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慧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战略位置,融入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尤其是在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面要着重推行绿色开采、规范报废汽车拆解利用、推进建筑节能降碳、稳步推进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建设等;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
田营再生铅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界首市中心城区南部田营镇,与太和县肖口工业园相毗邻,是专门从事废旧铅酸蓄电池再生铅循环利用的特色园区,目前已形成以再生粗铅、精铅、氧化铅、合金铅、电解铅、极板、蓄电池为主要产品的闭合式循环产业链,园区通过“双改两新”行动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力争做成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产品最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好的再生铅生产基地。
界首田营再生铅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先后获得“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先进单位”和“全国涉重金属类危险固废集中处置利用基地”等荣誉称号;在进一步发展壮大再生产业的同时,尤其是要注重与周边城镇、村庄、绿水的协调和防护,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使蓝天常在、绿水常在。
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中,有“城市矿产”和“静脉产业”两个比较相近的概念,通过百度的搜索,我们发现两个概念的定义分别是:“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静脉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矿产”针对的更多的是“废旧物”的再利用,实现“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而“静脉产业”更针对于“废弃物”的利用,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在规划之初,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园区要扩大规模,强化发展,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论证,考虑到园区产业以再生铅冶炼和涉铅电池为主导的产业特性,尤其要注重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低冲击的规模控制,走生态化文明建设之路。
《铅锌行业准入条件》中明确规定:“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疗养地、医院和食品、药品等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的企业周边1 公里内,不得新建铅锌和再生铅锌冶炼项目,不满足上述要求的现有企业必须限期搬迁”;《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中明确规定:“铅蓄电池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在地区近五年的平均风速规定”“铅蓄电池厂与居住区的位置,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尽量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等;根据界首市常年平均风速确定田营园区铅蓄电池产业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0 米。
在确定相关的安全防护的标准后,基于田营园区周边现有村庄的情况,在拆迁庞庄、岳庄、苑庄,保留邵庄、周庄、范寨的基础上构建安全卫生防护圈,进一步的确定园区的发展规模控制在5 平方公里之内。
田营再生铅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发展严格采用生产和生活进行严格分离,再生铅的生产和涉铅电池产业进行圈区运营,产业工人和相关服务人员的生活则在外围的田营镇区进行规划,生活区和生产区之间形成宽约500-1000 米的生态防护林进行卫生安全防护隔离,既保障园区正常化生产,又对生活的正常安全秩序进行生态化建设。
圈区运营的产业区重点发展再生铅冶炼、铅化产业、传统电池产业、新能源电池产业、电池配套塑制品产业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对于再生铅的冶炼和铅化产业处于园区的最中心位置,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环境负效应的弱化,严格控制、充分保证企业和生活功能处于1000 米以上的卫生安全防护距离;市政公用设施主要为变电所、污水处理厂、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等功能,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产业进行必要服务的便利中心、交通转换站、临时休息场所以及少量的科技研发等功能,在规划中对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进行综合设置,形成公用工程岛中心,集约节约利用园区土地。
田营再生铅循环经济产业园采取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在对现状主要河道、湖面、渔苗场等生态因子进行保留改造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生态容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亦针对产业特性塑造“外围防护、园区隔离、安全应急”的三重防护绿地景观体系,保障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正常化、安全化运营。
在生产和生活区之间预留宽约1000 米的环形生态保护界面,实施景观生态安全工程,以隔离再生铅和涉铅电池产业对城镇生活区的影响:以生态防护林、林下经济发展为主要方面,具体可开展经济林、观赏林、林下养殖等关联产业项目;除了在防护林内规划营造循环经济、城市矿产经济的教育示范基地外;还可建设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废弃物处理为一体的节能环保系统,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通过诸多措施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充分结合园区产业特性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
结合园区道路规划沟通现有河湖水系,形成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内部区域的安全循环体系:沿陶庄湖、碧潭沟等设置不小于50 米的滨水景观带,沿华鑫大道、界东大道、天能大道、新能大道等主要道路设置不小于20 米的沿路绿化带;塑造园区绿化景观而又兼具构建生态安全的防护格局;通过滨水沿路的绿化对园区再生铅冶炼、铅化产业、蓄电池产业、新能源电池等各个功能区域进行隔离,使各产业形成相互独立的安全生产岛。
充分利用现有渔苗场、陶庄湖、碧潭湖等现有湖面水体,形成园区富有特色的产业小游园,综合园区便利、交通换乘等服务配套功能,作为园区生产人员休闲游憩场所,在园区进行生态化环境塑造又形成独立的安全应急水体,成为紧急情况下污水排放的受体。
[1]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打造循环、生态、智慧、便捷、宜居的“子牙模式”—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建设经验推介,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常杪,郭培坤,邵启超.中国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与案例研究,四川环境.
[3]苗泽华,苗泽伟,薛永基.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践探析—以曹妃甸为例,生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