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2015-08-15 00:49张利珍秦志龙
关键词:驱动战略经济

张利珍,秦志龙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250100)

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创新驱动成为理论界高频词汇。 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切入,从“理论渊源”、“科学内涵”、“价值意义”、“现实路径”、“评价指标”等方面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展开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并结合经济新常态进行前瞻,成为当前我们亟需回应的重大现实课题和理论任务,必将有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际推进和理论深化。

一、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

学界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代表性观点。

其一,以创新概念的提出为基点,学者们普遍认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最先使用“创新”一词并赋予其经济学意义,其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创新理论。如袁峥嵘、杜霈指出,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创新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学理基础[1]。 因此,从发生学意义上来讲,学术界将熊彼特称作“创新经济学之父”。

其二,以创新理论的萌芽为基点,多数学者认为创新最早可以追溯至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特别是其科技创新思想。 如陈宇学指出,虽然当前人们公认熊彼特为创新理论的提出者,但其是以早期经济学家的理论为基础的,他进一步引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以及熊彼特本人承认对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继承论证了马克思之于创新理论的先驱地位[2]。 李东兴持类似观点,认为“创新思想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所提到的自然科学的技术进步作用”[3]。 杨朝辉在承认熊彼特对创新理论的重大贡献的基础上,也强调“创新经济理论的一般逻辑框架和创新理念的渊源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4]。 此外,张泽一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5]。 张蕾以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观瞻,指出创新驱动是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阶段[6]。

其三,以创新驱动作为国家发展阶段的提出为基点,部分学者认为迈克尔·波特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鼻祖。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一国经济发展有四个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①和富裕导向阶段[7]。 基于此,有观点认为创新驱动的首倡者是迈克尔·波特,如王兰英、杨帆提出“最早使用创新驱动概念并把它作为一个发展阶段提出来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8]。

二、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

(一)相对于单一的技术要素而言,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国内专家学者在引入和评介的基础上,开始对创新理论展开研究,如厉以宁、傅家骥、柳卸林等。 他们通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进行实际调查,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创新源、创新主体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讲,国内学者并没有就技术创新达成普遍共识。

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日益凸显,并逐渐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 由此,创新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对于创新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技术创新层次。 如甘文华提出“软创新”的概念,强调创新的非技术要素[9]。 洪银兴则指出,过去所强调的技术创新侧重源于生产经验的技术改进,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的着重点已经转向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相比技术创新,突出科学发现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更加重视创新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10]。 概言之,科技相较于技术强调了科学知识的生产力转化,遵循的是科学—技术—市场路径。

当前而言,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支持。如洪银兴认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中科技创新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核心”[11]。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胡婷婷、文道贵也指出“创新驱动,简而言之就是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效益,在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大增加,即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大提高”[12]。 总之, 这些论点都高度肯定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和核心地位, 抓住了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把握了创新驱动的本质,丰富了创新驱动的内涵。

(二)相对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而言,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以迈克尔·波特的国家发展阶段理论为参照, 有论者认为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相对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而言的发展新阶段、新境界。 如辜胜阻认为,“创新驱动是相对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而言更高级的发展阶段”[13]。洪银兴鲜明指出,相比其他阶段,“不是说创新驱动不需要要素和投资,而是说要素和投资由创新来带动”[10]。 这种观点回应了部分学者关于创新驱动只依靠创新而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相对立的质疑。

概而言之,国内学者虽从不同理论视角出发,但就创新驱动发展属于经济学概念范畴达成普遍共识。 狭义上,创新驱动仅指科技创新;广义上,创新驱动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系统概念,包含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协同创新等诸多面向,是国家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阶段。

三、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价值意义

学者们以创新驱动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作用为逻辑入口,探究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陈宇学认为,在要素驱动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向创新驱动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和最为关键的力量”[2]。 卫兴华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特别是科技型增长,重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14]成思危在《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转型》一书的代序中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外生性动力转向内生性动力,而创新是内生性动力的源头,因此依靠创新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13]。辜胜阻也表示创新驱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和新方向[15]。 任保平[16]、马克[17]、钞小静[18]等也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时代适然性。

其次,有学者着重论述了创新驱动对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 宋林飞明确提出,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主动把握、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9]。辜胜阻认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需要“让创新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引擎”[20]。 李晓鹏强调, 推动创新驱动是新常态的核心要义之一[21]。冯之浚、方新认为“以科技为主的全面创新”是传统“三驾马车”之外驱动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新动力[22]。

此外,有研究者从实现“中国梦”的角度探讨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意义。 从本质上讲,“中国梦”蕴含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陈波指出,创新才能保证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才能为“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是实现‘中国梦’的恒久之源”[23]。 胡钰认为,“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全面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具有根本性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扎实的举措,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24]。刘建春也强调,创新驱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25]。

有学者还围绕创新驱动对于提升中国城市内涵[26]、规避中等收入陷阱[27]、提升国家竞争力[28]的积极意义进行了阐述,凸显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刻影响和全面性意义。

四、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 创新驱动在现实中落地生根还存在诸多困境。张蕾指出,保守退避、耻于竞争和明哲保身的传统小农思想严重制约着创新驱动的发展[29]。 辜胜阻更是鲜明提出创新有四大瓶颈:“动力不足, 不想创新”、“风险太大, 不敢创新”、“能力有限,不会创新”、“融资太难,不能创新”[13]。 杨东占提出科技体制机制弊病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之一[30]。

针对现存困境,学者们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路径。 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观点。

其一,创新文化是启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提。 黄宁燕、王培德认为创新文化是培育创新的土壤,只有积极的创新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31]。辜胜阻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创新文化,因此要建立文化促进机制,主要包括“创业文化、创新文化、合作文化、信用文化和开放文化”[32]。在他看来,只有具备深厚的创新文化底蕴,一切创新活力才可以竞相迸发。

其二,人才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 赵兰香从创新性人才培养视角,指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本要靠人才”,应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主,让创新活力充分涌现[33]。 刘志彪提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要执行“引进来”人力资本的政策,促进高层次人才资源不断向我国集中、汇聚[34]。申文青强调,要“营造合理有序人才政策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35]。 夏秀丽认为,要靠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是创新驱动的主导力量,是实现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36]。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王成端、游建军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要增强高等教育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契合度,优化人才结构促进创新发展[37]。

其三,制度创新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保障。 黄宁燕、王培德指出,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制度设计是当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该从创新制度设计出发点入手,而制度创新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31]。陈波通过分析政府与市场各自在促进创新驱动中的功能强点和弱点,强调政府和市场应有正确的职能定位,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可以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障和活力源泉[23]。钱箭星也认为,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实现二者的功能到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所在[38]。王涛则提出,要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9]。

其四, 协同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之举。 路甬祥认为,“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内在要求”[40]。 辜胜阻指出,要通过“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双轮驱动来推动创新[41]。 洪银兴则强调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11]。

其五,知识产权制度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 马一德指出,应该从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等方面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铺就制度基石[42]。 邵樟培认为,创新驱动发展以绿色为显著特征,因此专利制度不仅要继续发挥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成果的作用,而且要与创新驱动的绿色内涵相契合,即应当构建绿色专利制度,以免对一些不利于绿色发展的技术发明或专利进行盲目保护[43]。

其六,高新区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载体。 程郁、陈雪通过对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和分解论证了高新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指出高新区能从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及创新要素积累等方面真正地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44]。黄润斌认为,高新区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和核心载体, 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高新区的内在使命。 他提出应该构建中国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系,以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壮大[45]。

除此之外,部分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具体路径。 如钱箭星认为,启动创新驱动需要加大创新投入并合理安排投入结构[38]。曾国屏[46]、李万等[47]指出,应该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在王海兵、杨蕙馨看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亟需强化法治改革[48]。 孙兆刚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呼唤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方面的金融创新[49]。 王胜光等认为,有必要强化创新驱动的系统研究,设立“创新政策学研究”学科[50]。 刘志彪强调,要抓住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机遇,通过开放性渠道,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纵深发展[34]。

五、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评价指标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一套完整系统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 为此,学者们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有益探究。 陈曦强调,缺失创新评价机制,整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无法正常施行,因此评价机制要坚持软指标与硬指标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一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51]。 王元认为,科技发展有两个核心指标,“全社会的研发强度,即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占GDP 的比重”和“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研发人员数量”[52]。 洪银兴在肯定一般评价标准,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研发投入标准基础上,另外提出三个定性标准:创新要素的高度集聚、人力资本投资成为创新投资的重点、孵化和研发新技术成为创新投资的重点环节[10]。 吴优等搭建了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估框架,主要包括:一是反映城市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基本创新链;二是城市的创新基础条件(软硬两方面)[53]。刘焕等构建省级政府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监测评估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创新能力、创新资源、协同创新、区域创新体系、治理绩效,每个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及具体内容,并且在指标体系内考虑到了公众的满意度[54],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民生价值取向。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就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展开了深入调查和研究,总结了评价体系的构建原理、结构框架与具体的计算方法。 他们提出的评价体系主要围绕理论指标和实证指标两大指标展开,理论指标方面提出人力资源建设、创新投入和创新效果三个子指标体系及内含的30 个具体指标,实证指标方面提出20 个子指数[55]。 课题组运用所构建的评价体系,通过剖析具体数据,考察了上海的创新驱动发展状况,并进行了总结和意见反馈。 可以说,这是当前关于创新驱动评价体系比较完整的研究成果。

六、评析与展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展开研究并不容易。 综观十八大以来国内学者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既有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不断取得学理突破,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质推进提供了理论指南。 取得的主要成就有:第一,澄清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竖起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旗帜;第二,深化和拓展了创新驱动的科学内涵和丰富外延,避免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庸俗主义和神秘主义,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换,由线式向网状式的转换奠定了基础;第三,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是大势所趋,又是时代所迫,既是经济新形势的倒逼选择,又是我国面对挑战,把握机遇的主动施为,有利于树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第四,梳理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困境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助于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扫清障碍,开拓更加开阔的路径;第五,初步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评价指标,有利于防止创新驱动的盲目实施和空心化、口号化。

但是目前的研究仍显不足,有很多方面亟待加强。 第一,就研究内容而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渊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厘定,以达成基本的共识和搭建学术对话平台;此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评价指标还很不完善,亟需建构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系统评价体系。 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既有研究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化,可以加强实证研究和微观研究,而不仅限于宏观部署和理论框架建构。 第三,就研究成果的整体性来说,已有研究比较分散,缺乏联系,不成体系,需要加强整合。 总之,拓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研究应该重视概念界定、内涵把握、脉络梳理,明确困境、找准路径,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以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为现实依据,构建系统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增添精彩篇章,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推进而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注释:

①从修辞学意义来看,“导向”和“驱动”虽语词不同,但本质含义相同。

[1] 袁峥嵘,杜霈.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4,(9):47-51.

[2] 陈宇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14-34.

[3] 李东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101-104.

[4] 杨朝辉.创新经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4,(4):67-70.

[5] 张泽一.党的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渊源及其现实意义[J].甘肃理论学刊,2013,(5):34-37.

[6] 张蕾.创新驱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阶段[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24-428.

[7]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505.

[8] 王兰英,杨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9):163-169.

[9] 甘文华.创新驱动的四重维度——基于方法论视角的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3,(1):49-52.

[10] 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5-12.

[11] 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1):5-11.

[12] 胡婷婷,文道贵.发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比较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2):1-4.

[13] 辜胜阻.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6.

[14] 卫兴华.创新驱动与转变发展方式[J].经济纵横,2013,(7):1-4.

[15] 辜胜阻,王敏,李洪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方向与新动力[J].经济纵横,2013,(2):1-8.

[16] 任保平,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J].学术研究,2013,(2):69-75.

[17] 马克.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13,(3):1-8.

[18] 钞小静.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4):55-59.

[19] 宋林飞.主动把握、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7.

[20] 辜胜阻.“新常态”关键在于“新”经济发展要重塑新动力[J].杭州(党政刊),2015,(1):34-35.

[21] 李晓鹏.新常态条件下中国国家经济战略分析[J].党政研究,2015,(3):92-95.

[22] 冯之浚,方新.适应新常态强化新动力[J].科学学研究,2015,(1):1-3.

[23] 陈波.论创新驱动的内涵特征与实现条件—以“中国梦”的实现为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4-133.

[24] 胡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J].中国软科学,2013,(11):1-9.

[25] 刘建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2.

[26] 赵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3):98-101.

[27] 平章起,李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风险需要创新驱动发展[J].理论学刊,2013,(5):63-67.

[28] 樊继达.创新驱动引领中国迈向经济强国[J].行政管理改革,2014,(7):30-33.

[29] 张蕾.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7-111.

[30] 杨东占.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宏观思考和部署[J].中国高校科技,2014,(10):11-15.

[31] 黄宁燕,王培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设计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3,(4):60-68.

[32] 辜胜阻,李洪斌,王敏.构建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创新机制[J].中国软科学,2014,(1):11-18.

[33] 赵兰香.人才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J].成才之路,2014,(7):7.

[34] 刘志彪.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2):17-24.

[35] 申文青.增加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4):14-17.

[36] 夏秀丽.“创新驱动”助推经济转型的要素与动态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3,(17):6-9.

[37] 王成端,游建军.四川高等教育与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的契合度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3-48.

[38] 钱箭星.创新的动力与能力:创新驱动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J].求索,2014,(10):4-9.

[39] 王涛,邱国栋.创新驱动战略的“双向驱动”效用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6):33-38.

[40] 路甬祥.求真务实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J].中国科技产业,2013,(10):24-25.

[41] 辜胜阻.经济转型亟需创新驱动[J].北大商业评论,2013,(10):39-43.

[42] 马一德.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J].中国法学,2013,(4):27-38.

[43] 邵樟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专利制度回应[J].知识产权,2014,(3):85-89.

[44] 程郁,陈雪.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J].中国软科学,2013,(11):26-39.

[45] 黄润斌.创新驱动与中国国家高新区战略转型探索[J].改革与战略,2013,(12):33-36.

[46] 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1):4-12.

[47] 李万,常静,王敏杰,等.创新3.0 与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4,(12):1761-1770.

[48] 王海兵,杨蕙馨.创新驱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9—2012[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3-34.

[49] 孙兆刚.创新驱动战略与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2):30-34.

[50] 王胜光,胡贝贝,程郁.创新发展政策学研究的基本命题[J].科学学研究,2015,(3):321-329.

[51] 陈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13,(3):42-45.

[52] 陈元志,谭文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8.

[53] 吴优,李文江,丁华,等.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开放导报,2014,(4):88-92.

[54] 刘焕,胡春萍,张攀.省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监测评估——一个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8):128-132.

[55]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徐国祥.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发展,2014,(5):5-16.

猜你喜欢
驱动战略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战略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战略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