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最近撰文提出,网购未来能否取代实体商业?网购目前的调整增长是否能够持久?网购中存在的问题该不该、能不能进行整治?对这些问题都应该进行冷静的思考。
他认为,发展电子商务是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推进改革的突破口,但不能因此忽视流通领域其他方面的改革。目前,实体商业的改革已经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甚至有人还以各种方式贬低实体商业。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黄海在该文章中,还从市场总量、今后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占比、承担稳定市场供应、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实体商业仍然处于绝对主体的地位。他指出,不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不论从政策还是从对策层次,对于占零售市场九成份额的实体商业如何改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解决其发展中遇到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
对于当前网购增长速度快是否属于常态需要研究。他认为,近几年来,我国网购始终保持了百分之四五十的高速增长,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目前网购零售总额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网购飞速发展,主要依靠其自身的信息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依靠其体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少环节”的流通改革重要目标。同时也应该看到,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客观因素,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经济发展,大多数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主要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电子商务企业在市场规模和技术支撑及营运模式等方面都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消费群体中“月光族”和“剁手党”的出现等,都为网购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于这种态势,黄海认为不会永远不变。国外的网购企业为什么发展慢,主要是因为物流成本很高,商品送达速度慢,快送需要加钱,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我国目前网购企业的物流成本较低,如多数从业人员没有“五险一金”等劳动保障,送货的电动车不受交通管制,这也间接成为网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这种状况不会永远不变,随着其经营成本的上升,增速也将回落,进入新常态。
同时,对网购的管理,由“先发展再规范”的行业管理政策将转入“边发展、边规范、边整顿”的政策。一是对于目前严重存在且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网络销售假冒商品、侵权商品等行为,必须严格进行整顿规范,依法查处。二是对于编造虚假点击率排名、雇佣“水军”删除消费者差评、甚至威胁消费者等商家的不法行为,依法严格进行查处。三是建立第三方的网购信用评价体系,定期发布评价结果。这些都是建设法制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