表作《赵德润作品选》,就是一部中部大省的变迁史。身为分社领导,他却从不离开采访一线,139篇文字稿件和313幅摄影作品交相辉映,忠实地记录了改革时代的历史印记,这是他给自己的交代。

2009年11月13日,63岁的赵德润从温家宝总理手中接过“国务院聘任书”,光荣地成了一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职责是咨询国是、民主监督、文化建设,这是多么巨大的肯定。

要知道,从1951年7月毛泽东倡议设立中央文史研究馆以来,按照“德、才、望” 兼备标准,馆员总数才仅有289位,比如章士钊、柳亚子、齐白石、陈寅恪、叶圣陶、张恨水、萧乾、启功等名家,而新闻工作者到馆任职实属凤毛麟角,可见先生声名之显赫。

先生还担任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主席,经常出席全国各地的文化盛会,可谓忙碌达人。这一切,他乐此不疲,他的一生似乎闲不下来,这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情怀使然。

但凡去过南阳市内乡清代县衙的人,都会记这样一副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赵德润烂熟于心,还进行了改动,上联是“登一稿不荣,毙一稿不辱,勿说一稿无用,宣传全靠一稿”,下联是“吃河南之饭,穿河南之衣,莫道河南可欺,自己也在河南”。

用他的话说,上联说的是记者要理性地对待自己稿件的得失问题,下联则是要正确地对待自己与河南百姓的鱼水关系。当然,这也是先生的幽默之处。

在新闻媒体,登稿和毙稿,多正常的事儿,谁没经历过?作为记者,都想把自己的稿件给登出来,可作为编辑,鉴于质量不佳或其他因素,毙稿也不可避免。人总得往前看,不能因一两篇稿子被枪毙了,就闷闷不乐、撂下挑子吧,做新闻同样需要宠辱不惊的心态。

那么,如何出色地完成采访,在自己手中诞生出名篇佳作呢?这个问题困惑着不少同行。有的人一年刊发一二百篇稿件,但大多鸡零狗碎,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敷衍了事,写谁谁看,谁写谁看,又有几篇东西能好意思拿得出手呢?

新闻事件的转瞬即逝,让一些新闻从业者变得浮躁不堪,热衷炒作,而逐渐地忽略了新闻行业的职业操守,一些人更是以曝光相要挟追名逐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正因如此,我觉得,新闻人应回归本真,脚踏实地,从专业主义出发,向大家们看齐,重塑行业的形象。

前俩月,我在安阳购书中心买了一本《人民记者穆青传记》的书,爱不释手。这是由河南日报高级编辑张惠芳和深圳商报资深编辑王昉母女俩历时10年打造的精品图书,全面地展示了新华社老社长、当代著名记者、河南杞县老乡穆青的生平、思想及智慧,一些章节令人动情落泪。

书中的不少图片均是由赵德润拍摄的,可以说只要穆老回到河南,他几乎都会陪伴左右。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让他终生受益匪浅。他说,穆青不仅是自己的领导,也是自己的恩师,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他永远都会记得恩师的名言“勿忘人民”。

对记者职业,赵德润的理解是:记者应是一批能够把握舆论导向、纵论世界风云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但无论什么‘家,他的根都在人民之中”。的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何尝不是先生青春不老、成绩斐然的奥秘所在?

猜你喜欢
河南习近平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
《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