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校企共培”三级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下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5-08-15 00:49:24
山东纺织经济 2015年3期
关键词:染整纺织校企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

引言

纺织业作为苏州地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在纺织产业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需要大量的“有经验、会分析、能操作”的高技能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的师资队伍有重大的关联,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人才具有更适合企业实际应用的专业技能,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究的研究任务。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以及染整技术等专业在近几年的建设发展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摸索出一套“工学交替、校企共培”三级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模式下整合形成了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应用于纺织染整各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契合苏州地区纺织印染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对人才的新的需求,从而培养出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和符合企业对人才专业技能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促进纺织印染企业的产品、技术及产业转型升级,为苏州地区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建设背景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染整专业拥有一个省级丝绸工艺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苏州市“伊可迪SaaS针织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两个校内企业工程中心。另有染化料分析实训中心、纺织品检测实训中心、纺织染整CAD实训中心、纺织实训中心等四个实训中心,共15个实验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多万元。

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以及染整技术等专业现有在校生940余人,专职教师21人,其中博士5人(含在读),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人,中级职称教师10人,双师型教师21人。另有企业高水平的兼职教师3人。专业教学团队中,现有省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省级“青蓝工程” 优秀骨干教师3名,院级专业带头人3名,院级骨干教师12名。团队的组成结构充分体现了老中青相结合、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特征。其中中级职称教师占48%,其中高级职称占43%,他们起到了承上启下中坚力量的作用。

纺织染整专业目前已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的企业实训基地有近30个,其中苏州欣鸿源印染有限公司和苏州伊可迪纺织品有限公司已分别在校内建设生产性染色打样实训中心和校内工程技术服务平台,为苏州周边纺织企业提供针织物产品开发、针织物染色及后整理技术的开发及相关技术的咨询、培训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苏州华龙针织有限公司、苏州金梦纺织有限公司、苏州丸美针织服饰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均有意与学校合建工程技术中心或产品研发中心,在校内形成了集产品打样研发、工学交替、毕业实习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二、专业群建设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学校对于专业群建设从机制、经费及软硬件开发上都给予了制度保障和切实支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保障

纺织业作为民生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专业,在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将其业定位为“优势传统制造类专业”, 同时明确提出以“构建以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若干专业群,形成国家、省级、学校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

(二)招生数保证

学校近年招生规模保持平稳,使年招生计划占全校招生比例的11%左右,近400人左右。

(三)经费投入

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实验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设施等方面也对该专业群给予极大的支持。近3年学校共计投入专业建设经费近260万元。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系部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院级名师一名、依靠学校的“山峰人才计划”近几年引进博士一名,内培博士4名,给予青年教师大力资助,共有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三名。选派青年教师出国留学、合作研修、参加国际会议。

(五)开展质量工程

为了配合教育部、省教育厅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学校出台了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工程计划,每年投入经费200万元用于精品课程培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和学生科研训练等活动。

(六)学校管理与服务

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教务处每学期都要开展教学检查,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例会,研究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

近三年来,我院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建设的总体思路为 “发挥优势、强化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重点突破、示范共享”,具体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体制建设

以苏州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和纺织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全面摸查、梳理专业群优势与特色,在充分、深入市场调研基础上,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体制。

1. “政行企校”四方参与人才培养

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组建由政府主管部门有关人士、行业协会、企业专家、教师代表参加的纺织专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调整与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实习及就业、课程开发与建设等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初步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校企之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从而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并要在制度层面、经费层面上加以落实。制定《现代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全培共育的校企合作机制项目研究》,创新多方联动、全培共育的校企合作机制[1~2]。

2.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将纺织行业职业鉴定标准引入教学内容,尤其把职业鉴定项目引入实训项目,专业群各专业学生必须获得纺织纤维检验工、染色打样工、化学分析检验工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方可毕业。 在我院“工商融和”特色办学情况下,尝试部分学生推行多证制——即双证以外的商科职业资格证(如国际贸易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等)。

3.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在教学过程实施诸多要素中,如教师、场所、媒介(教材等)、评价等均要有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

分析核心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以及染整技术”与其他专业在内涵上的共性与异性,制定《现代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打造专业群公共平台课程和核心模块课程,修订完善平台课程和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在公共课程平台着力培育“工商融合”特色课程,将“工商融合”贯穿整个专业群建设;形成“三个一”(一平台课程模块、一核心课程模块、一工商融和”特色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建设格局,将《纺织应用化学》、《纺织材料》、《纺织品检验实训》三门课程作为平台课程,将《纺织品跟单》、《纺织品市场营销与贸易》、《纺织商务实训》三门课程作为特色课程,再分别与各专业核心课程配合,以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的“平台”课程和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分流培养的“模块”课程以及体现专业群特色的模块课程相协调;专业形成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3~4]。构建课程体系时,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易到难,分级别开发的原则,进行核心课程群的整体设计,通过课程群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发挥专业群的集群优势。

(三)实训体系建设

按照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要求,建立由纺织品检验、纺织品设计、针织物打样、染整打样这四大类实训教学模块所组成的实训体系,制定《现代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实践教学“模块化”改革方案》和《现代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细则》,以期通过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的系列化改革,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 在实训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创建“三引三进、(企业引入校园、项目引入课程、员工引入课堂;教师进入企业、学生进入岗位、教学进入现场)共建共享”的一流实训基地。同时,充分立足实训基地和现有三个科技服务平台,拓宽社会服务领域。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完成校企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我院已有的省级丝绸工艺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苏州市SAAS针织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苏州伊可迪针织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欣鸿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苏州正雄企业集团三家企业的数字资源(包括企业介绍、企业设备、生产工艺、产品、管理流程等)引入教学过程,以纺织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等,提高教学效益,从而提高企业信息资源利用率。在本专业群中,建设由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优秀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专业群教学支持系统,实现公共平台与专业核心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争取申报各级精品课程,将优秀的课程资源实现专业群内的共享。

(五)“双师”团队建设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商融和”为特色、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学院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以校企合作为渠道,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纺织行业高技能教师队伍为建设目标。通过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通过引进、培养、聘请,建设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通过校企互聘,打造双带头人团队,其中,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使其具有国际化高职教育理念和较强教学研发能力,骨干教师必须完成半年以上企业挂职锻炼,强化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使其课时量占专业课25%以上;通过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双师素质;通过双师互融,优化教学队伍结构;通过纺织专业教师参加商贸类专业进修与培训,到贸易公司挂职等方法,并提升工商融和师资队伍水平,从而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满足重点专业群各专业教学需要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

(六)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

专业群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机制高效运行是专业群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依托苏州地区经济转型、传统产业提级改造、就业环境优良的背景下,随着纺织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渴望、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改革、学生对职业生涯期望值的提高,迫切要求进行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要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5]。

将在校企合作委员会基础上适当删减与增补。建立由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组成管理委员会。整合目前系部就业管理、教学质量监督考核、学生信息员等功能,履行分析专业群建设的特点、要求、规律、专业群就业渠道、专业群信息采集等功能,通过专业管理、课程组织、就业教育,提高专业管理效能,拓展专业群管理延伸和滚动发展的能力。

四、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办学特色

现代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在学院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取得了显着成绩:率先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开设“工商复合型”专业,比如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专业群中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商贸类课程学时占比均已超过15%,有的近23%;各专业中开设商贸类主干课,比如商务实训、国际贸易实务等;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含本科与高职)纺织(跟单)设计大赛中,我专业学生取得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的骄人成绩;苏州市科技局SaaS针织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在我专业挂牌;兄弟院校到我院学习工商融和特色办学经验;众多企业近年来对我专业毕业生兼具工商复合素质给与了高度评价。这都为坚持与深化工商融和特色办学打下牢固基础。

实践证明,在现代纺织与贸易专业坚持一专多能、能“工”会“商”的复合型素质和技能培养,将“工商融和”贯穿整个专业群建设,课程及教师团队进行互补,让学生在日后的就业竞争和职业变迁环境中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满足其自我转岗、换岗、跨行业就业的多元化需求,使职业发展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本专业群中核心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为省级特色专业,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和染整技术专业均为学院特色专业。

五、纺织染整与贸易专业群未来建设目标和预期成果

(一)总体目标

根据江苏省和苏州市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根据学院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商融和”为特色、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学院办学理念,以校企合作为灵魂,以专业群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经过三年重点专业群建设后,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超过1000人,带动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和染整技术3个专业的发展,力争使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形成以以现代纺织与贸易技术专业为核心资源共享的教学平台,并依托专业技术群的建设,使学院成为区域纺织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之一。

(二)预期成果

1.论证、制定并实施《现代纺织与贸易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要充分体现专业群与纺织产业对接,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完成《现代纺织与贸易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

2.制定并实施《现代纺织与贸易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打造专业群公共平台课程和核心模块课程,修订完善平台课程和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在公共课程平台着力培育“工商融和”特色课程,将“工商融和”贯穿整个专业群建设。

3.建立由《纺织品检验实训》、《纺织品设计综合实训》、《针织物打样实训》、《染整打样实训》这四大类实训教学模块为主干的专业群实训体系,制定并实施《现代纺织与贸易专业群实践教学“模块化”改革方案》和《现代纺织与贸易专业群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细则》。

4.与企业合作,重点完成《纺织材料》、《纺织品检验实训》、《纺织品跟单》三门课校企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5.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建设,积极培养“双师型”的专业教学团队,实施专业教师“联一企、做一项、结一师、带一批”的“四个一”工程为基础,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职业教育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注重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培养,积极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市场营销、外贸跟单等专业培训,真正做到专职教师的工商融和,打造本专业群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技术过硬、“双素质、双结构”的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

6.试验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

[1]陈玉峰.专业群建设及专业群经理的作用探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2):16-18.

[2]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36-38.

[3]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 , 2006;(14):33-35.

[4]李波.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 2009;(2):74-75.

[5]董显辉.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 , 2011; (1):24-28.

猜你喜欢
染整纺织校企
2023年《染整技术》征订启事
澳洋纺织
纺织报告(2022年8期)2022-08-25 08:14:38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校企合作五反思
染整物流运输-库存成本最优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