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荣军
(黄山学院 办公室,安徽 黄山245041)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单元,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校在这项工作上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些亮点和好的做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工作方面也存在一些盲区。2014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党员发展和质量提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自身从事党总支秘书、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经历和当前高校党员发展情况,对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期使其得到改进和提高。
首先,体现在党支部书记的配备上。作为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党支部书记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但大多数高校目前没有条件任命专职党务工作者担任党支部书记,而是由专职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以及专职辅导员兼任。这一现象存在很多有利之处,但也有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担任者时间和精力上无法保障,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其次,体现在党支部工作的考核上。高校缺乏对党支部工作量化考核的细则,或者有细则但缺乏可操作性。往往党支部完成任务的目的性强,但对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发展材料的规范、发展党员的教育等都缺少相应的标准。党员与党员之间、支部与支部之间差异较大。工作效果好的党支部没有奖励,工作效果差的没有惩罚,这就影响党支部工作的积极性,造成部分党支部工作缺乏主动和创新。再次,体现在党支部委员业务培训上。党支部委员因自身的专业、职务、性格不同,在工作上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在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上都需要提高。甚至部分党支部书记根据长期工作经验开展工作,脱离了新形势下的党务工作要求。
首先,党员发展过分依赖辅导员的推荐。学生党员发展的第一步需要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有些高校采用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党总支把关三位一体的形式,有些高校由辅导员推荐,党支部根据条件选定。但在实际过程中,大多数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预备党员都直接将名额分配给辅导员,完全由辅导员推荐,因而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甚至不规范的行为。这直接影响了党员质量和形象。其次,在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上过分追求专业平衡。在学生党员发展总量确定的情况下,高校党委往往根据各院系的人数按同一比例分配名额,各院系党总支按照专业或班级人数分配名额。这种看似公平的分配方案背后实际上忽视了一个客观现象,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院系、专业和班级申请入党人数的比例是不平均的,不同的专业申请人数会不同,甚至相同的专业因班级不同而志愿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人数也不相同。
首先,各高校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都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但在如何界定入党积极分子、如何达到预备党员的标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争议,有的注重学业成绩,有的注重学术竞赛,还有的注重学生干部经历。其次,入党谈心和学生座谈会流于形式。入党谈心环节往往不受党支部重视,走过场的现象严重,学生说一些大话、套话甚至假话,没有达到认真考察的效果。党支部在座谈会环节往往表扬、夸大优点,回避缺点和问题,忽视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真实表现。
首先,思想汇报审核不严格。思想汇报虽能按照规定数量要求完成,但总体质量不高,缺少严格把关的程序,甚至有的党支部故意遗漏审核程序,导致很多不良的现象。有的汇报网络抄袭或找人代写,有的内容空洞无真实情感,还有的突击完成全年要求。其次,补充材料、代写材料现象突出。有的入党培养人的鉴定意见和党支部书记鉴定意见找学生代写; 有的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往往先确定名单,再提交材料,而不是先上交材料再确定名单;有的学生党员入党意识不强烈,入党是由家长或辅导员积极推荐,导致学生党支部催促学生补交材料的现象时有发生。
首先,高校普遍重视前期发展,轻视后期教育。前期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开设了专门的培训班,有严格的培训学习和考察要求,但针对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多数高校没有培训学习,只要求完成规定的思想汇报和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缺乏相应的再教育的体系。其次,毕业班党员的教育存在盲区。大多数毕业生党员四年级时在外实习或者找工作,党支部很难集中时间进行教育和管理。
首先,党支部活动形式和载体老套。大多数党支部组织活动除了发展党员,主要就是通过专题培训、民主生活会、文件传达等方式来实行,缺乏对多样化活动形式的探索,导致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已不适应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和需求。[1]184对新兴的多媒体教育载体认识不足,大学生普遍欢迎的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新媒体较少运用到学生党建活动中。其次,学生党员和党支部作用发挥不突出。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如何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党组织的评价和认可程度。[2]159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综合表现较为优秀的同学,理应在学生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但是党支部缺乏更好发挥作用的活动定位和总体设计,在思想性和实践性如何有效结合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按照党章的要求,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与发展过程包括对普通学生的积极宣传、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精心培育、对发展对象的全面考核、对预备党员的细心呵护以及对学生党员的严格要求。在整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应该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选拔机制,在党章的总体要求下,需要完善党支部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的细则;针对各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办法、规范制度和建立标准(如制定党支部年度工作考核办法),从而加强党总支对党支部的指导;建立党支部的奖惩制度,调动党支部的积极性以及其在党员发展和教育过程中的责任感; 明确党支部委员会工作职责,使党总支组织、纪律、宣传等各委员会委员真正发挥作用。
学生党员发展标准的制定要科学规范。目前高校重视学生党员的学业成绩、学生干部经历和政治理论考核,但也应该重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以及在学生群众和教师中的口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是树立威信的基础,学业成绩好或工作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会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很重要的原因是日常某些行为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如宿舍脏乱以及不文明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等。而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发挥模范作用以及其他学习态度、创新能力都应该纳入到学生党员发展标准中来。
针对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发展的实际情况,党支部书记由专职辅导员、专任教师和行政人员兼任的现象将不可避免,解决党支部书记政治素养和党务工作能力良莠不齐的现象,必须要定期开展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培训有利于交流经验、统一规范要求、创新工作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党支部书记自身成长和梯队建设。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和突出互动性,确保培训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举办基层学生党支部论坛研讨会,搭建各级交流平台,推广工作经验,展示工作成果,提高党务工作的水平。[3]38
此外,还应完善大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考核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学校应有统一的工作量计算办法或职务晋升的通道,定期考核、检查、对照,奖励和惩罚并举,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的《细则》第二章第七条新增了党组织在收到入党申请书之后必须在一个月内安排专人同申请者谈话的规定,这一新的规定也体现了严把“入口”关的重要性。除了入党动机的把关之外,前文所述的规范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也非常重要。学生党支部需要发挥辅导员在党员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适当合理的推荐以及征求意见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将名单等额分配给辅导员,更不应该将党员发展指标平均分配给班级。应发挥辅导员、党支部和党总支三维一体的作用,发挥集体决策的作用,还要结合具体情况按照标准差额选拔,做到好中选优,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同时,实行学生党员发展责任追究制度,学生党员的培养人和推荐人是第一责任人,党总支对不负责的行为进行监督。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碰撞的重要平台,“发挥新媒体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的作用,是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必由之路。”[4]06新媒体不仅操作便捷,使用简单,而且还有相当大的时效性和更加突出的互动性,这些特点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学生党支部活动的不足。可以利用微信、微视、微博等新媒体构建各种形式的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党建多元化。随着高校大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组建学生党支部官方认证微博、微信,开发功能模块,使党务知识生动形象地推送到手机上,使在校外实习和找工作的学生党员能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并使其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建立网络党校,这是针对预备党员后期教育的好方法。此外,可以在网络上开设“支部社区”,开通网上留言和讨论,增加互动,及时解答学生党员的问题。还可以将很多传统活动转化为新的网络活动,发挥更好的示范效果,如志愿者活动、寻找身边的好人、大学生十佳青年评选等。[5]49
党员和党支部中的先进典型往往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能够很好地在学生党支部和党总支中激励其他党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活动展示平台,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作用。目前一些高校建立了学生寝室党员示范岗、学生党员新生入学志愿服务岗等。但除此之外,还应发挥党员在学习活动、实践锻炼和学科竞赛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如黄山学院文学院积极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科技学术作品“挑战杯”比赛打造成党员先锋岗平台,每年选拔文学院最优秀的党员组成团队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不仅获得荣誉还能让党员在活动中受教育,做表率,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地方性高校需要依托地方资源,也要回馈地方发展。当前一些地方小学的教学资源不是很充裕,因此高校党总支或学生党支部在农村开展定点帮扶志愿支教活动就十分有意义,这也是高校学生党员的光荣使命。
高校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会面对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必须充分把握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这就要求党务工作者认清当下形势,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探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1]李挣跃.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6).
[2]刘景利.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和党支部发挥作用对策研究[J].党建研究,2014(3).
[3]乔晓琼.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管理智囊,2014(4).
[4]王曦.善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3-01-05.
[5]王朝峰.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