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静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8)
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始终追求的一种富足、和谐的生活状态。社会发展到当代,这一目标逐渐由理想变为现实。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它的提出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小康”是一个极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历史概念,它最早出现在先秦诗歌《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康”仅是安居休息之意。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把大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阶段,把小康作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此后,西汉经学家戴圣编订的《礼记·礼运》篇首次把“小康”作为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社会模式进行系统阐释[1]。对于广大贫苦农民来说,“大同”只是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梦想,小康社会才是可欲可求的奋斗目标。据此,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适时的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概念,用以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鸦片战争以后,殖民主义大肆入侵中国,太平天国的建立者曾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结构注定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破产。此后,无论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发起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还是20 世纪初,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构想,都由于阶级局限以失败而告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倡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以及随后开展的“大跃进”运动都充满着大同社会的色彩。但这种探索脱离了中国实际,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在反思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979 年12 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的谈话中阐释了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思想,标志着这一思想初步形成。
作为我国小康社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内涵、奋斗目标,还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步骤和方法,使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康社会思想也日益成为一个关于发展的、内容丰富的理论。
“小康”一词,是邓小平在1979 年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来的。他形象地将“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为“小康之家”。这是邓小平为中国现代化设计的最初目标。此后,邓小平多次提及“小康社会”,其含义在这时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后来又不断丰富。1983 年3 月2 日,邓小平在与中央的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就去苏州考察时的见闻,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大体构想。他说,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得到解决,基本生活有保障;第二,住房问题得到解决,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第四,人口不再外流,农村人往大城市跑的现象已经没有;第五,中小学教育得到普及,教育、文化、体育和其它公共福利事业都有能力自己安排;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犯罪行为大大减少。这时的小康思想已经涉及到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城乡平衡发展等问题。此后,又广泛涉及到国际地位提高以及体制完善、宏观管理和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邓小平认为我们的经济要想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就必须拿国际水平的尺子来衡量。因此,他提出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具有明显的合理性、现实性。
首先,邓小平根据国际水平确定了“中等发达国家”这个参照标准。其次,他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以美元衡量的、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核心的指标来具体表达战略目标。再次,他将贫困、温饱、小康、富裕作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阶段划分的标志。邓小平认为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应达到一万亿美元,这一万亿美元能办好多大事。反映到人民生活上,就意味着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反映到综合国力上,就是意味着国家比较强大。到那时我们就可以拿出钱来投资国防和教育。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小康思想的奋斗目标,不仅仅包括经济发展方面,要完成到1990 年左右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到21 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还应包括国防、教育的现代化等各个方面。小康社会是各方面全面发展、较为先进的社会。
要实现小康社会,就要有正确的发展战略。战略是全局性、长远性和整体性的规划,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具有指导意义。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先富后富论”、“台阶式发展论”等发展战略思想。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战略构想。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但如何消除地方差距,邓小平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企业、工人和农民,依靠智慧和劳动先富起来,再去调动其他人的积极性,先富带后富。这样,整个国民经济就会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最终全国各族人民都会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台阶式”发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向小康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一再强调必须抓住时机,加快经济发展,力争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也就是“台阶式”发展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设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他在阐述这一社会的设计思想时,也阐明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邓小平看来,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及下一个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维持政治局面的稳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发挥不出来,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大打折扣,中国的小康社会便形成不了。第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保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实现小康社会,顺利完成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精神保证。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提倡实行独立自主和艰苦奋斗。
小康社会思想具有深厚的传统渊源,又有充足的现实依据。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条件下,认真研究小康社会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国家,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理想和不懈追求。从我党对现代化问题的认识历程来看,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党的现代化理论的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一,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步入新世纪,经济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思想必将为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其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到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又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小康社会思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在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将“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确保了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把一个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其二,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注重用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加速国防现代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设计思想,体现的是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这一最终目的,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价值目标,从“总体上实现小康”、“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思想进行了不断丰富与发展,使其逐步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过去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今后几年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在“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本世纪初全面建成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廉洁清明、民主真实广泛、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强盛、生态环境优美的小康社会。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冷 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6]陈 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6.
[7]张 静.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及其发展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
[8]陈思宁.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吉林大学,2012.
[9]刘华清.邓小平与小康社会[J].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2004.
[10]李 波,赵 丽.试论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传统渊源与时代特征[J].文教资料,2004,(5).
[11]邓小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当代意义[J].学术论坛,2012,(10).
[12]武志军.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探析[J].探索,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