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域外经验与中国路径

2015-08-15 00:49孟德文
三晋基层治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李 辉 孟德文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2)

一、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域外经验

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培育问题,有的国家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培育方式、培育模式等,如以立法的形式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引导地位,社会参与营造核心价值观渗透的外部环境,学校教育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吸收等,这些经验做法对于维护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立法保证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地位

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国家的各种社会思潮中处于主导地位,以立法为代表的国家权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立法方式确立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地位,并在全社会贯彻推行。另一方面,以立法的形式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教育。美国用宪法将负责、诚实、公平、正义等确立为公民的基本价值观,用法律的方式规定各级学校必须开设历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007 年英国正式公布对青少年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计划,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必修课程。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立法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保障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引导地位。

2.社会参与营造核心价值观渗透的外部环境

构筑有利于核心价值观渗透的文化环境有助于促进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有助于形成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社会场域。美国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社会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核心价值观符号化、标志化。借助多重传播手段,在潜移默化中让青年群众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社会部门的活动落实、推广核心价值观理念。英国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注重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作用。通过将政府的公共服务内容转交给社会组织的方式变革政府公共部门与民间社区组织的关系,在增进两者合作的同时推动社区组织的发展,使其成为落实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3.学校教育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吸收

美国学校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课堂领域及校园生活,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在课堂领域,美国设定社会研习、美国史、语言文学等课程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参与公共生活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观念,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依靠实践活动来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吸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积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积淀。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曾说“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是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所扬弃下来的核心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丰厚的底蕴,它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贯通,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中国改革发展的时代精神。在改革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众多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体现出的精神力量是各个时期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整合,是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从国内到国外的广阔视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实际又着眼于国外现实。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点之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念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核心价值。在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等理念的制定体现了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足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从个体到国家的完整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从国家整体到公民个人的系统性,是国家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是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展现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期待;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准则。三个层次的划分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三位一体”的相容性,国家、社会、个人在内在联系方面统一为对人民群众这一抽象主题的代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中国路径

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确立与培育发展由一个国家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等因素决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法律制约与道德倡导相结合,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在道德层面倡导的同时用制度手段维护,综合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一方面,政策制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任何制度的制定和形成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价值观构成制度的内在精神和品格,要发挥政策制度对人们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另一方面,完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法律制度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法治环境。道德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机制,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强化道德舆论的引导作用。通过对典型先进人物的塑造、宣传、奖励和表扬,发挥社会道德榜样的引领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舆论氛围。

2.课堂教育与社会引导相结合,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青年学生自觉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就是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将其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原则,“修德”的方向、“明辨”的准则。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吸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发挥课堂教育与社会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之中,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浓厚社会氛围。借助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3.校园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核心价值观落实于行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关键的是要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生活中的细节之处,从实践中领悟、感知其博大意义。一方面,要丰富校园生活,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第二课堂中去,使其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训练场”,培育他们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荣誉意识,在校园生活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青年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一些公益性、服务性的实践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1.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改革热点面对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

[3]邱 琳.美英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其启示[J].中国德育,2013,(20):34.

[4]贾仕林.美、日、韩三国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10):153.

[5]何大隆.英国:合力传播核心价值观[J].瞭望,2007,(22):27.

[6]王 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培育和践行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3.

[7]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