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科学价值思想研究

2015-08-15 00:49
三晋基层治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救国科学

吴 恺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标志着中国从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对科学价值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一、鸦片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思想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天朝大国与世隔绝、万世长存的迷梦,清王朝的声威在列强的炮声中被摧毁殆尽,亡国灭种的危机强烈地震撼着中华民族有志之士的心灵。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西方的“长技”、“坚船利炮”等能对经济发展、国家强盛产生促进作用。在鸦片战争时期,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开明知识分子,主张改革社会,抵御外侮,并在挽救民族危机的实践中阐述了自己的科学价值思想。

林则徐提出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口号,就是对科学价值重新审视所得出的结论。林则徐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与他对西方科学的理解是分不开的。鸦片战争中,“以其船坚炮利而称其强”的英国打败了中国,这说明了被称为“长技”的科学技术之重要性。要改变中国军队武器落后的状况,增强其抵御外侮的能力,只有“谋船炮水军”,而“无他谬巧耳”。对于当时清朝军队武器落后的状况,林则徐谈道:“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1]林则徐还用八个字概括克敌制胜的方法——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林则徐大力购买西方的先进装备(如洋炮、洋船等),以训练士兵,提高战斗力。他在广东筹备海防时,就曾秘密从澳门、新加坡等地购回新式外国大炮数门,将其安装在虎门等要塞,并向朝廷报告说:“犹恐各台旧安炮位未尽得力,复设法密购西洋大铜炮,及他夷精制之生铁大炮,自五千斤至八九千斤不等,务使利于远攻。”(《英人续来兵船及粤省布置情形片》)林则徐还上奏道光帝要求造船铸炮,并预计:“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以师敌之长技以制敌。”[2]可惜其建议没有被道光帝采纳。为了使不谙夷情的清朝官员能了解西方,林则徐还收集和翻译了一些西方书籍和科学著作。在林则徐的大力倡导下,大量传教小册子、《中文月报》、《商务指南》及有关世界地理的书籍传入中国。林则徐还招募专门人员,翻译了《澳门月报》、《澳门新闻纸》、《华事夷言》、《四洲志》等报刊和书籍。林则徐对“长技”的提倡和翻译西书,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的大门,为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提供了条件。

魏源对科学的价值也有深刻认识,他丰富和发展了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一书,该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系统地介绍世界地理、历史和科技知识的著作。在该书中,魏源明确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叙》)“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该书的主题,书中特别对西方的“长技”(军事科学知识)进行了颇为详细的介绍,如天文、地理、造船、铸炮以及地雷、水雷等。全书五章中,涉及西方科学知识的就有三章,如第二章介绍西方的地理知识,第四章介绍西洋兵器,第五章介绍包括哥白尼“日心说”和地球形状在内的近代天文知识等。魏源还强调了学习西方科学的重要性,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3]。魏源对那些盲目骄傲、顽固保守的士大夫们进行了有力抨击,认为他们“皆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4]。他还驳斥了当时视西方科学为“奇技淫巧”的错误观念,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他进而旗帜鲜明地提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并极力建议清政府“购洋炮洋艘,练水战、火战”,以“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5]。

魏源对科学价值的理解,比林则徐更深刻、更全面。林则徐仅从军事方面理解“长技”,认为“长技”即指“船坚炮利”。魏源对“长技”具体内容的阐述更全面和准确,认为“长技”不仅指武器的精良及养兵练兵之法,还包括“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舟、自来火、自转锥、千斤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6]。也就是说,民用科技也属于“长技”的范围,故魏源也大力提倡发展民族工业。他主张:“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7]

在如何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方面,魏源认为应积极培养科学人才:“今宜于闽粤二省武试,增水师一科,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能驾驶飓涛、能熟风云沙线、能枪炮有准的者,为行伍出身,皆由水师提督考取,会同总督选拔送京验试,分发沿海水师教习技艺。”[8]为使西方科学能植根于中国本土,魏源大力引进国外师资,他“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法兰西、美利坚二国各来夷目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教行船演炮之法。”[9]

鸦片战争时期,其他爱国人士也从不同角度表达出对科学价值的认可。李善兰认为,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制器和算学(即数学)的落后。他说:“今欧罗巴(欧洲)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原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畴人二·李善兰传》)他认为,中国只有“人人习算,制器日精”,才能消除边患,日臻强盛。华衡芳认为:“五金之矿藏,往往与强兵富国之事大有相关。”(《金石识别·序》)容闳指出,应“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西学东渐记》)。上述主张中的“制器”、“算学”、“五金之矿藏”、“西方之学术”等,是从不同角度对科学的描述。还有很多有志之士,埋头研究军事科学,并著书立说,如丁拱辰著《演炮图说》、《演炮图说辑要》,龚振麟著《铸炮铁模图说》、《铁模铸炮法》等。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实践,将理论科学发展为应用技术。比如,龚振麟发明了铁模铸炮法和枢机炮架;丁拱辰发明了滑车绞架,以增加火炮移动的灵活性等。

二、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思想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爆发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本不安定的清王朝更加摇摇欲坠。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科学书籍的传入和中国士人对“格致(即科学)”一词的接受,国人逐渐认识到西方科学所具有的巨大价值。洋务派主将奕訢认为:“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10]他还将“格致之学”看作自强之道:“举凡推算之学,格致之理,制器尚象之法,钩河摘洛之方,倘能专精务实,尽得其妙,则中国自强之道在此矣。”[11]李鸿章对“格致之学”赞叹道:“西洋制造之精,实源本于测算格致之学。”(《闽厂学生出洋学习折》)1863年,当上海“广方言馆”成立的时候,为表达对西方科学的重视,李鸿章亲自为该馆正厅匾额题写“格致堂”三字。可见,洋务派知识分子进一步发挥了魏源的“师夷”说,认为学习“长技”不仅要制器,还要学习产生“长技”的来源,即学习具体的科学——算学、格致等。

洋务派人士非常重视译介西书和传播科学知识,并深感当时对科学书籍翻译的不足:“经译者十才一二,必能尽阅其未译之书,方可探颐索隐,由粗浅而入精微”,“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12]因此,洋务派人士成立了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等专门的译书机构,积极译介西书,特别是与科学有关的著作。据统计,1888年前,京师同文馆共翻译西书22种,其中大部分涉及西方自然科学领域。洋务运动时期,大量西书被翻译过来,包括《地学浅释》、《几何原本》、《重学》、《博物新编》等,这对扩大科学的影响、改变国人的传统观念有着深远的意义。

洋务派还非常重视对科学人才的培养,认为只有培养了自己的科学人才,中国才能真正实现自强。比如,中法战争后,张之洞认识到科学人才比武器装备更重要。他说:“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由于立学。”(《吁请修备储才折》)而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就必须注重科学教育,兴办学堂。张之洞指出:“自强之策以教育人才为先,教战之方,以设立学堂为本”(《设立武备学堂折》);“非育才不能图存,非兴学不能育才”(《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今日中国欲转贫弱为富强,舍学校更无下手处”(《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为折》)。在洋务派的大力倡导下,清政府建立了很多以学习西方科学为主的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这些学堂以西学教育为主,尤其重视“格致”学,故在课程设置上多为自然科学。如京师同文馆,其课程主要有算学、天文、化学、地理等。《同文馆题名录》记载:“格致一门,为新学之至要,富国强兵,无不资之以著成效。”这充分证明了洋务派人士对科学价值的高度重视。

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要更好地学习西方科学,必须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国家留学。1872年,首批官费留学人员被派往美国,迈出了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此后,清政府又派遣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共派出留学生200余人。留学生在国外主要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如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以“求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图”,务求“数年之后,彼之所长皆我之长也,彼族无所挟以傲我,一切皆自将敛抑”(左宗棠《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很多留学生通过游历外国的实际感受,对西方诸国依靠科学走向强大的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加深了对科学在振兴国家、发展经济方面价值的理解。王韬在游历英国之后,对科学发达是西方强盛的重要原因有很深的领悟。王韬在《漫游随录》一书里,将西方近代科学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力量概括无遗。具体而言,一是科学的长足进步,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信心与能力,如“由气学知各气之轻重,因而制气球,制气钟,上可凌空,下可入海,以之察物、救人、观山、探海”;二是由于科学广泛应用于生产各个部门,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力,还使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和高速发展,如“又知水火之力,因而创火机,制轮船火车,以省人力,日行千里,工比万人”。这既反映了作者对西方近代科学及其价值的高度关注和深邃思考,又表达了作者欲藉此激发中国人学习西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力图御侮雪耻、救亡图强的良苦用心。《日本国志》的作者黄遵宪亦认为,欧美诸国之所以自近代以来能获得飞速发展,乃至臻于国富兵强,其根本原因在于重视和发展科学。他说:“今欧美诸国,崇尚工艺,专门之学,布于寰宇。……举一切光学、气学、化学、力学,咸以资工艺之用,富国也以此,强兵也以此。其重之也,夫实有其可重者也。”[13]在这里,黄遵宪盛赞了科学的广泛应用给欧美诸国所带来的巨大进步。他还大力提倡科学的应用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认为科学只有“资于用”,才能推动国计民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由欧美反观中国,黄遵宪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国的科学之所以落后,是由于中国的士大夫“喜言空理,视一切工艺为卑无足道”,致使国人“于工艺一事,不屑讲求,所作器物不过依样葫芦,延袭旧式”[14]。他认为,在“万国工艺以互相师法,日新月异,变而愈上”的新形势下,中国人应努力发展“格致之学”,以期缩短与欧美诸国的差距。留日学者何如璋也认识到,“格致之学”对于富国强兵极其重要,他明确倡导学习“泰西格致之学”,力求“以彼之长,补吾之短”,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15]

洋务派知识分子不仅重视实用技术的价值,也很重视基础科学的价值。在分析西方强盛的原因时,郑观应指出:“论泰西之学,派别条分,商政、兵法、造船、制器,以及农、渔、牧、矿诸务,实无一不精,而皆导源于汽学、光学、电学。”[16]他还说:“泰西所制铁舰、轮船、枪炮、机器,一切皆格物致知、匠心独运,尽泄世上不传之秘,而操军中必胜之权。”[17]在郑观应看来,西方列强之所以拥有“利器”、“长技”,一切皆根源于其基础科学(包括汽学、光学、电学等)的进步,而基础科学又以“格物致知”为前提。薛福成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夫西人之商政、兵法、造船、制器及农、渔、牧、矿诸务,实无不精而皆导源于汽学、光学、电学、化学,以得御水、御火、御电之法。”[18]因此,他主张:“中国欲振兴商务,必先讲求工艺。讲求之说,不外二端;以格致为基,以机器为辅而已。格致如化学、光学、重学、声学、电学、植物学、测算学,所包者广。”[19]薛福成所谓的“格致”,就是他所列举的这些基础科学门类。相对于“师夷长技”的观点,薛福成的“格致为基,机器为辅”理念体现了一种视域的转换,将基础科学放到高于应用技术的地位。

三、维新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思想

洋务派的“实业救国”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随后,维新思想家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开始注重对科学内在价值的揭示,并运用科学为其政治理想辩护。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维新运动的实践中阐述了自己的科学价值思想。

梁启超认为:“译书为强国第一义。”为了更好地宣传科学,维新派创立了专门印刷自然科学书籍的出版机构,如1896年成立于上海的“六先书局”等。该书局专售“格致、化学、天文、舆地、医学、算学、声学、水学、光学、热学、气学、电学、兵学、矿学”之书,且“一应新译新著洋务各国,无不搜集完备。”[20]维新派还密切关注国外自然科学的进展,他们把世界最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及时介绍给国内读者,以开拓国人眼界。比如,严复1895年在《直报》发表了《原强》一文,首次向国人介绍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896年X射线刚被发现时,《时务报》就作了题为《曷格司射光(即“X光”音译)》的报道。维新派还高度重视科学学会的作用,认为学会是推动科学知识在国内传播的良好途径。康有为认为,西方各国之所以科学发达,是由于各种专业学会促进了科学研究。他说:“泰西所以富强之由,皆由学会讲求之力。”(《上海强学会序》)他认为,西方各国学会“以讲格致新学新器,稗业农工商者考求,故其操农工商业者,皆知植物之理,通制造之法,解万国万货之源”(《两粤广仁善堂圣学会缘起》)。梁启超在《论学会》中也指出,国家要自强,必须大倡群学与合群:“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变法通议·论学会》)梁启超还具体论述了“群”的形式:“国群曰议院,商群曰公司,士群曰学会。而议院、公司,其识论业艺,罔不由学,故学会者,又二者之母也。”(《变法通议·论学会》)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的倡导下,中国最早的一批自然科学学会诞生了。1896年成立的上海农学会,主张将西人树艺、畜牧、农业、制造等知识传入中国,以“兴天地自然之利,植国家富强之原”;1897年,由谭嗣同、杨文会发起,在南京成立的测量学会,采购了一大批先进的观测仪器,为测量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1898年在湖南成立的郴州学会,主要研究舆地、算学、农学、矿学、天文等学问。为了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维新派还创办了很多报刊,如《格致新报》、《知新报》、《求是报》、《算学报》、《新学报》等,并强调报刊具有“可洞古今,可审中外,可瞻风俗,可察物理,可谙时变,可稽敌情,可新学术,可强智慧”(吴恒炜《知新报缘起》)的作用。

维新派对科学介绍和宣传的影响所及,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科学在“救亡图存”中的重大价值。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还将“西学格致救国”思想发展为“科学救国”理念。“西学格致救国”思想,是严复1895年在《原强》一文中提出的。在这篇文章中,严复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救国主张。严复认为,要拯救中国必须讲求西学,以“西学为要图”,则“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严复强调的西学,主要指格致之学。他认为:“西学格致,非迂途也,一言救亡,则将舍是而不可。”(《救亡决论》)他还指出:“救亡之道,非造铁道用机器不为功;而造铁道用机器,又非明西学格致不可。……有用之效,征之富强;富强之基,本诸格致;不本格致,将无所往而荒虚,所谓‘蒸砂千载,成饭无期’者矣。”(《救亡决论》)在他看来,要练军实、裕财富、制船炮、开矿产、讲通商、务树畜、开明智、正人心,必须先打好基础科学的根基。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以后,康有为意识到,把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是不现实的,只有提高国人的科学知识水平,国家才有振兴的可能。1905年3月,康有为提出了“物质救国”的主张。他在《论中国近数十年变法者皆误行》一文中指出:“为中国谋者,无待高论也,亦不须美备之法也,苟得工艺炮舰之一二,可以存矣。”在《物质救国论》序言中,康有为写道:“欧洲百年来最著之效,则有国民学、物质学二者,中国数年来亦知发明国民之义矣,但以一国之强弱论焉。以中国之地位,为救急之方药,则中国之贫弱,非有他也,在不知讲物质之学而已。”在《中国救急之方在兴物质》一文中,康有为再次表明了其“物质救国”的主张:“以吾遍游欧、美十余国,深观细察,校量中西之得失,以为救国至急之方针,则惟在物质一事而已。物质之方体无穷,以吾考之,则吾所取为救国之急药,惟有工艺、汽电、炮舰与兵而已。”康有为对“物质”的内涵解释道:“夫工艺兵炮者,物质也。即其政律之周备,及科学中之化光、电重、天文、地理、算数、动植生物,亦不出于力数形气之物质。然则吾国人之所以逊于欧人者,但在物质而已。”(《物质救国论》)可见,康有为深知“物质”在国家强弱中的重要作用,“物质”在此处即是自然科学的意思,即必须依靠科学救国。通过对自己以前维新理论的反省,康有为认识到科学的巨大价值,其救亡的主张已经从“要求变法”转为“寻求科学”,并最终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救国”的口号。他说:“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宁百事不办,此必不可缺者也。”(《物质救国论》)康有为还提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具体途径,他主张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发展实业,以促进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在他看来,“夫炮舰农商之本,皆由工艺之精奇而生;而工艺之精奇,皆由实用科学,及专门学业为之。”(《物质救国论》)在《欲大开物质学于己国内地之法有八》中,康有为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科学、实现科学救国的一些具体措施,如开办实业学校,在小学“增机器、制木二科”,创立博物院,设立各种图书馆,创办制造厂和实业学校等。康有为还非常注重对科学人才的培养,他在《上清帝第二书》中指出:“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他认为,中国衰弱的主要原因,乃是教育不良,“今日中国之敝,人才乏也,人才之乏,不讲学也”;因此,“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戊戌维新时期科学价值思想的另一特征是,突破了“技”与“学”的狭隘视域,注重对科学精神的揭示和对科学方法的研究。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严复,他对科学的精髓作了如下揭示:“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21]严复对科学精神的揭示,并非仅仅立足于科学本身的发展,其目的还在于以科学为基础提高民众的智慧与思维力,并最终实现社会的民主与自由。正如他所说:“夫惟此数学者明,而后有以事群学,群学治,而后能修齐治平,用以持世保民以日进于郅治馨香之极盛也。”[22]在严复那里,发展科学是为了治群学,群学治,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定和富强,才能实现儒家“修、齐、治、平”的社会理想。不仅如此,由于科学在“新民德”、培养变法维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故严复将救亡图存的希望寄托于培养具备科学精神的新式人才上。他接受了斯宾塞的观点,认为判定一国强弱存亡的标准,是民力的强弱、民智的高下和民德的好坏。他说:“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备者也。”(《原强》)因此,他提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原强》)而要达到这“三端”,就必须大力提倡科学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思想,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由于以“救亡图存”为根本目标,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特别强调科学的政治价值和军事价值,把科学作为富国强兵的工具和手段。正是因为他们认识到科学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的巨大价值,从而为闭塞落后的中国打开了通往富强文明的大门。

[1][2]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组.林则徐诗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魏 源.海国图志(中)[M].长沙:岳麓书社,1998.

[4]魏 源.圣武记(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魏 源.魏源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6.

[6][7][8][9]魏 源.海国图志(上)[M].长沙:岳麓书社,1998.

[10][11][12]李书源.筹办夷务始末(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3][14]黄遵宪.日本杂事诗[M].长沙:岳麓书社,1985.

[15]何如璋,等.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M].长沙:岳麓书社,1985.338-339.

[16][17]郑观应.郑观应集(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8][19]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

[20]上海新开六先书局专售格致各书启[N].申报,1897-10-24.

[21][22]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猜你喜欢
救国科学
科学救国的和平使者
从译介到救国: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比较研究(1899-1921)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生践行“科技救国”
科学拔牙
听谎有瘾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