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根据大纲要求,设计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教学程序,使之成为既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质但又不偏废它的人文性质,同时也是一个可操作性强而又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程序。
[关键词]语文教学大纲 工具性 人文性 课堂程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01
一、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解读
对语文教育根本性质的争论,一直就存在。有的主张“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有的主张“人文性”为主,“工具性”为辅,还有的主张二者并重,平分天下。为此争论不休。其实问题的答案不难寻求,我们只需心平气和地看一看大纲对语文教育根本任务的规定,就可以得到答案。教育部在2000年3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教学目的”中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同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大纲(实验修订版)》在“教学目的”中也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两部大纲,都把“正确运用和理解祖国语言文字”作为第一重要的根本任务,展开来讲就是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项目,严格意义上讲,不仅有人文的成分,更具备工具的特性。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把用于辩论、诘难、争执的时间省下来,考虑一下语文课该如何上。
二、借鉴语文名家的课堂程序设计我们自己的课堂程序
过去的语文课,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被称为“满堂讲”,这已经被否定了;后来提倡启发式,教师在课堂上一问到底,成了“满堂问”,也遭到非议;再后来提倡训练式,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一练到底,变成了“满堂练”,又受到了质疑;现在又有人提倡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读书,这样会不会形成了“满堂读”的局面呢?我们不得而知,只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妥,细想来,全是“满堂”惹的祸,为何不去设计一套程序,在语文课上将“讲、问、练、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发现呢?我们的师长、学长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可贵的有益的探索,并且有的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如钱梦龙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三主四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练习式”。如魏书生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语文教学的心理实验,提出了“课堂教学六步法”的教学方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也可以设计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操作程序:
导入(包括燃情和定向)——自学(包括自读和深思)——答疑(包括讨论和点拨)——延伸(包括感悟和迁移)——测验(包括落实和总结)
这个操作程序与课堂教学进程应该是吻合的,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堂课,教师都要设计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导语,以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凝聚到教学中来。如学习舒婷的诗作《致橡树》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汉乐府中有一首诗歌叫做《上邪》,全文内容是:“我欲与君相知,长乐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可见,古代女性对爱情是那么的忠贞不渝。现代女性的爱情观是怎样的呢?除了忠贞不渝外,还有没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舒婷的诗作《致橡树》吧,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的。所谓定向,即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导航,解决“为什么学”和“学什么”的问题。上述导语中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言自明。没有目标的教学是不负责任的,是误人子弟的。本环节应以教师的“讲”为主。
第二环节:自学。这一环节一定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一定要在课堂上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阅读边思考,边阅读边勾画圈点,或质疑问难,刨根问底;或读出了新意,读出了发现……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筛选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记忆能力等。当然,“读”的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单个读,可以集体读,可以分角色读……这样就可以变分析语言为学习语言,同时也给了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时间和机会。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曾用过一个生动的比方形象地阐明了课堂上不让学生读书的危害:“这(只分析语言而不学习语言)就好比吃饭,整整十二年,可怜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为何‘吃饭,分析研究饭里有什么营养成分,可就是没有真正的扒几口!无怪乎到头来各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偶尔有几个稍稍健壮的,也是得益于课外,自己吃的。”因此,本环节应以学生的“读”为主。
第三环节:答疑。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座次划分出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或就自己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比如,分析《雷雨》中鲁侍萍的形象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鲁侍萍认出周朴园后,面对周朴园,还有没有其他选择?实践证明,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A.选择逃避,默默走开。
B.狠狠敲他一笔(青春损失费、精神损失费、孩子抚养费)。
C.玉石俱焚,让周朴园身败名裂。
D.希望再续前缘,“相逢一笑泯恩仇”。
E.无怨、无恨、无爱,“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
教师再稍加点拨,学生便会较为全面、深刻地把握住鲁侍萍这个人物形象。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冷眼旁观,必须参与其中,或提问,或点拨,或故布疑阵……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智慧潜力、个体差异及创新精神。本环节对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适时点拨的能力是一个考验。本环节应以学生的“说”为主,教师的“问”为辅。
第四环节:延伸。学习的目的是“经世致用”,不“延伸”就难以培养出学生的迁移能力与创造能力,就难以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就难以让学生触发联想,有灵感的闪光。在此环节里,教师可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设计几道“跳一跳,够得着”的题目,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去感悟生活,开阔眼界,触发联想。比如学习《公输》这篇课文后,教师印发了鲁迅的《非攻》一文,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非攻》中的墨子形象和《公输》中的墨子形象有什么区别?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这就从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进行拓展训练和发散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研究精神。通过思考讨论学生明白了这是鲁迅另辟蹊径,新编故事,借历史人物,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群众的赞美和歌颂。《非攻》突出了墨子的仗义性格和反对一切侵略战争,主张加强实力、奋起自卫的思想,凸现了墨子勇敢、机智的性格和忘我的精神。在鲁迅笔下,墨子是为人民利益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的形象化。《非攻》中的墨子与《公输》中的墨子相比起来更有人性意味,更能表现出墨子应有的形象。墨子的语言更通俗,更贴近我们现实中的人,人物的性格内涵更丰富。《公输》中墨子僵硬的对白,是把墨子从一个人变成了神坛上一个远离普通人的圣人了。这些异同点基本由学生自己思考、归纳、写出来,本环节应以学生的“说”为主,教师的“问”为辅。
第五环节:测验。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目的是总结、落实、强化本课堂所学内容,以期让学生真正能一课一得或一课多得。若发现问题,又可当堂解决,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本环节对训练题目的质量和数量有较高的要求,即质精量少。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方式当然也是多样化的,相对来说,在学生自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整理的总结方式效果会更好一些。目前我们学校的课堂上强调让学生多说多写多练多讲,重视课堂上知识的随时落实和当堂检测,比如教师讲完“如何体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个知识点后,给学生三分钟巩固时间,然后立刻检测本知识点。最后五分钟教师下发当堂测验试卷,给三首诗,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归纳出这三首诗的思想感情。然后由学生当堂讲解,教师适当点拨并提升。本环节应以学生的“练”为主,教师的“讲”为辅。
必须说明的是,本程序是开放的、灵活的。学无止境,程序也是无止境的。我们需在发展中弃旧图新,扬长避短,使本程序不断发展完善,符合先进理论,符合教育规律,不能坚守一个程序而拒绝其他。本程序的“导入、自学、答疑、延伸、测验”五个环节也并不是孤立的、僵死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融合的。还必须澄清一个错误认识,有人认为,这样一来,语文教育岂不成了一条“技术教育”的生产流水线?语文课岂不成了“技术”课?不多解释,只想提醒大家一个事实:千变万化的围棋不是也有双赢模式吗?在课堂上若想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必须从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开始,正如苦练武功必须先从平常招式入手,方能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总之,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质但不偏废它的人文性质,设计一个可操作性强而又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程序,对学生、对教师都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