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心绞痛药物治疗与疗效临床研究

2015-08-15 00:43:39杨雪艳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阻滞剂阿司匹林内科

杨雪艳

(辉南县人民医院 吉林通化 135100)

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患者的心肌发生缺血等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心前区疼痛。我国的心绞痛患者数量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心绞痛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心绞痛在临床治疗中,由于药物的不同病情的变化也有着区别。因此,心血管内科心绞痛药物治疗的效果研究非常重要,需要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心绞痛疾病知识的宣传,积极的预防心绞痛。本次研究的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80名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对8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80名心绞痛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研究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80名心绞痛患者中包括48名男性患者和32名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0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5岁。80例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都与我国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相一致,其中有9名患者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25名患者有心律失常的问题、46名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疾病。80名患者在近期都没有进行过手术,且患者不存在脑出血、外伤等疾病,同时所有患者的凝血状况良好、肝肾功能完善,血压都控制在180/120mmHg以内,患者不存在消化性溃疡以及中重度心肌梗死和中重度心力衰竭的症状。

1.2 研究方法

首先,对80名患者进行基础性治疗,告知患者和家属心绞痛的症状、病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同时要告诫患者注意事项;其次,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可采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和β受体阻滞药进行联合治疗,但是患者中有1例用氯吡格雷代替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再次,改善患者的缺血以及减轻患者症状的药物使用,主要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拮抗剂等药物;最后,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主要有三种,一种是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用量。另外一种是氯吡格雷,通常合理的药物剂量为75毫克每天,特殊病情严重的,每天可以增加到300毫克的剂量,通常情况下,使用药物两个小时后,血药的浓度可以达到有效的程度。还包括阿司匹林的是要用,通常每天使用的剂量在75毫克到150毫克之间。另外,第三种便是汀类药物,利用汀类药物可以对患者进行调脂治疗,减少患者的胆固醇,起到稳定患者动脉粥样斑块和氧化应激以及抗炎的作用。

1.3 疗效的判定

如果患者的心电图静息状态时存在缺血问题,经过治疗后缺血消失,说明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的缺血情况得到缓解,下降的部分能够回升1毫米以上的、导联导致的T波变化超过50%,但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说明治疗有效。如果以上指标都没有完成,则说明治疗无效。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本次研究的80例心绞痛患者都进行为期一年跟踪调查,80名患者都没有死亡发生,生存率为100%。20名(25.00%)患者发生了心血管事件,12名(15.00%)患者的心绞痛复发,1名(1.25%)患者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1名(1.25%)患者发生了非致死性的心肌梗死,1名(1.25%)患者发生了心力衰竭。

2.2 患者的不良反应

所有80名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了4名患者的腹部注射瘀斑,但这四名患者均没有发生皮疹、呼吸道和颅内初选以及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且都不存在过敏反应。其他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而产生的,患者的心肌发生缺血等症状,患者主要的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心绞痛不仅周期长,同时患者还要承受长时间的疼痛,心绞痛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

利用药物进行心绞痛治疗时,改善患者的心肌缺氧和恢复患者的心肌供血是最为重要的过程。通过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绞痛,同时有效的降低患者心脏死亡以及心肌梗死的概率;氯吡格雷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同,但是当患者的心脏支架后禁用阿司匹林时,可以用氯吡格雷代替;阿司匹林还具有减少、避免患者发生脑卒中,但是用量要少。通常患有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患者,一旦血脂出现异常,可能会发生心脏性死亡以及心肌梗死,因此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注重患者血脂的平衡。使用ACEI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心绞痛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部分患者由于身体的特殊性不能使用β受体阻滞剂,此时可用钙拮抗剂来发挥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通过钙离子产生抑制作用,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硝酸酯类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心绞痛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量,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绞痛。

因此,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要通过药物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缺血症状进行对症下药,同时要辅助使用药物减轻患者的症状,从而缓解患者的病情,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孟宪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106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3).

[2]孟繁瑞.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0).

[3]宋付凯.心血管内科心绞痛临床药物治疗与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09).

猜你喜欢
阻滞剂阿司匹林内科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祝您健康(2023年9期)2023-09-05 02:06:28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家庭医药(2021年14期)2021-12-02 04:22:41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2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