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时至今日社会,个人形象设计才作为一个明确的科学概念而被界定出来,古今中外,审美标准不同,审美表现也不尽相同,但唯一共同的就是要美化自身形象。
个人形象设计是以个体人物为目标的一种能引起心理美感与判断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多技能专业性的特点,即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个人形象设计是一门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综合艺术。在个人形象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设计的对象是“人”,而并非传统设计中的“物”,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要做到自己心中的审美标准,也要考虑到被设计者的审美接受底线。所以,个人形象设计不仅是一门设计艺术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心里艺术等结合的综合艺术。
西方传统美学认为美与丑、雅与俗是对立的,崇尚拔高、有深度的解读美;中国的传统美学讲究的是一种“意境”,并以此为最高的审美准则。这两种对美学解析的观点看似“高大尚”,实质上不免有些陷入形而上学的怪圈。而后现代美学重点在解决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问题。西方学者特奥多·阿多诺曾以“无墙的博物馆”来描述后现代美学。“博物馆”有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色彩。它所描述的对象对于观察者来说不再是具有生命力的,也就是说,这些对象是处于死亡过程中的,博物馆是艺术作品的家族坟墓。这一说法很有隐喻特征,因为“博物馆”在西方文化中是展示审美精品的殿堂,因此“博物馆”便成为纯艺术、高雅艺术的象征。现在,博物馆的围墙没了,这意味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没了。而博物馆之墙的倒塌却不是自然的造化,而是人为的,从事这一摧毁博物馆之墙工作的就是后现代美学。
“冰起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所以“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应运而出,它是由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日”意指审美活动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诗歌、绘画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如广告、流行歌曲乃至居室装修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等。而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
人体美学是研究人体美相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包括形体美、容貌美、形态美、行为美、风度美等,内在美包括蕴涵于内在的性格、品德、思想和情操等,内在的美感结构,主要包括心灵美和性格美。人体美的特征人是万物中最美的;人体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统一;人体美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人的外在美是有时间性的。
人类向往着自由化与艺术化的生活,艺术化的生活从某种角度可以理解为美的生活,生活是生命活动的过程,那么艺术化的生命就是个人形象设计要达到的使命,个人形象设计蕴含了人类对生命之美的永恒追求,人类活动最高级的意义都要归结到生命,生命是永恒的主题,审美也不例外,个人形象的审美要归结到生命,个人形象设计的活动也只指生命。个人形象设计这一活动的主体就是个体生命,它必将使个体生命更灿烂的绽放。
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个人形象设计就是这一话题的具体体现。从古至今,个人形象设计都存在于人们对自身的装扮上,只有在当今这个时代大背景下,个人形象设计才被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升,更是大众审美意识进入日常生活的直接证明,为艺术化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个人形象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联系“艺术”与“生活”,使“艺术”不再架空于生活,而是就在生活中。
[1]贾玉铭.实用审美解析[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2]于占海.浅析标志形象设计的本质[J].今日科苑, 2007;(16).
[3]陈新颖.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浅谈形象设计[J]. 艺术·生活,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