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章鹏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文笔中学 福州市 350500)
信息化浪潮的到来已覆盖了人类的生活与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随之走进了学校课堂教学,在2011年两会期间,当时的温总理曾强调,要做到教育改革,首先要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学生负担问题。因此“减负”对于我们这些农村中学来说是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挑战,也是缩小城乡学校数字化水平差距的一个良好机遇。本文就福建省连江文笔中学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分配进行探讨与分析,力求为学生更快、更健康的学习地理知识谋求更有效的策略!
当下中学生的生活正处于一个重要的隐患状态。由于长期处于负重前行的课业中,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心理畸形,还影响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从他们的表现来看通常为学习时间过长;作业繁琐冗长;自我驾驭时间很少;学习处于消极状态;对其他特长爱好也处于低迷状态等等。通过调查分析,一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比重较大,家长的要求和期望都聚焦在一个孩子身上,都希望孩子能有个好的发展和未来,因而占用了孩子大部分的自由时间用于巩固知识;二是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只是用来作为孩子们学习好坏的一个尺码,而不考虑学生自身的承受限度,在无形中为孩子增加了负担;三是教材更新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诱惑他们学习的冲动,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热度。
信息技术是一种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也可以说是一种应用工具。它可以梳理繁琐的地理知识,细化地理知识问题。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让地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得到了良好的变革。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快速而直接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通过调查发现,人类通过视觉获取知识占总比重的83%,而将视觉和听觉共同联合可达到94%以上。可见运用信息技术的这一优势,通过图像和声音的传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高效的吸收和掌握新鲜事物。除此之外,老师通过这种授课方式,还可以加固知识在孩子们脑海中的画面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埋下良好的伏笔。
地理知识的繁琐与冗杂决定了地理这门学科内容的复杂性。对于学生而言,其中的难点和疑点,只凭借老师的口头讲解和粉笔黑板的传统解惑模式,有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合理适当的引用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解决了这一“疑难杂症”,还有利于学生对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把握和分析。例如: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在讲授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三维的立体画面课件,给学生以直观的演示,使空间立体概念不强的学生通过视觉直观感知,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变为通俗易懂。通过演示让学生发现地球运动规律和运动方式,然后将演示与生活中的真实画面相联系,在学习中发现生活,为生活和学习共添情趣,从而为学生卸下学习的心理负担。
在教学中课本内容含量是有限的,要想将地理知识及其框架绘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增加老师的授课容量,优化老师的教学过程,同时还为学生创造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将地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实现了形式、效果、内容、目标的和谐与统一。
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时刻关注信息化发展的每次喘息,抓住信息技术更新和蜕变的教学手段,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当下只有将地理教学中的内容、结构、资源及模块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进而创设出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技术,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接受效率,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减轻负担,让学生快乐自然的融入到课堂这个大集体中来。
由于高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欲望正是浓烈之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正抓住了高中生的这一特性。经过有关调查发现,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接受知识比普通的只依靠单纯的听觉来接受知识的效率要高达10倍以上。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应多将多媒体教学模式融入到传统教学中去,利用二者的精华之处,配以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开辟更多学习蹊径。例如:在讲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下载或自制的课件,同样以立体直观的视觉感知向学生呈现地球上七个气压带是如何形成,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这一疑难知识,一个学习难点可相对轻松突破。接下去六个风带的成因、分布规律也就迎刃而解,但如果凭借二十年多前的教学条件,这一知识点没有满头大汗地用粉笔作画讲解个三五遍,大部分学生是无法理解和掌握的。可见这也是多媒体教具的教学优势所在。
要想为高中学生的学习和地理老师的教学共同寻求一个“共赢”之策,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手段创设一个可供大家学习与应用的综合平台。通过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系统与教学资源完美整合,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地理老师依托网络平台,如校讯通实现作业电子化。还可以易、中、难分层次布置作业,学生需一层次作业完成达到标准后才能触发下一层次的作业,平台以报表形式向教师反馈学生作业情况。学生也可以实时获知正误,即时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应用平台为自己答疑解难。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预习提纲、提供微课,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微课学习;除此之外,还便捷了老师与中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搭建了重要枢纽渠道。
在学校教育中过硬的师资队伍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的基础和保障。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更新的时代,老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掌握最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的为学生传授多样化地理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此,学校可对学校老师提供定期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并对其中的优秀教师给予鼓励,让优秀教师以“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并帮助周围老师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快速提升学校的整体师资队伍能力。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整合,提高教学实效,真正缩小城乡学校数字化水平差距,也真正将中学生的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要将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全面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让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能够从自我意识中生出“我要学”的观念,真正把心理负担与思想上负担卸下,就要巧妙的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好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让师生课堂氛围更加的融洽和谐,以达到二者互促互融的效果。
[1]程平.浅谈高中地理"问题教学"的有效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2]张炳祥.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段丽荣.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价值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4]王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种变化[J].学周刊,2011(32).
[5]孙恒杰.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