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南省职教集团为例

2015-08-15 00:47:13欧阳旻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集团化职教办学

欧阳旻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我国职教集团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是从企业集团组织形式移植而来的一种教育经营开发组织形式。随着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把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重要项目,我国职教集团建设进入快速的发展阶段。

一、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有关精神,推行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加快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湖南省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行业部门批准同意正式成立的职业教育集团已达30家,成员单位包括中职学校、高职学院、本科院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等共计2500余家,在校生人数近259万,办学覆盖主要行业涉及制造、轨道交通运输、财经、电子信息、土建、艺术设计传媒、文化教育等有关区域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与湖南省九大千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匹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基本形成:2014年新增专业点182个,撤销专业点98个,与湖南省三大产业结构较为接近。从专业分布来看,全省高职院校专业点数设置超过100个的专业大类有6个,与湖南省九大千亿产业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本匹配。

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就业的区域看,2014届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与2013年度基本持平。从就业的企业看,2014届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的比例比2013届毕业生增长了0.42个百分点;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的比例比2013届增长了2.34个百分点。

校企合作纵深发展:校企合作专业数占专业设置的比重达65.77%,订单培养比例达17.37%,企业录用订单实习毕业生比例达76.24%,为合作企业培养员工632450人次。

基地共建稳步增强:集团内校企合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58亿余元,集团内企业投入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超过4亿元,集团内共享实习实训设备资产总值近98亿元。

2.存在的问题

(1)对职教集团办学地位认识不足,管理松散。调研发现,湖南省已成立的职教集团中,大多数职教集团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职人员,规章制度也大多没有落实到位,且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和检查监督机制,致使集团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无制可依、有制不依、执行不严的现象。

(2)发展模式单一,结构及布局不尽合理。职教集团中,由高职院校牵头组建的高职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共28家,占总数的96.5%;集团成员单位,企业占成员总数的65%,学校占成员总数的20%,而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参与度均不高,且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等地,分别占集团总数的48%、17%。

(3)企业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虽然职教集团组成单位中企业参与数远远超过学校,但在集团组建及组织运行过程中,参与热情并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主体作用,教师与集团内企业单位开展合作研究数占学校教师专任教师人数比不到4%,其中合作开展职教科研教研项目(课题研究、课程研发、教材编写)不到2%,联合开展生产技术攻关项目约2%。

(4)集团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组员间有机融合度有待加强。由于职业教育集团是一个多元性、多层次的非营利性松散型独立联合体,成员间没有实质性的捆绑和约束及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集团内部管理比较松散,运行机制不健全,组员间融合度不够,人才培养方式及内容单一,教师队伍合作培养联动性较差。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强顶层理性设计

职业教育牵涉面广、社会参与主体多、实践性强、操作难度大,因此,需加强有关法律制定、保障制度、体系建构、实施及评价机制理性化设计等加以规范与引导,如从立法的角度规定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投资体系,制定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等,为集团化办学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其运行及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政府的统筹协调及宏观管理。一是成立职教集团管理机构,处理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利益分配,确保实现集团利益的最大化。二是提高统筹及宏观协调管理能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对职教集团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三是发挥投资杠杆引领作用。引领企业积极参与新兴产业、重点行业、稀缺产业的人才培养。四是制定奖励、补助政策。对从事职业教育发展的企业、行业予以重点支持,为集团化办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构建利益相关机制,深化校企合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利益相关机制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保证。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要将企业投入的回报与教育的公益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对应的利益协调与制约机制,确保双方利益主体在人才培养合作过程中,形成资源共建、风险共担、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长效态势,激发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源动力。

4.构建多元的指标评价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是集团建设的目标导向和质量标准,也是其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现有职教集团基本上都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其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基本上是以满足学校教学需求设立的,没有将区域经济的接合度、贡献率等纳入绩效考核评价范畴,无法科学合理地对集团办学绩效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考核。应发挥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尤其是行业组织的评价职能,确保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5.建立外部联动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建立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与非成员用人企业的联动机制,强化教育集团成员与非成员用人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协同作用,构建灵活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人才培养平台、课程开发和实施平台,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教学内涵与岗位要求的全方位对接,促进职教集团与区域经济的有效协调发展。

6.创新运行机制,规范内部管理

创新运行机制,是确保集团健康、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明确集团成员间“责、权、利”的关系,从机构设置、管理制度、质量评价与监控等方面着手,制订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和激励考核制度、评估和反馈体系以及切实可行的集团运行方案,创新资源共享与统筹、市场与公益、竞争与合作、校企联合互动等运行机制,全面提升集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7.打造特色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职教集团组织凝聚力、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职教集团应将品牌战略作为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抓手,在“特色”上做文章,以本地区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优势进行特色设计,以特色带动其他,以促进特色更加优化,进而带动集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

[2]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

[3]马元兴.职教集团的功能、效应与运行研究——基于江苏商贸职教集团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师,2008,(10).

[4]黄国英.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2,(3).

[5]周栋良.关于湖南省职教集团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2,(33).

[6]谈铁军.关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政府引导机制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

[7]匡瑛,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Z1).

[8]罗汝珍.职教集团组建模式与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J].职业与教育,2013,(3).

猜你喜欢
集团化职教办学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0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0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28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38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