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2015-08-15 00:54:01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理性病理性蓝光

蒋 密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四川 内江 641000)

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症状就是新生儿黄疸,是因为胆红素异常代谢而升高了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使黄疸出现于巩膜、黏膜与皮肤中。该病症包括病理性与生理性两种类型,但是在一些诱因作用下生理性黄疸会发生变化,症状加重,继而成为病理性黄疸,也被叫做高胆红素血症,情况严重时可能损伤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1]。我院对4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了全面护理,效果良好,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40例,包括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15d,平均7±0.2d;病理性黄疸患儿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3例,生理性黄疸患儿33例。均没有并发其他疾病,且无窒息史。

1.2 治疗方法:33例患儿在综合性护理2周内黄疸消退,其余7例患儿未消退,首先其询问家属家族遗传病史、和患儿病史,对新生儿的一般情况进行观察,由于母乳喂养可能影响黄疸出现,所以建议家属在1周内暂定母乳喂养,3例患儿3d后黄疸下降,护理3 周内消退,诊断为母乳性黄疸。另外4例患儿症状并未改善,黄疸指数达到18mg/dL,与家长再次沟通后制定治疗方案,采取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症状于6周后消退。

蓝光照射治疗时采取间断照射方法,在8~10h的连续治疗后若再次照射需要隔12h,对起止时间进行记录,患儿体温在光疗期间控制在中性温度即36.7~37.3℃之间,定时测量体温、调节箱温。注意补液,用尿布包裹肛门、会阴,用眼睛用黑色眼罩保护。

1.3 护理方法:我院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入院评估。以新生儿尿、便颜色的变化为依据对黄疸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观察皮肤巩膜、黏膜的颜色,如果新生儿黄疸已经逐渐在四肢手足心处扩散,且呈现较深的颜色,代表黄疸在不断加重,需要高度重视,对患儿的神经系统表现加以注意,若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如哭声变化、抽搐、拥抱反射消失或减弱、肌张力减退、精神反应差、吸吮无力、反应低下、拒食嗜睡等,应向医师通报,及时进行抢救。

其次是常规护理措施。①保暖护理:在温度为36~37℃的环境中放置患儿。②清洁皮肤护理:住院期间每日为患儿沐浴,使皮肤保持清洁,做好脐部、臀部清洁护理,避免发生脐炎、红臀等。③喂养护理:母乳喂养尽量在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后开始,使肠蠕动得到促进,能尽早排出胎便,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少,总含量降低。同时应勤喂水,使尿量增加,促进排出胆红素。④用药护理:若黄疸在1周后未明显减少,可采用小剂量“鲁米钠”或“茵陈退黄合剂”配合治疗。⑤心理护理:积极与家长沟通,解答其疑问,使其心理负担减轻,鼓励家属与患儿接触,促进情感连结。⑥感染预防护理:尽可能在同一病房中仅安排一对母亲和患儿,避免交叉感染,定时为病房消毒,清洁物品,患儿采取专用的食具,用完及时消毒清洁[2]。

最后是健康教育措施。①向家长说明黄疸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争取其配合治疗。②若孕妇曾怀死胎或因新生儿患溶血症而流产,需告知其胎儿宫内治疗与产检检查的必要性,避免新生儿出生时发生溶血症。③如果其红细胞G6PD缺陷,注意蚕豆与其制品应忌食,保管患儿衣物时不可放樟脑球。若患儿患胆红素脑病,需对有关后遗症加以注意,采取护理和治疗措施。④发生黄疸有复发现象,应及时复诊。⑤出院指导。向家长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并以患儿的危险因素评估结果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制定随访制度,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全部新生儿黄疸患儿均得到良好护理,经过综合护理与1~4d的蓝光照射治疗,4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全身皮肤黄染消退,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处于正常值范围。其治疗过程均顺利完成,在蓝光照射治疗后仅1例患儿出现轻微皮疹与腹泻,且经过及时处理后痊愈,其余3例均未出现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在接受全面的护理措施2周内,33例生理性黄疸患儿临床症状好转,黄疸自行消退;护理3周内,3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黄疸消退。

3 讨论

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症状就是黄疸,主要是生理性黄疸。在实施护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产后健康教育宣传,定时巡视病房,使生理性黄疸尽快得到治疗,促进黄疸自行消退,并使病理性黄疸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3]。促进黄疸患儿能够逐渐处于良性胜利循环中,身体素质提高,顺利发育成长。采取安全、有效、适时的护理措施干预新生儿黄疸,可以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几率尽可能降低,避免浪费医疗资源或进行不必要的治疗。为了实现该目标,各医院应向全部新生儿实施预防护理措施,使其较少吸收胆红素,并促进排便,如果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医务人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便尽快排除胆红素。

在本次研究中,经过综合护理与蓝光照射治疗,4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全身皮肤黄染消退,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处于正常值范围;在接受全面的护理措施2周内,33例生理性黄疸患儿临床症状好转,黄疸自行消退;护理3周内,3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黄疸消退。说明新生儿黄疸虽然具有复杂的病因,但是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护理质量、医疗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李秋平,志纯.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J].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1(14):958-960

[2] 时富芝,吴红燕.新生儿发展性照顾护理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2013.21(2):308-309

[3] 王秀芹,王永秀,刘晓方.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9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2,l1(6A):638

猜你喜欢
生理性病理性蓝光
黄瓜15种生理性病害
新农民(2021年17期)2021-09-16 16:17:39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壳样钙化子宫肌瘤悬吊式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5
生理性海水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分析应用